汇川好人张明富:点亮大山的蜡烛

发布时间:2016-05-13 18:59 | 来源:贵州文明网 2014-04-03 | 查看:1981次

  一个农民工回乡创业,勇于担当,坚定地做一名时代领跑者,为社会创造一片和谐蓝天,义举感动网络、感动全国。

  一个农民工,打工致富不忘根本,唱响农村创业大戏,以“春晖使者”反哺乡亲,感动贵州高原阳光花开。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创业之星、贵州梦润公司董事长张明富,一个舍得吃亏、懂得感恩的人。

  “诚信哥”的诚信人生

  1962年出生的张明富,是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村民,在祖祖辈辈耕耘过的夹皮沟里,他踏破山梁的阻隔,突破四角天空下视野的限制,将产业引进大山,抒写了农民当老板的传奇,成为黔北地区带动村民致富的第一人。

  据了解,学生时代的张明富成绩非常优秀,打从上学那天起,他就立志要考上大学,走出贫穷的大山沟。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可当向“大学梦”靠近的时候,连串的不幸搁浅了他的“大学梦”。刚读高中不到两个月,母亲住院,爷爷干农活意外坠亡,不几天奶奶相继病世。办完丧事后,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下600多元外债。虽然上学一星期只要2块钱生活费和8斤玉米,可家里再也拿不出。此时,张明富去找舅舅求助,向舅舅,舅妈磕了2个响头。舅舅心里一阵辛酸,表态支持张明富继续读书。读了两个星期后,依然贫穷的舅舅也没法支持他读书了,只读2个月高中的张明富,不得不挥泪告别魂牵梦绕的校园。

  早入社会的张明富过早地体会到了了人世的辛酸,机缘之下,他成为一名油漆工。他挑着一个行李,辗转于遵义、开阳、贵阳等地。他专研技艺,业精于勤,为了掌握油漆反应的时间和火候,在夜里他每1小时就起来一次,观察油漆的变化情况。就这样他的油漆技术突飞猛进,终于自学出一套过硬的漆工手艺。当时,通常情况下,如因油漆工技术原因造成反工,材料钱由客户出,工资由油漆工自己负责。张明富认为不公平,我们油漆工造成的损失应该自己全部承担,从此这条成了当地不成文的规矩,他已为学徒们买了不少单,他也因此油漆界有名的“诚信哥”。

  1988年,随着打工潮的大流,张明富与妻子到了广东顺德,在一家家具厂干活,张明富拿出他过硬的漆工技术,很快得到老板赏识,不到两个月,他工资便从1200元涨到了3000元。

  1992年,张明富带着打工挣得的6万元钱,回到家乡遵义创业,开设了副食品和化妆品批发店,因他讲诚信、薄利多销,而且从不拖欠厂家的货款,打响了名声,4年内就成为遵义市十本行业的第五名。为了组织适销对路的货源,他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而了解到家乡内地与外界发展差距太大,从而萌生了“要想在自己找钱发展的同时带领家乡发展,就必须在老区家乡建一个加工企业的念头。”

  心动不如行动,1998年,张明富筹资250多万元,与港商合作在家乡团泽镇成立了贵州梦丽雅化妆品厂。但由于对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生产大量的中低档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生命周期短,不能满足消费者日溢增长的物质需求。在亚洲金融风波冲击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十分困难,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急需启动资金63万元,但到哪里去找钱呢?妻子李润开提出:“找漆过家具的工人师傅们借钱。”他们第一个找到崔新民开口,在场的几个师傅得知,都认为张明富很讲诚信,人品很好,钱我们借。还说:“只要你认真做,亏了不要你还。”就这样你1万,他5万,最少的也凑拢3000元。40多天,一下子借来90多万元。张明富感慨道:“打工十年,除学会了吃亏,还赢得了一片信任。”

  在危机面前,张明富沉着应对,对前来打气的镇领导说”请你们放心,梦润不会垮,张明富不会退缩。”他跑市场,做调研,先做定位,再作决策,把全省的大市场划成以县为单位的小市场,集中全力,逐一包围,开发一个成功一个,公司经营很快摆脱困境。快速在全省打开市场,运货车由2辆迅速增加到40多辆。

