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3 21:29 |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15-11-17 10:08 | 查看:707次
在鄱阳县城解放街西路,有一个令四周邻居艳羡的幸福家庭——这个家庭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从没分过家,一大家子人在一口锅里吃饭,和和睦睦,过着幸福殷实的生活。这个大家庭的家长郭细贵年过七旬,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经常助人为乐,为他人排忧解难。日前,带着几分好奇,记者走进这个家庭。
记者去采访时,郭细贵老人正在帮邻居义务修理板凳。
“任性”老人郭细贵乐于助人50余年
见到郭细贵老人时,他正利用空隙时间整理工具,准备帮一户人家修理一个木制的板凳。
郭老告诉记者,由于自小家境贫寒,14岁时,他开始学木匠手艺。由于他肯吃苦、肯钻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慢慢摸索,成了当地一流的木匠师傅。由于名气越来越大,找他修家具的人越来越多,而他再忙也从不推辞,常常是尽心尽责,总是让求他的人们满意而归。
刚开始是免费帮附近邻居修理,后来因为他的修理技术好,再加上热心肠,找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连附近乡镇的人都找上门。而且只要有人找他,他每次都有求必应。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还叫上自己的几个工友,组成义务维修队,去给人家修理家具之类的。
帮人修家具的材料费都是郭老自掏腰包
郭老说,他对物质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对目前的生活也很满意,他就喜欢帮助别人。而这样的义务劳动,连上门修理的工钱和材料费,都是郭老自掏腰包,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算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郭老从不介意,他说在有生之年能利用自己的手艺帮别人解决一点小难题,自己很快乐。
据郭老的家人介绍,退休后的郭老也没让自己闲着,每天5时许起床晨练回来,他就拿上自家的扫把和簸箕把家门口那条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这条路我扫了10余年了。别看我没拿一分钱,但我就是愿意去扫。”郭细贵满脸笑容地说。
“住在解放街西路的这些居民,几乎没人不认识他。”一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郭细贵坚持义务扫地的行为,悄悄地影响着居住在解放街西路的老老少少。看到他辛勤付出,居民们再也不好意思随地扔垃圾了。
能够这么“任性” 离不开好老伴苏宝珍
实际上,郭老能这么“任性”,和拥有一个好老伴有很大关系。
郭家的女主人名叫苏宝珍,今年69岁,是鄱阳镇澹湖小学退休教师。出生在高家岭镇站前村的她,两岁时因为家贫被人家抱养,成为一名养女,但一直被养父母视为亲生闺女。“我的养父母是萍乡人,上世纪30年代随部队来到鄱阳,后来就定居在鄱阳县城解放街西路。养父母没有生育,把我当亲生闺女,对我很是疼爱。”苏宝珍回忆说。
受到养父母的感染,苏宝珍打小就善良,参加工作后成为一名老师。而在曾经的学生眼中,不仅是好老师,也是好“妈妈”。
上世纪80年代,家中并不宽裕的苏宝珍经常带班里的4名贫困生到家里来吃饭,惹得儿女们不高兴,他们觉得母亲对4个学生太关心,但苏宝珍讲述了几名学生的境遇后,儿女们很快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如今,这些学生已成家立业,有的成了大老板。去年,有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学生邀请苏宝珍夫妇去香港、澳门旅游,各项费用都由他承担,以此感谢苏宝珍老师对他的关爱和培养。
助人为乐美德在郭家代代相传
谈起为什么会坚持做好事,郭细贵、苏宝珍夫妻告诉记者:“养父母的种种热心、善行,一直熏陶感染着我们,我们也是打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继续传承这种美德,也希望将更多的爱传递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实际上,善举已经在郭家一代一代地传承。多年来,郭细贵、苏宝珍夫妻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4个孩子,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助人为乐。
有一年,郭细贵被蜈蚣咬了,儿女们知道后,硬是将他送到医院,每天轮流照顾,一直等到红肿消退的时候才出院。去年是郭老夫妻俩的金婚纪念日,在儿女们的“死缠硬磨”下,夫妻俩到婚纱店补拍了婚纱照,夫妻俩高兴了许久。
“邻居家办什么喜事的话,郭细贵的两个儿子都会主动找上门来,帮忙张罗一些琐事,给大家省了好多力,他们一家人都很好。”邻居王阿姨说。(叶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