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9 08:00 | 来源:山东泰山网 2010-1-28 | 查看:1999次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是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大山深处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阳光。近日,伴着从早到晚不停歇的小雨和冬日阴冷的风,笔者乘车来到了距贵州省威宁县城180多公里的石门乡高潮村高潮小学采访。一个30岁的青年郑长河,用坚守4年的青春,向笔者诉说着生命的一种高度!
是亲情让他完成了学业
郑长河,是河南省扶沟县柴岗乡巩河村人。说起他的名字,他笑着说,由于自己“五行”缺水,所以他出生后,有点迷信的父母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寓意长江黄河都有了。但他的命运却远不像长江的滚滚东流和黄河的一泻千里,而是一路坎坷。
郑长河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家里承包的几亩薄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吃过没有文化知识苦头的父母,还是硬着头皮将他和妹妹送进了学堂。
兄妹二人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一直很好。每到假期就在家里一边温习功课一边帮父母干农活。
1996年,两兄妹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初中毕业证书。但贫困的家庭没有同时供两人上高中的能力,为此父母愁眉不展。而懂事的妹妹主动放弃了学业,含着眼泪南下广东打工去了。那年,15岁的妹妹用打工的钱换来了哥哥跨进高中大门的资格。
1999年,郑长河被河南郑州科技大学英语系的商贸英语专业录取了。在大学里,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大学毕业后,他又继续升入河南大学攻读英语本科。毕业后,又取得了报关员资格证,在上海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做了一名报关员,开始了自己的“白领”生涯。
他说,从高中到大学毕业,是妹妹用自己在外打工的汗水钱铺就的。没有妹妹这几年任劳任怨赚来的六七万元钱,也许大学之门早就对他关闭了,而过早承担家庭重担的妹妹却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从他有点湿润的眼眶和沉重的话里,笔者感知到了一种无法丈量的亲情!
是爱心让他走进大山在那家外贸公司上班,月薪1500元。工作之余,不善言辞的他迷上了网络。在网络上他看到了在贵州山区支教的徐本禹和那所岩洞小学的事,他不禁在心里对徐本禹充满了敬佩,更为大山里的孩子渴望教育的事,感到心情沉重。一日,他打开网页时,看到了深圳一位曾在石门乡高潮村高潮小学支教的教师发布的信息:石门乡的高潮村高潮小学因缺少英语教师而导致英语课无法上下去。英语,这不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吗?于是,他便和那里的乡教辅导站长取得了联系。站长在电话中告知他那里的情况较为艰苦,他只是说:再苦也苦不到哪儿去。
2005年3月,他悄悄地离开了那家外贸公司,连在公司里一同上班的同学也没有告诉,买了一张贵州地图,只身一人经多次辗转,到了距威宁县城100多公里的中水镇。时任高潮小学的苏校长听说郑长河到了,就开着摩托车将他接回了距中水镇50多公里的石门乡高潮小学。
看着一路上那深不见底的峡谷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峰,车辆在那从半山腰凿出的路上缓慢爬行,他不禁心惊胆颤。想不到这个地方比他想象中的更为艰难,不禁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到敬佩。
当笔者询问他为何离开那家外贸公司不和家里人说时,他说,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感到伤心难过,因为父母含辛茹苦地供养自己就是为了让他跳出农门,找一份好工作,为一家人的生活谋出路,但自己却放弃了月薪1500元的工作来到这遥远的深山。现在,他只能每晚和父母通个电话,尽管有时只是一句短短的问候,但彼此间却感觉好像就在一起。
郑长河坐着苏校长的摩托车到了学校后,由于是星期六,学生全放学回家了,老师们大多数也回家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学校不知所措。繁华的城市生活一下子变得寂静无比,如同陷入了一个绝望而令人窒息的境地。当时,他真想马上离开这里。但看到校长为自己的住宿忙进忙出,又感到过意不去,便打消了走的念头。
是爱让他克服困难留了下来
心情稳定了,可接下来的困难却又接二连三地“赶”来。
首先,在语言的交流上很困难。他说普通话村民听不懂,特别是听惯了当地方言的学生更是听不懂他的话,讲课总是那样费力。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往往要说上好几遍,有时他也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学生说的方言也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农民的话更是让他如坠云雾里,交流都是通过老师们的“翻译”才勉强弄懂大概意思。后来,学生们在他的带动下,说起了普通话,大家交流才不那么困难了。过去了近4年,他的普通话里也不时搀杂着当地的方言。无疑,他也被当地的方言“同化”了不少。
其次,是吃饭问题,这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情。他说在河南,主要以面食为主,而到了这边,却以玉米饭、大米饭和马铃薯为主食,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学校给他买了煤和炉子,让他自己生火做饭吃。为了做饭,他曾闹出许多笑话。他将芸豆、大米、白菜、马铃薯放在一起煮,还有一次将马铃薯切成片晒干了吃。刚开始那段时间,他总是去学校的老师家蹭饭吃,但时间一长,就感觉到不好意思了。可是自己做,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很难吃下去,没有什么好味道。有时学生看着他很忙,便帮助他做饭。有的学生家长也经常给他送菜,逢年过节还给他送些肉和鸡蛋。他拿出钱来给那些家长,可那些家长却说给钱就是看不起他们。只得入乡随俗,有时也买点他们家里缺的东西给他们带回去。说起人们对他的帮助,他总是感慨万千地说:“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都会坚持下去。”
