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6 19:21 | 来源:中青在线 2012-09-06 09:38 | 查看:2772次
追悼会现场
核心提示
他,曾给周恩来总理开过三次药方;
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开拓者之一;
他,最先提出扶正培本治癌的理论;
他,连续54年坚持回南安老家义诊;
……
他就是潘明继,中国著名肿瘤专家、原福州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8月30日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2岁。
9月3日,潘老的遗骨被送回老家南安乐峰镇湖内村安放。当天,上千村民前去吊唁。
潘老一生,充满坎坷,儿时丧母;晚年时,患两种癌症,每天只睡4小时,坚持工作。
他的好友、作家叶鹏这样评价他,“一个人,活了三辈子”。
【57年的行医人生 】
他曾给周总理 开过三次药方
他曾给周总理开过三次药方,曾21次获得国内国际奖项……潘老身上有着无数的光环和荣耀,最多时他有36个头衔,但最喜欢的只有一个——医生。
他是一位医术了得的医生。
1973年8月,周总理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之一余桂清,来到福州找到潘老,说有位北京首长患病,要潘老开点药方。当即,潘明继对症开了药方。之后,潘老接到余的电话称“首长病情略有好转”。1974年6月,余桂清再次到福州找潘老,还是说那位首长病情复杂,潘老再次开了药方。
直到1975年,潘老到北京开会,余又再次找到他开处方时,他才知“首长是周总理”。潘老后来回忆说,知道真相后大吃一惊,可惜已无力回天。
他是牛棚“阿臭”
终成“克癌斗士”
给总理开药方的潘老,出生在南安偏僻农村,儿时坎坷。
他4个月大时被过继给伯父家。6岁时,生母、养母、4个姐姐和兄弟都相继得病去世。悲剧的童年,让他很早懂事,励志读书,帮人治病。之后,潘明继努力做米粉等,挣钱上学。小学期间,潘明继都是白天上学,半夜做粉条。
苦难,有时可以催人奋进。1947年,潘明继考取公立南安中学(现南安一中),但由于交不起住宿费,只能住在牛棚里,染上了瘌痢头。因为这,他被同学取笑为“阿臭”。隔年,他获得了陈嘉庚奖学金,得到一大笔钱,同学们才对“阿臭”刮目相看。1952年秋,潘明继考入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
从医57年来,潘明继有20多项科研成果奖。他研制的抗癌新药“志苓胶囊”,成为治疗中晚期癌症痛苦综合征的良药。他还先后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
【他们的潘老故事】
他是医生 一个陌生电话,他就能出诊
这个故事是来自潘老另一名患者家属的转述。
小琴,是一名普通的福州市民,2004年,她母亲患肉瘤复发,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手足无措的小琴,试着打电话给潘老求救,尽管潘老并不知道她是谁。
小琴说,当时已经中午了,医生都快下班了,我只是试一试。谁知,与她素不相识的潘老听说后,居然直接来她家里出诊。
“那时我还不知道潘老已经76岁了,当时天气那么热……”说起这件事,小琴声音哽咽,“我去接他,看着他背着大药箱,弓着腰,顶着太阳,我当时就哭了。”
潘老出诊完,坚持不肯吃午饭就要离开。小琴“灵机一动”,想起一个“规矩”:给红包!