  反哺大山的赤子

  “致富不忘根”。2003年,团泽镇成立了鹌鹑养殖协会,由于经营不善,只保证会长赚钱,养殖户却亏损严重,养殖户一气之下杀了鹌鹑不再干了。汇川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镇领导找到他,希望他办一个鹌鹑公司,走“公司+农户”的路子,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但是,无论如何农民家家都再也不养殖鹌鹑了。张明富一家一家的调查,养殖户一提起就摆脑壳。他向乡亲们表态,我自己富了不算富,既然来考察这个产业,我就不怕亏本,一定要帮你们摆脱困境。

  张明富亲自到四川、江苏、江西、郑州、福建等地考察,回来找农户试验饲养,还是哪家都不干。2004年7月,张明富到自己老家办鹌鹑养殖试点,他在鹌鹑棚里安上了睡铺,与鹌鹑睡觉一起,24小时观察。市、区领导来视察时看了,深受感动。就连一些农户看见,也感动不已。村民开始来找张明富:“有你这种精神,我们愿意跟着你干。”

  农民心窗一打开,事业发展的路顺畅了。2005年,张明富和爱人李润开商量后,毅然决定,将原本准备介入建筑业的500万和梦润化妆品发展资金1000万一起拿出1500万元,回到团泽镇大坎村,创办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采取“以市场带加工,加工带养殖,养殖带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把孵化的鹌鹑苗赊销给农户,再将农民定种的绿色有机玉米回收加工饲料送到农民手中,最后再回收养殖户的鹌鹑蛋、鹌鹑肉进行深加工,建起梦润鹌鹑食品加工产业链,做品牌占领市场,全线平衡利润,彻底避开了单一养殖的风险。

  2005年,禽流感悄然而至,禽蛋禽肉市场滞销,鹌鹑蛋深受其害。此时,梦润食品加工厂还没钱建,鲜鹌鹑蛋无法保存,只有销毁,张明富想到的是把乡亲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组织妹弟李小强、侄儿张仁远负责这项保密而又难做的工作,将农户卖不出的鹌鹑蛋收回,利用晚上,选择地点悄悄倒进大河喂鱼。晚上销毁时,一旦发现有人,赶快息灯关车门,不让行人看见梦润品牌字样,怕引起恐慌,导致再也发展不起来的恶果,做好事真是比做小偷还难。

  阳光总在风雨后,机遇回报坚持的人,梦润在张明富的领导下曲折前进,并率先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全自动标准化鹌鹑养殖(设备获发明专利)示范基地,养殖鹌鹑100多万羽,首个成为国家级鹌鹑标准化养殖示范区。2011年,梦润公司一次性吸纳260个贫困农户入股,五年内使之实现脱贫。成为固定资产达4400多万元中等企业,解决了300多人就业,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盈利500多万元。示范带动了周边8000多户农民种植优质饲料专用玉米、辣椒和加入鹌鹑产业链而增收。公司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国家级鹌鹑养殖标准示范区”,被财政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被农业部授予“回乡创业光荣”,获得“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等称号,梦润牌鹌鹑产品被评为“贵州名牌”和“贵州省著名商标”。

  给总书记、总理写信的农民

  张明富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一直牵挂着农民和农民工,怀揣着农民的梦四处求索,曾到四川、重庆、江西、福建、黑龙江等省农村调查,于2007年除夕之夜,给时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写信,建议出台农民工政策。3月14号,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肯定批示:张明富同志的建议值得重视。由此,这个建议成了中国农民工政策出台的催化剂:2007年国务院起草了《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农民外出务工,鼓励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创业;2009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创业;2010年3月,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贵州省政府、遵义市委也相应出台了系列政策,2011年六月,张明富向李克强总理写信建议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来信所提建议值得重视。这些政策,圆了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和农民工之梦。劳模文献这样写到:张明富通过大量劳动和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张明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业之星,当上了贵州省人大代表、遵义市政协常委。

  奉献赤诚,感动阳光花开

  有人说,张明富有了那么多钱,应该到城里过安逸的生活。还有人认为:“张明富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挣钱为什么?”张明富回答干脆利落:“农村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农村的事农民不干,谁来干?农民的事,我们学到知识的农民工不干,谁来干?家乡的建设我不带头干,还等谁来干?!”