再有就是孤寂的环境。他所在的学校距石门乡政府虽有16公里远,但抬眼便能望到,可走起来却要从坡顶走到深沟的底部,然后再爬上半山腰,要花半天时间才能走到。放学后,学生们都走了,热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性格内向的他很少和别人交流,除了批改作业,就只有静静地望着除了大山还是大山的自然环境,等着夜色一点点地袭来。他说:“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熬,不过时间一长也就适应了。”
倾洒爱的雨露让山村孩子“飞翔”
说到郑长河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的老师们都摇头,但说到他的教学和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老师们对他是赞不绝口。学校的校长竖起大拇指说:“他的教学成绩没人能比。”
刚到学校的第二个星期二,校长听了郑长河的课,对他的教学方法很赞赏。于是,便让他教初二、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然而,学生们的英语成绩却给了他当头一击,由于他没来之前英语老师已经走了一段时间,学校的英语课就停了下来。时间一长,学生们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写了。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知道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光靠45分钟的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便放弃了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给学生们补习功课。从4年前一直到现在,不管是冬日的冰天雪地,还是夏天的阴雨绵绵,他义务给学生们补习英语从没间断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原来只考几分的学生成了班上的英语尖子。如今,师生之间可以用英语进行一些对话了。班上有一个姓金的学生,原来英语成绩很差,可自从郑长河任英语教师后,英语成绩提高很快,可以对课文进行边读边翻译,中考时,150分的英语考试总分,他考了110多分,现已进入威宁民族中学学习,学习成绩很好。
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郑长河总是主动地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有一次,班里一个学生英语从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80多分,他就将学校奖给自己的300元奖金又奖给了那个学生。有时,他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完成了,但有的学生总是不能完成。一次,他用过激的言语批评了一个姓王的学生,但那个学生还是完不成作业。他决定找一找原因。于是,就到学生家里去了解情况。
当他和那个学生走了一天赶到学生家里时,学生的家庭情况让他感到震撼和沉重,他为自己当初对该生的批评而后悔。那个学生的家是一座茅草房,半边露着天,半边盖着茅草,茅草遮盖着屋里简陋的床。学生父亲已去世多年,母亲跟着学生的二哥到昆明打工去了,一走便音讯全无。家里就他自己一个人,既要干家里的农活又要读书,还要帮助瘫痪在床的大哥一家做些农活。由于农活儿做不到家,庄稼长得不好,那个学生只好每个星期带着一袋袋的马铃薯来到学校,每顿都吃马铃薯。了解情况后,郑长河便时不时地让该生和自己一起吃饭,并帮他补习功课。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那个学生已于2007年考取了威宁民族师范学校。
每个学期,郑长河所教年级的课目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平均分数经常比全乡同年级要高15分左右。学期结束后,学校总是要给他发一点奖金,但他却将这些钱全用在了学生的身上。为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成绩,他坐车赶到昭通,用这些钱买回一本本的学习辅导资料送给学生。有时,钱不多了,而看上了一套好辅导资料,他就买下一本,然后复印带回来发给学生。
坚守大山的青春仍在放光
郑长河说,他曾经也有过为生活上的艰苦和耐不住寂寞差点当逃兵的事。为离开这个地方,他没有和任何人告别便一个人走向石门乡政府去坐公交车。然而,当他走到半路时,闻讯而来的学生们哭着劝他回去,但他一想到生活的艰难,还是狠心把学生赶走了。当他来到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就要上车时,又有20多个学生哭着跑来,请求他留下来。那一刻,望着那些跑了那么远山路的学生和他们眼里的泪水时,他被感动了,又和学生们一起回到了学校。
这个从上海一家大企业跑到大深山里来的白领,4年来,每月靠着学校给的一点钱默默地坚守在大山里。刚来时,学校每个月给他200元的生活费,现在提高到每个月500元,他就靠着这几百元钱在这里生活。他不抽烟、不喝酒,一年很少买一件新衣服,省下的钱都用在了学生们的学习上。他60岁的父亲患了坐骨神经痛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生活就靠着58岁的母亲艰难地支撑着,但他没有向学校提出过任何条件,默默地在这里教书育人。而他的同学,在他当年离开的那家企业里,现在月工资已达8000多元。
面对这样的收入差距和环境,他平静地告诉笔者:“人活着,就要做自己喜欢做而又有意义的事,即使穷得一干二净也值得。”
(责任编辑:吴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