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梨园夫妻的坚守(7图)

发布时间:2008-12-16 08:00 | 来源:湖北政府网 2008-10-03 | 查看:2168次

图为:携手走过人生路。

图为:襄樊市京剧团的招牌被淹没在各种门面招牌里。

图为:母亲要动手术,盖国宪才匆匆从演出地赶回来照顾。

图为:南派猴王的传人王沪醒50多岁还坚持早晚练功。

  一对因戏剧而结缘的夫妇,在戏剧舞台上相扶相持走过38年。38年来,不管舞台是热闹还是冷清,他们始终相濡以沫,用尽心血在舞台上留下华丽的身影与完美的唱腔。他们的命运,早已和戏剧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的坚守,只为了心中的信念。

  新闻现场

  9月24日,出襄阳古城,过汉江大桥到樊城,记者立即踏上襄樊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解放路。襄樊市京剧团就坐落在这条街上。一眼望去,“襄樊市京剧团”六个字淹没在各种店铺招牌之中,要定睛寻找才能发现。

  一、二、三楼都出租做了商铺,从一间宽不足两米的门面房楼梯向上爬,到四楼,就是京剧团所在。一间会议室、几个办公室,一个排练厅,这家成立于1951年的剧团显得空荡荡,只有那些奖状和奖杯还在诉说着往日的热闹和光彩。

  38年前,王沪醒、盖国宪一起踏进京剧团大门,后来,他们因戏结缘。“那时,团里年轻、优秀的演员很多,戏是一场接一场地演,票不好买,很多人托熟人买票。”王沪醒说。当年他们经常在郧阳、旬阳、安康、达县、大足、万县、奉节、宜昌等地巡回演出,常常几个月才能返回。

  正是在这样频繁登台演出的日子里,两个人在表演和创作上也一步步成熟,到达了自己京剧事业的巅峰。从1981年到1987年,王沪醒先后获全省戏剧比赛银牌、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中国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妻子盖国宪不甘落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青衣”,曾获得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

  时间前行到20世纪90年代,京剧的命运开始变化,本地登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夫妇俩是哪里有人喜爱京剧,就去哪里表演。从1998年到2006年,王沪醒和盖国宪长年往返珠海的圆明新园,参演那里编排的剧目。今年,盖国宪又到温州去演出,常常从上午11点演到下午3点,不卸妆,再接着演到晚上11点,有时还要转场到凌晨3点。演出艰苦,她不在意,只要能登台就行。

  前年,团里还能登台的演员,平均年龄是45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创作了新戏——《襄阳米颠》。结果新戏很成功,上海媒体对《襄阳米颠》演出盛况的评价是“一票难求”。《襄阳米颠》在中国第四届京剧节上获得银奖。

  新闻解读

  期待戏剧的明天

  说不清从何时开始,电影院遍地开花,走进剧院的观众慢慢少了,京剧演出的空间越来越窄。一个又一个演员离开了,却没有新人走进来。回头看,襄樊市京剧团一步步陷入困境的脉络是那么清晰——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自身对市场化演出的不适,日渐式微。而襄樊市京剧团的遭遇仅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多数国营剧团的一个缩影。

  面对这样的境遇,王沪醒、盖国宪这一对梨园夫妻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寻找演出机会。在寻找的艰辛中,两个人的内心不仅没有减少对京剧的挚爱,相反越发体会到自己作为戏剧人肩上的重任。王沪醒说,戏剧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有力的承载者,即使出于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也应该坚守与传承。

  幸好,在坚守的岁月里也不全是寂寞,《襄阳米颠》演出的成功就唤回了这群戏剧人久违的激情,也使他们更加相信,坚守,就有希望,坚持,才能重建京剧和剧团的生存空间。

  这是一群值得敬佩的戏剧人,一生的坚持只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的命运已经和京剧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坚信,中国戏剧的命运要靠戏剧人自己来引导、改变,他们坚信,作为一种极具魅力的传统艺术,戏剧终有重新焕发光彩的一天。(策划 杨发维 图/文 记者 熊海泉通讯员 安富斌 高尧)

图为:昔日热闹的剧场如今沉寂冷清。

图为襄樊京剧团小分队在外地小镇演出,常常是连轴转,上午11点开场到晚上11点钟散场。

图为:窗台边,一早一晚,都有夫妻俩练功的身影。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