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9 13:36 | 来源:光明网 2015-02-08 10:51 | 查看:624次
光明网评论员:最近,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再次被热议,财产公开被认为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关键,也是有效的反腐技术手段。老百姓盼着官员们往前走一步,地方两会上要求主要领导主动公开财产的呼声日隆,但主动公开财产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还记得那个叫范松青的官员吗?2013年时任广州政协副秘书长的他率先公开个人财产,引起举国关注。只是,坦荡公开财产也让他压力山大。这里面既有妻小的不理解,也有同事的疏远:一些官员对他敬而远之,甚至冷嘲热讽。官员主动公开财产契合中央精神、顺应百姓期盼,是积极的价值取向,理当受到尊敬和礼遇。
老百姓的确对此的确推崇有加,网上人们对范松青的点赞多达几十万人次,一些网民直言“这样的官员可以延迟10年退休”。可一些官员不这么看。自打公布财产后,范松青不仅没有受到同事的追捧,反而听到很多怪话。有人怪他“多事”,有人骂他“愚蠢”,有人讽刺他“哗众取宠充英雄”,许多昔日的亲密同事也疏远他了。对同一个人和事,一些官员竟与百姓的观感截然不同,这种共识的鲜明割裂感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领导干部的所思所为,与百姓的期盼应该是一致的,出现不一致,说明少数人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出现脱节和断裂。简而言之,一些官员思想认识上出了问题,骨子里对财产公开是反对和排斥的。他们表面上支持公开,真到要公开了,就不干了,狐狸尾巴就暴露出来了。于是打太极,百般阻挠。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人不仅自己不按照中央精神、百姓期望办事,不主动履行作为党员、公职人员的责任,而且对率先公开财产者充满敌意。
谁公开了,就与之做“划清界限”状,疏远之、孤立之,使之成为不受待见的“异类”。然后,背地里冷笑一声:“瞧,这就是当出头鸟的后果”。试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自私、狭隘、丑陋,只重利益不问是非,把党的宗旨、人民的期盼完全抛诸脑后,为私利所奴役。这样心态、这样的风气、这样的德行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吗?这种病态心理、风气,不仅害人,而且阻碍改革。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试点官员财产公开至今,全国曾先后三四十个地区开展过财产公开试点,但大多“昙花一现”、中道搁浅,为什么?一些人在从中作梗。
说为什么“统计技术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影响政府形象”“侵犯隐私权”,实际上都是不愿公开、害怕监督的借口。实践一再证明,任何忤逆潮流、背离民意的伎俩都是不可能得逞的。哪怕短期内对改革有所掣肘,但长久不了,终将害己。官员公开个人财产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鲜明的、方向明确的,就是要“创造条件让民众监督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也有原则性的要求。阻碍公开不会有好结果,主动公开才是应有的姿态。如范松青这样的官员不仅值得尊敬,而且应该褒奖。
当务之急,就在于建章立制,以制度保证“主动作为者”不吃亏,降低官员主动公开财产的风险,坚定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那些“沉默和观望的大多数”的改革决心。首先,真诚地在党内进行个人财产申报,继而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向先行者看齐,让官员主动公开财产成为政治新常态。诚如是,则国家甚幸、百姓甚幸。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