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30 16:44 | 来源:中国记协 2016年02月03日 08:39:43 | 查看:33278次
编者按: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述评《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受到各界好评。文章作者、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在下面这篇采访手记中回忆了文章采写中的一些细节,并讲述了在16000多字的文章中,怎样既有宏观感,又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镜头;怎样既有史诗般的叙述,又有理论层面的总结与思考。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3年多来我一直从事习近平主席出访的随团报道工作,因此对习近平主席推进全方位外交实践有着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和长期的观察与思考。
梳理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全方位外交,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一旦驾驭不好,或落于抽象,或陷入繁碎,或失于偏颇。
做这样一篇文章,首先要完成“突围”。回忆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夙兴夜寐,回忆中国今非昔比的礼遇,回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作为,一幕幕历史的镜头如何穿针引线、更好呈现?
从眼前的时空观突围,胸怀大历史观。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从世界维度的广镜头去俯瞰今天,更能深沉地理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跋涉与执着。
一是历史的格局
将外交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去审视;将当今中国放在世界力量横坐标、过去与未来时间流淌的纵坐标上去思考。大格局、大视野不仅增加文章的厚度,更有助于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今天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笔可以明快,但文章不能飘,当有沉甸甸的纵深感和大气磅礴的气势。
二是历史的担当
“历史的纵深,铸就了战略的高度。”
开篇第一句,看似不是写外交,却是写外交思想的源泉、外交实践的土壤。“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在这两个高度凝练中华民族发展命运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这样一种历史感”。本文谱写的,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肩负的历史担当。
三是历史的视角
写此类文章,最忌讳以简单的粉丝心态去赞颂时代。写给历史看的文章,需要我们跳出时代的局限、跳出自身的角色,以谦正平和的视角去落笔。方寸之间,时、度、效,都要权衡。写法运用了“留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得出结论远比文章直接灌输好得多。
风起云涌的网络时代,不仅仅需要给网友看的文章,更需要写给历史看的文章。因为在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风云激荡中,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应当书写的时代。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