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13 08:00 | 来源:人民网 2006-05-26 | 查看:904次
“赚钱不是我的第一目标,钱再多对我来说也是个符号。如果不担任村干部,我的生意可能会更好。但我想为村里干点实事,多转移些劳动力,多增加些农民收入,让村民富裕起来。”张绍生这样解释自己回村的动机,并已经为村中办公益事业垫资30多万元。
在粤西山区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的故里,有一位带领全村致富的拥有资产逾千万元的富翁。当组织和家乡人民需要的时候,他毅然放弃自己打拼近20年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贫穷落后的家乡,当起了一名每月工资只有105元的村官。当家乡搞公益事业缺乏资金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地一掷万金;当村中困难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又送去了关爱、送去了温暖……他就是被群众戏称为“傻帽支书”的罗定市罗镜镇椽安村党支部书记——张绍生。
义无反顾,放下生意回家乡
上世纪80年代初,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的他只身来到深圳,在当地做起了包工头生意。经过一番打拼,到了1995年,他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拥有了23幢楼房,每幢都是占地120平方米,楼高5层。他把这些楼房出租给他人作手袋厂、玩具厂、针织厂等厂房,还与台湾人合作搞电子厂,每年单靠租金和股份分红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正当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时年6月,罗镜镇委书记、镇长来到深圳找到张绍生,诚意请他回去当村干部。此时的椽安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战斗力不强,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大部分不安心工作,村集体收支帐目不透明,不少群众纠纷由矛盾双方自解自消。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张绍生进退两难。一些亲戚、朋友劝他:“绍生,你现在正处在创业的高峰期,好好做工程吧,返老家当每月工资只有105元的村干部,做的都是得罪人多、讨好人少的事呀!”
张绍生左思右想,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底,但家乡人还不富裕,是该回到家乡作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了!他答应了书记和镇长的请求,把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事业全部交给了胞兄张营生打理,并约法三章,如果家乡需要钱,必须随时把钱寄过来。临走的时候,他还丢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赚钱不是我的第一目标,钱再多对我来说也是个符号。如果不担任村干部,我的生意可能会更好。但我想为村里干点实事,多转移些劳动力,多增加些农民收入,让村民富裕起来。”张绍生这样对记者说道。
站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村支书个子高瘦,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白衬衣,脚上的皮鞋还稍挂着一点泥巴,丝毫没有“大款”架子,离我们心目中的千万富翁形象甚远。可是,从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目中看到了他造福乡亲的睿智。看着记者对他的皮鞋目不转睛,他不好意思地笑道:“刚从工地回来,还没来得及擦。”
他所说的工地,就是在椽安村里的11个自然村,建造一条长9公里的环村道。张绍生等村干部一班人决心在2006年内把环村道全部改造为水泥路,改变过去村民出入不方便的老大难问题。
一心为民,“傻帽支书”美名传
1994年,村里建小学,资金不足,他二话没说,把剩下的余款全部垫上了。当地小学招生规模扩大,校舍不够用,张绍生又个人垫资14万元把小学教学楼加高到二层半,还对整幢教学楼进行了内外装修,新建起一个篮球场。师生们笑逐颜开,村民们说:“还是绍生哥有魄力!”
为了使村民们饮上自来水,他把距本村3公里的镇自来水引到村里来。当村民们拧开水龙头,汩汩清泉哗哗流出时,个个笑逐颜开。不用说,这么大的工程,又得张绍生垫资13万元。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的是人的心灵。”这十多年来,张绍生为办公益事业,不断地垫资,至今已垫资30多万元。除了陆续收回部分垫资,至今尚有近20万元未能收回。这些资金究竟何年何月何日才可以收回?谁的心里也没有底。但张绍生自己则充满信心。他相信将来集体经济一定会好转,即使集体无法偿还,这就算自己对家乡人民的一点贡献吧。
不负众望,领头建设新农村
“穷并不可怕,只要有吃苦的精神,肯干、巧干,我们就能由穷变富,过上好日子。”张绍生在会议上对乡亲们说道。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工作要上去,必须有经济作支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张绍生时常考虑的事情。2005年3月,张绍生、张营生兄弟在本市太平镇腾笔村建起了一个占地200亩的大型猪场,猪场旁边是一口137亩的大鱼塘,猪尿、猪粪用来养鱼。猪场规模为万头猪场,计划投资300万元,现已投入130万元,准备近期再投入170万元。
张绍生为何要投入巨资办猪场?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张绍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肉猪从出生到出栏为150—155天,按每头猪肉为230市斤左右计算,一头肉猪可获利润200多元。如今,椽安村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张绍生万头猪场以及村民们所生产的肉猪,一年可为国家提供税收100多万元。
2005年,张绍生在村中开办了一间蜜枣厂,3月份开始建厂,10月份便投产了,该厂现有工人150人。不少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用去外地,在家乡同样可以进厂打工了。”他们决定在2006年4月份种植蜜枣树10万棵,把椽安村打造成为蜜枣生产基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村中群众文化娱乐贫乏,张绍生正在带领村民们建起了张瑞公书院,院内设置图书室、阅览室,有各种报纸以及农业种养科技书刊1000多册。过去烟火缭绕的地方,如今变成了村民们文化娱乐的好去处。
张绍生和椽安村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10年来,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镇先进党支部,还多次获得市文明村标兵奖。张绍生本人连年被评为罗定市优秀共产党员。
在椽安村采访,我们找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座谈,看到的是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讲出张绍生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还参观了由张绍生带领干部群众办的一件件实事,看到了洁净的硬底化村道,看到了一幢幢别致的农家小楼,看到了万头猪场……仿佛,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面。
愿将黄鹤翅,一再飞云空。年逾知天命的张绍生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说:“我们罗镜,我们椽安,都是出将军的地方,我们要发扬将军勇往直前的精神,继续把工作做好。”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