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道德楷模】常玉珍:幸福在别人的幸福里(图)

发布时间:2008-10-20 08:00 | 来源:腾讯网 2007-10-15 02:16:22 | 查看:1311次

常玉珍在爱国主义教育展厅为记者介绍"作品"。

  本报记者 刘超 文/图

  ■人物背景

  常玉珍,女,汉族,初中文化,1947年出生,唐山市路南区常记商场总经理。多年来,常玉珍获得了诸多荣誉:1997年7月,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其“拥军优属模范个人”称号;1998年2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其“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0年11月,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03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2003年2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12月被授予“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奖。2007年初,被评为“河北十大爱心人物”。今年被评为河北省道德模范,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事迹回放

  1995年,常玉珍投资460万元建起了常记功臣幸福院和老区孤儿村,赡养58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过功而无儿无女的老功臣。全部生活费用由她个人担负并负责养老送终,还用最优惠的条件为这些老功臣征婚。每年“八一”都会去部队慰问,当得知255医院老干部病房资金紧张时,她出资装备了7个病房的全套设备。

  1996年,常玉珍投资300万元为老红军、伤残军人和现役军人在风景秀丽的大黑汀水库旁建起了常记功臣疗养院军人度假村。

  2007年3月,常玉珍组织唐山的革命功臣去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活动。2007年7月22日,“常记爱国主义教育展”隆重开展,展厅分为忠孝展、军魂展、人与自然展,展厅面积16000多平方米,有2600张图片及660件实物展品,此展览无偿对社会开放,告诫世人要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忠爱和平,孝敬父母,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话模范

  作为河北省道德模范,同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如今的常玉珍不仅在唐山、河北,更在全国人气攀升,不管是叱咤商海的凌厉之势,还是多年投身公益事业的执著热情,都是她作为女中豪杰的光鲜名片。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唐山市丰润区邱庄水库的常记生态园,在设计建造了8年之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展厅,聆听了常玉珍用善良和智慧积淀后的感受。

  □记者:您怎样理解“道德模范”这一称号呢?

  ◎常玉珍:并不一定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才叫做模范。我想,我做的一切都是我该做的,就像父母的孩子一样,哪个孩子富裕一点,哪个孩子就会多帮帮父母和兄弟姐妹,所以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一把,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假如你没有物质上的能力,那么,你在马路上不随便吐痰,你能搀扶老人过马路,你就是模范。

  □记者:这么多年,是什么影响您,让您一如既往地投身公益事业?

  ◎常玉珍:投身商海是偶然,是党的好政策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支持让我成功了,有了今天的事业。而对公益的热情,是从始至终的。看到乞丐,我会落泪,别人有困难,我总是很着急,也经常去帮助他们。没投身商海时,我就有一个愿望,就是办个托老所,让老人们幸福度晚年。我的父亲也总是对我说,和平年代多幸福,可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今天的人们却没有看到这一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又让我亲眼看到了解放军为百姓出生入死,就更加坚定了我的愿望。所以,进入商海后,我就开始建造功臣幸福院。

  □记者:作为道德模范,您是怎样要求自己,又怎样影响别人呢?

  ◎常玉珍:我认为,做到两点就足够了,一是勤奋,一是无私。只有勤奋,才能创造财富;只有无私,才能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帮助别人。我的女儿就对我说,妈妈,如果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大,我们将来也会和您一样,把财富留给社会,像您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所做的公益事业大家有目共睹,这其中,您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常玉珍:我得到的回报就是,看着老人们幸福地安享晚年,看着孩子们快乐地生活。最让我动情的就是看到老功臣们找到了他们爱的伴侣那一刻,那种幸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老人和孩子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我常和孩子们说,我们是幸福在老人们的幸福里,欢乐在孩子们的欢乐中啊。

  □记者:您怎么看待别人对您的评价?

  ◎常玉珍:社会上对我评价太多了,有人说我图名,有人说我信佛,信教,有人说我钱多得花不了,也有人说我是作秀。我都理解,我想每一个和我有共同经历的人都应该理解外界对你的评价。但是,我始终坚守自己的信条。第一,不管干什么,都要与时俱进,尤其是模范,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做到人生无悔。第二,就是盖棺定论。做事要善始善终,我想我会一直做,直到最后。那时,如果人们对我评价两个字“好人”,我就知足了。

  □记者:那么,以后您有什么打算?

  ◎常玉珍:我会一直做我愿意做的事情,继续为“我”的幸福努力。我想,我的事业,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功臣院的老人和孤儿院的孩子们都会越来越幸福。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为他们养老送终,看着孩子们考大学,当兵,成家立业,我就心满意足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永远的追求。

  ■群众评价

  常记生态园经理秦护杰:和常总一起工作过的人,都了解常总的为人,她是一个非常谦和非常善良的人。了解到谁非常困难,非常需要帮助,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然后非常尽心地去帮助。像她这样,能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去帮助别人,是非常不一般的。她的心地和性格也影响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社会学家、河北理工大学教授王子平:常玉珍,作为河北省道德模范,是我们唐山人的光荣,也是抗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包括了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共同走向幸福的时代要求。因此,常玉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行为,是人们效法的榜样,希望能有更多像常玉珍这样的人出现。

  原衡水军区副司令高富营(现居唐山):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作为一名军人,通过常玉珍的举动,我感到在发展经济的今天,山还是那座山。同时我认为,做慈善事业的人,在我们心中永远最美丽。如果大家都像常玉珍一样,和谐唐山、和谐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本报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