当她把红包塞到潘老手里时,原本笑呵呵的潘老一下子就板起脸来。小琴回忆说,“他有些生气,说‘我们医生从来都不收红包’”。
他是师者 只见四次面,影响了两代人
在抗癌的第一线,潘老影响了很多人,甚至包括那些只有几面之缘的医生们。
江苏淮安的马医生就是这样的一位。他第一次见潘老,非常紧张。“我没想到,这样一个大专家、大学者,没有一点架子,甚至第一次就谈起自己儿时的困难”。
马医生对潘老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减少一分痛苦,就是增加一分抗癌力量”。为此,马医生还让原本不想从医的女儿,也走上了学医之路。
之后,两人在会议上见过两面。去年,第四次见面时,他被潘老请到家中。马医生带去了病人托付的土鸡蛋,潘老则从橱柜里拿出两包桂圆干,一包让他转带给那位病人。
“当时潘老身体已经很差了,坚持送我到楼下,跟我挥手说再见。”马医生说,“没想到再见是在追悼会上……”
追悼会,马医生的女儿也去了,送他一程。
他是朋友 一天只睡4小时,再劝也不听
叶鹏,北京一名作家,曾为潘老写传记。叶鹏对他的评价是:“他几乎是一个圣人,唯一的缺点是‘太固执’”。
叶鹏原来并不相信自己要写的故事: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每天只睡4小时,挤出时间看病和教学等等。
正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2009年底,叶鹏探访了潘老。叶鹏说,第一次见面,潘老“固执”地下8楼送他。
叶鹏曾观察潘老一整天的工作生活:早上8点出门,几分钟后投入工作;中午,喝一点参汤或蛋羹,又继续工作;下午3点看完病人后下班;回到家,还有接不完的患者电话,直到晚上11点;临睡前,还要求家人别把电话关掉。
叶鹏回忆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位老人一天只睡4个小时,而且天天如此。他曾试图劝潘老多休息,但慢慢地也不再劝了,“治病救人仿佛就是他的生命,他仿佛不会累”。
收到噩耗,叶鹏痛哭:“我失去的,不仅是朋友、知己,更是可敬的长辈,一位慈父”。
他是乡贤 回乡义诊54年,村民不忘恩情
潘老出自农村,一直都惦念家乡的人。他曾捐资在湖内村修路建楼,还修建了集科研、教育、义诊于一体的明英苑。
潘老的夫人施增英,也是一名针灸专家,还将家族的十多名子孙培养成“潘家军”。54年来,潘老每年坚持带着自己的医生家族回南安老家义诊。
在老家,乡亲们尊称潘老为“老先生”,为他自豪。
1958年春节,潘老第一次回乡义诊,以后每年都坚持正月初二义诊,变成当地的一大乡俗,没生病都要去凑个热闹,有的甚至还从外地赶去。“知道‘老先生’第二天要义诊的,经常连夜赶路,早上4点多就开始排队了。”村民潘老伯说。
他是亲人 “外公患两种癌,仍然很乐观”
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抗癌专家,自己一生多病,尤其患直肠癌17年,肺癌11年。
“每回见面,外公都会亲我的额头和手背,我跟他特别亲”,在读高中的陈韵正说,小时候觉得外公很严格,长大后发现外公其实很亲切。陈韵正再版了自己的书,扉页是她手写的“谨以本书献给亲爱的外公,因为他的爱贯穿我的一生”。
“坚强”是外孙女对外公最深的印象。“外公的病那么重,他都没有埋怨过”,韵正说,之前外公还带病上班,病重时几度昏迷,每次醒过来都会说“太好了,不容易,不简单”。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潘老终于歇下来,格外在乎孩子们,常常对孩子们说,“我们家很温馨,很团结”。
病中的潘老,还非常儒雅、乐观。韵正说,当她给外公喂水,外公很配合时,韵正会称赞“外公好乖啊”,外公再回一句“你最乖了”。
□记者手记
医术高明 医德更在人心
9月3日下午,记者前往南安,傍晚的天空下起了雨。
明英苑里,一些乡亲还不愿离去。潘老的太太被女儿搀扶着,静坐一旁,对于大家的谈论,不发一语。
潘老的亲人、朋友、患者、同事,记者采访所遇到的,几乎众口一词地将他描述成“圣人”,是将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生命的圣人。很多人把他奉为一生的榜样。
对于没有和潘老有过交集的人,没有亲身体验,人们对他如此高的评价,的确难以置信。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翻阅了几本潘老的传记,倾听许多人分享的故事后,我们慢慢体会到了潘老的高尚。尤其是一位潘老的病人,从马来西亚转两次机连夜赶来,送别潘老。
她一直重复,“他不仅治好我的病,这十几年来,还一直关心着我,这样实实在在的医生,当今还有几个?”
医术高明,医德更在人心。潘老,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的疾病,更应该是所有医者的精神支柱。
见习记者 陈晓婷 陈斯红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