  2008年,贵州遭受凝冻天气,冰雪封住公路,断电、缺水,职工吃饭都困难。他想农户饲养的鹌鹑如果没有饲料,农民将面临巨大损失。他和职工们带上干粮和工具,三步两步一个跟头上了路,想铺通一条运输饲料的路。由于风雪太大,温度太低,刚铺好的路又凝冻了?他们用肩扛,用木板拖,一步一步的将饲料送到了农户家里。

  2011年,张明富被村民选为大坎村委会主任,对他来说,带领这个贫困村5000人脱贫致富的担子比经营企业更重。他根据贫困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商业企业强村,绿色生态立村,避暑旅游旺村”的发展战略思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了尽快带领乡亲搞避暑旅游经济,2011年他的梦润公司率先搞起了试点,为了把握市场脉搏,张明富不但进行认真的策划,而且还亲自当导游了解游客的需求。梦润文化、有机生产、农民工创业与绿色生态避暑旅游在这里得到共融发展。游客爆满。至2013年接待避暑游客390多人次,实现旅游增收60万元。

  为了让大坎村通上公路,他向镇政府申请,镇政府承诺每公里下拔45万元,但只够修4.5米,为了村里的长远发展,他坚持将公路修成6米,并向上级领导保证不足资金由他来自己筹集,这一承诺写进区政府现场办公会议决议。张明富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决议,思索着将4米5的公路修成6米,还需占地1.5米,张明富正为此发愁,老党员村民代表们纷纷站出来,愿意免费让出自家的责任地,支持村里修民富路、希望路,张明富喜出望外,与村支两委的同志一道,约法三张,不能用项目资金请吃一顿饭,接待一次上级领导,如需接待费用,全部由张明富一人支付,确保公路早日修通。

  公司经营好起来后,张明富就想:是该为村民兄弟们做点事了!他通过返乡创业带就业,带领梦润人帮扶乡亲、捐资修路、修桥、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多种方式,累计为社会捐款180多万元;直接补助农民300多万元。从2003年起,就长期帮助刘大发家,刘大发是大坎村老大队70年代的老支书,干了几十年后退休,为人正直,但家中妻子常年生病,无法干活儿,儿子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四十几岁仍和老支书住在一起,家中只有刘大发一人能干活,但是现在年纪也大了,家里的房屋破了,也没有经济修复,张明富就帮助刘大发家,为他买药、买肥料。2012年春节期间,他带领村干部对全村1079户农民进行了慰问,发放近20万元的慰问品,当他听说凤岗县花坪镇一小学教室里的桌凳还是三十年前的,摇摇晃晃无法正常上课,他觉得再穷不能穷教育,就买了60套课桌送到学校;他通过项目扶贫,拿出了30万扶贫资金,给全村260户村民发放了800元慰问金,还购买了20万棵杉苗发给全村村民种植。为了实现村民的小康梦,他联系了捐资8万元分发给村民;并捐助3万元资金,解决了石垭200多户农民饮水难的问题;2013年12月,张明富的梦润公司赠送价值8万元的桂花树苗发给每家每户。

  反观张明富一家呢?他们一家5口人挤在城里的68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0年。张明富还带着妻子女儿把大坎贫困村走了好几遍,给她们介绍治村的方略和决心。妻子李润开从小父母双亡,吃过很多苦,很节俭。对张明富的所有作法非常理解和支持。劳模文献画册中这样写道:“张明富通过大量劳动和反复实践总结的经验,通过建言献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很大,其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2013年年初,为了带动村民搞避暑旅游经济,迎接重庆避暑客人,村委决定对进村的弯曲公路进行加宽改造。村里没有经费没有项目,张明富个人先垫钱买水泥、买石沙,在占地村民的支持下又干起来了,他亲自与民工们上工地干活,亲自指挥,不顾白天黑夜,连续大战了几十天,乡亲们担忧50多岁的张代表身体支撑不下去,但一转眼,硬是把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干成了。由此,张明富的劳模精神和大坎村的小康故事在各大媒体上纷纷登载。

  张明富的心语星愿

  张明富认为:他的一生是创业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的返乡创业之路才跨出第一步,一切成就和荣誉都已经成为过去。他经常拷问自己:“困难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关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失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成功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他清醒的认识到,不进则退。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将永不辜负党中央和温家宝总理的重托,永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永不辜负5000村民、农民工和全体职工的厚望!(韩继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