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周刊:“两会热点”变化的深意

发布时间:2015-03-05 19:06 | 来源:瞭望观察网 2015-3-1 17:49:15 | 查看:1826次

两会热点话题的年度变化,见证了政府诸多领域改革的攻坚克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国两会将至,民意的聚光灯照在哪里?

  1月26日,2015年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上线。截至2月13日上午10点,公众关注的十大热点排名为:收入分配、重拳反腐、经济新常态、食药品安全、简政放权、从严治党、环境保护、教育改革、住房、社会保障等。

  而2014年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关注前三位的热点,依次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和食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干部作风、计划生育、环境治理、教育改革、住房、新型城镇化依次占据了后七个席位。

  从连续两年的调查情况来看,公众关注的热点排名差异,反映了这一年中民意诉求的变化。

  “两会热点变与不变之间,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轨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鲁照旺教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会热点话题的年度变化,见证了政府诸多领域改革的攻坚克难。”

  热点一

  “收入分配”排名上升

  年度变化

  近年来,“收入分配”是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老问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关注度排名第四位,而2015年跃居第一位,愈发凸显改革中打破利益格局的紧迫。

  话题背景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矛盾多发,劳资矛盾多发,并出现社会阶层固化。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6年下降,但仍超过国际公认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这表明收入差距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核心内容。“收入分配”排名上升,反映了公众对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更多期待。尽管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分配改革仍需提速。

  专家锐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明生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发展方向。要下决心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进一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长效机制;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根治收入过高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各种制度,减少灰色收入,杜绝黑色收入。这样才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热点二

  “重拳反腐”被持续高关注

  年度变化

  中国强势反腐深得民心。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反腐倡廉”位居十大关注热点第二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二位。公众关注反腐热情不减,对中央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寄予厚望。

  话题背景

  2014年春节首次出现“裸年”概念,中国反腐倡廉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中共反腐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2014年,中央继续以雷霆万钧之势,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先后打掉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四只“大老虎”,被查人员的级别创历史最高点。同时,反“四风”不断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公款吃喝、送礼等群众“身边的腐败”。

  2015年,中国反腐仍在路上。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表现在“四风”病根未除,防止反弹任务艰巨;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贪腐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

  中央近期一系列反腐措施表明,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将成为常态。

  专家锐评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成言

  2014年,中国反腐成绩单令人瞩目。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反腐败法”非常及时和重要。要以法治反腐作为保障。只有通过法治反腐,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和程序,才能达到减少和消除腐败之目标。同时尽快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使监督权力更加相对独立和有效,才能进一步地做到以体制机制制约权力腐败。根据中国实际,目前最为紧迫的是须尽快建立健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大媒体及民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力度,实现反腐从治标向治本的根本转变,构建一个官员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热点三

  “经济新常态”要有“新作为”

  年度变化

  新常态,这个经济领域的热词一出现,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没有“经济新常态”这个话题,2015年则高居第三位,公众期待“新常态”下政府能有“新作为”。

  话题背景

  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2014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在随后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峰会上,又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而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特征。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客观条件的变化,必然使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专家锐评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张占斌

  由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经济增速放缓是趋势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降低。这恰恰是“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发展机遇。由于中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未达到峰值以前,保持中高速增长是可以期待的。我们要对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变化保持战略定力,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热点四

  “食药品安全”折射“大民生”

  年度变化

  食品药品关乎民众健康。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食药品安全”位居十大关注热点第三位,尽管2015年退居第四位,但仍处于高关注度。其在公众中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话题背景

  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稳定问题与政治问题。

  如何保障食药品安全是公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每一届政府都在食药品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但问题频发,证明了治理这一顽疾沉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从总体上看,当前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消费总量数大面广,产业基础“小、散、乱、低”,产销秩序尚不规范,诚信环境相对缺失,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滞后,监管能力薄弱,这些因素都从整体上制约着中国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专家锐评

  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鄢圣华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首要的是建立问责渠道明确、全过程跟踪并可追溯的政府监管体系,同时实现社会共治,唤醒和激发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全社会的正能量,共同为食品药品安全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引导机制,使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机制化、长期化。

  热点五

  “简政放权”释放社会活力

  年度变化

  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简政放权”没有进入十大热点话题,而2015年却一跃位居第五位。这反映了公众期待政府进一步理清权力边界,以便释放社会活力。

  话题背景

  2014年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要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在公开透明上下功夫,在持续推进中增实效。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简政放权改革步伐强劲,是稳增长、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更大活力,让民众享受到改革红利的良方。

  简政放权改革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彻底打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个人利益法定化格局,这是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繁政”、“揽权”的主要动力。二是政府权力下放、转移承接中出现的“红顶中介”等问题。

  而现实中,在审批减少、权力下放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普通民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却依然有“办事难”的苦恼。那么,如何彻底破解“权力截留”或“改头换面”的困境?这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专家锐评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韩春晖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已进行了多轮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目前已进入由注重数量减少到质量提高的阶段。由于涉及到政府的“自我革命”或说是“权力缩水”,这个过程将会越来越难。在当前实践中,出现了“该放的不放,不该放的乱放”、地方政府截留审批权、社会无力接受审批权、市场监管异化审批权等现象。只有市场充分发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中央与地方关系依法调整到位,政府才能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因此,如何激活市场主体地位、如何激发社会创新能力,是事关简政放权改革本身能否成功的关键。

