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2-28 08:00 | 来源:中国投资项目网 2009-02-27 10:41:06 | 查看:2568次
老耿修表的手艺了得,20年的经验使任何难题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但这却不是他的主业,他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让禁毒宣传能够持续下去。
身高1.3米,体重44公斤,这是老耿的“袖珍”身材。但也正是凭着这看似弱不禁风的残疾之躯,老耿却做出了令人咋舌的事儿。5年,行程4万余公里,似“独行侠”般足迹遍及每个省份,近百万人通过他的宣传开始更加了解毒品。这是一个全国范围内从未有过的纪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心中仰视这个先天性侏儒症患者。
永康是他的名字,47岁是他的年龄,禁毒宣传是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业。
用善行回报好人
耿永康居住在沈阳市皇姑区晨报社区,社区给他提供了一个修表的地儿,还专门腾出个房子建起了禁毒教育基地。老耿说,他在这里遇到了太多的好人。
老耿的经历,是一个当代版的“闯关东”。1991年,他从河南来到沈阳。“举目无亲、身残家贫、低人一等”,老耿用这12个字描述初来乍到时的心情。然而,令他意外的是,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他最先落脚的于洪区陵东乡瓦窑村为他免费安排了栖身之所。开修表店,当地政府免除了他的各种管理税费。一位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一直在衣食住行上对其给予着无微不至的关怀……
对这座城市的感恩,耿永康不想挂在嘴边,他要以实际行动来回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对于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户,他基本上都是免费维修,政府搞的一些公益活动也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而选择禁毒宣传,则源于一个承诺。
对于那位朋友,耿永康至今回忆起来还眼含泪水。“他拥有几百万资产,曾经帮助过我,但一次南方之行,却不幸染上了毒瘾,最终家破人亡。”朋友临走前,拉着老耿的手说,你如果想报答我,就宣传一下毒品的危害吧,哪怕少让一个人重蹈我的覆辙,也是无量功德。2004年,耿永康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禁毒宣传之路。
禁毒宣传中国行
开始的宣传,范围很小,不过邻近的乡镇、街道。“受众太少,我要走遍全国。”在妻儿吃惊的目光与反对的声音中,耿永康竟真的开始为“禁毒宣传中国行”筹备起来。
家人认为这是不计后果的决定,对这个刚刚有些起色的家庭来说,耿永康的身体和经济都难以承受。但他不考虑这些,先花4000元钱买了辆二手微型面包车,车体喷满了禁毒宣传图画和标语。2004年10月,带着一摞厚度与他身高不相上下的宣传单,耿永康从沈阳出发了。沈阳市有关部门隆重地为他壮行,东瓦窑村为他购置了宣传工具:摄像机、液晶电视及组合音响。
本不富裕的生活,使得耿永康在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节约支出,但宣传的费用不能省,只有苦自己。一年365天,他日日睡在车里,方便面、咸菜、凉水,是几乎没改变过的食品。弱小的身体愈发消瘦,皮肤更加黝黑。
上山下乡、跋山涉水,什么样的路都有,什么样的天气都会遇到,“但不能因此而躲避、退缩,选择轻松,这宣传就成了作秀。”2005年6月26日,他从贵州安顺前往兴义市,行至黄果树地区时,突然刹车失灵,向山下疾滑。右侧就是滔滔江水,已经无法控制的面包车离悬崖边缘越来越近,可是路边一棵大树最终将车挡住,老耿有惊无险。
老耿这一走就是3年,中间没回过一次家,3万余元的花销令家中再次空空如也。
没有终点的事业
全国的每个省会及直辖市,都留下了老耿的身影,而走了多少个县,他自己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每到一处,他都首先去当地公安禁毒部门收集资料,“这样和群众说起来就更能结合当地实际。”之后,他就深入到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强制戒毒所演讲。那个“沈阳残疾人老耿向全国人民倡议——拒绝毒品,关爱生命”的大幅标语,特殊的车体图案,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各地群众。
2007年末,耿永康结束了他的全部行程。他的故事,已经在沈阳及各地广为传颂,别人称呼他时,前面总会冠上“禁毒大使”、“袖珍巨人”之类词语。
走遍全国,并不是老耿禁毒宣传的终点,而仅仅是个发端。此行结束后,老耿再次深入全省的社区、学校,这是耿永康的第二个计划。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后,他又投入1万多元,将该法精编成册,广为发放。老耿的家境,同他所做的事一样令人震惊。12平方米的房子,住着三口人,破旧不堪。有人为老耿的矢志不渝而落泪,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无论物品还是金钱,耿永康一律回绝,他认为接受捐赠的结果将会使自己的事业不再纯洁。
如今,老耿已建立起集禁毒宣传、钟表修理、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场所,打算为戒毒康复学员免费提供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吸毒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心理关怀与精神支撑,而老耿乐于这样做。(记者刘立纲)
(责任编辑:吴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