  热点六

  “从严治党”凝聚党心民心

  年度变化

  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从严治党”这个话题没有进入十大热点话题,2015年位居第六位。“从严治党”成为公众口中的高频词,彰显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话题背景

  近两年来,中共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印记,就是“从严”。党纪严于国法,亦是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带给公众的明显感受。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2014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聚焦“四风”、反对“四风”,中央打出从严治吏“组合拳”,解决了不少过去被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了良好开端,“为官不易”渐成常态。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作风建设中的沉疴顽疾还没有得以根本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是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一些人仅仅停留在“不敢”上,尚未形成“不想”的政治自觉。

  专家锐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鲁照旺

  “从严治党”是中共党性的必然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当前,要围绕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着力在干部选拔任用、行政权力制约、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重点立制度、建平台、定规矩,特别是要将“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热点七

  “环境保护”消除“心肺之患”

  年度变化

  “满城尽戴白口罩”,也反映在两会热点调查中。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环境保护”这个话题位居第七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七位。公众持续关注,表明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

  话题背景

  近两年,如何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已成为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4年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绝不回避”的态度直面雾霾,向环保部部长的追问“不少于数十问”。

  2014年,中国各地不断遭遇“十面霾伏”,为发展敲响警钟,成为公众“心肺之患”。而企业排污被罚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不严,被认为是多年来导致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

  进入2015年,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施行,各地陆续跟进,探索出台严厉法规和举措,污染行为将会受到更严厉监管和惩罚,各级环保部门也将承担更大的监管责任。

  专家锐评

  上海财经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麻国安

  地方保护主义是环境执法面临的一大难题。环保部门是属地管理,人、财、物都归属地方政府管理。而不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地方法院,都可能有地方保护的倾向,为地方利益考虑。这一局面需要全力扭转。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法,以及公众养成环保习惯,尽快走出“十面霾伏”。

  热点八

  “教育改革”期待教育公平

  年度变化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个体成长因教育而完善,国家未来因个体而精彩。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教育改革”这个话题位居第八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八位,教育改革的话题仍热度不减。

  话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其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和普及。

  从2010年起,每年都传递出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声,包括高考考试制度改革、高校自招、择校、孩子起跑线等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每到年终盘点时,公众对教育改革评价不高。

  教育改革,在2014年取得重要进展。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接着,教育部划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七条”;这一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整体设计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这一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全面编织一张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网,等等。

  专家锐评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谈方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目前,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要防止对设计的改革打折扣,甚至各取所需,扭曲执行。否则,良好的改革初衷将走向反面,公众对改革的期待会变为对改革的抱怨。所以,尽管“教育改革”在今年和去年都排在第八位,但是今年的“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期待教育公平的同时,更加期待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素质,期待教育反腐。这既是教育改革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热点九

  “住房”系着百姓“安居梦”

  年度变化

  在人民网调查历年两会热点中,“住房”排名一度靠前。而在2014年和2015年调查中,“住房”排名却意外地都下滑至第九位,差一点跌出十大热点榜,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话题背景

  百姓的安居梦是“中国梦”的重要一环。住房之所以成为一个“梦”,成为连续多年两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因为房价畸高。

  经过持续的楼市“最严”调控,“脱缰”的房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与多数公众的收入相比,房价仍高得离谱,“住房梦”仍遥不可及。中国发展到今天,“住房梦”成为重要的民生议题,这是系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大业上的一个梦想。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强力推进。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中国将在今后5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近几年来,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公租房等品种各异。最终目的,就是让住房保障政策实现“住有所居”。

  专家锐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俊秀

  从一些调查数据看,中国城市居民自有住房比率较高,住房问题主要表现为房价不断升高,刚参加工作年轻人和农村进入城市的居民购房困难。目前公众对“住房”话题关注度下降,一个原因是出现了像经济新常态这样的新热点,另一原因是住房限购取消、房价略有下降,加上一些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使得住房问题成为一个常态问题。居民不断改善的住房需求始终是存在的,政府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热点十

  “社会保障”体现人本关怀

  年度变化

  社会保障民生为大。在2014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位居十大关注热点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社会保障”大幅度退居第十位,折射出非常强烈的信号意义。

  话题背景

  评价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公众最有发言权。而公众是否幸福,关键还是看是否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本关怀,是否真正实现了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生活得安心,是否感觉到社会的进步和暖度。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由政府和企业保障转向社会保障、由职工保障扩展到城乡全体居民保障的变革。这一转变,主要是“制度补缺”,优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短板,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从“无”已进入到“有”的阶段。

  从2013年起,中国社会保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即从“有”到“优”的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面临许多挑战,即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保证可持续性,并对此逐步形成共识,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中国相继出台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不少公众深切地感觉到,这一系列改革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专家锐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郑功成

  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保障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它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增强公平性,确保可持续性。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劳动就业、财政税收等重大制度变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同时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结构及责任分担机制,实现社会保障权责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及个人之间的合理匹配,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成熟、定型,并在切实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和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同时,始终维系着国家的强盛与发展。□

  (编者注:本文来源:《瞭望》2015年第9期

(责任编辑:左浩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