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上海乐怡:在年轻战场演绎光荣与梦想

发布时间:2008-10-20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8-06 | 查看:2460次

  乐怡,男,1979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公安长宁分局指挥中心指挥长。2005年荣获联合国“和平服务勋章”、公安部“维和警察勋章”,上海市公安局二等功,2006年荣获第七届“长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美丽的加勒比海,蜿蜒的海岸线,蓝天白云沙滩……谈到“海地”,很多人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这些诗意的画面,但是,对乐怡来说,“海地”在他的记忆深处是枪林弹雨,是战火纷飞,作为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的乐怡和他的战友一起,共同度过了在海地那180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

  “魔鬼”式集训练就过硬本领

  寂静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一道道亮光如闪电稍瞬即逝。“啪、啪、啪……”狙击手扬手射击,百米开外的靶心上,10发子弹98环!——这是夜间射击科目的训练现场。

  2004年,乐怡被上海市公安局选派参加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这之前,他是长宁公安分局特警大队的一名特警队员,警龄两年。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维和警察,乐怡在河北廊坊的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强化培训。

  Nous sommes DSOL,merci pour votre cooperation!(我们是维和警察,正在执行公务,请予配合!)清晨6点,在晨光的辉映下,乐怡和他的队友朗读着法语。处于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以法语为官方语言。每名维和队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英语,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法语词汇和句子,每天早晨的晨读是队员们的必修课。

  除了射击和语言,驾驶也是维和警察的基本功,海地70%为山地,道路状况复杂,没有过硬的驾驶本领,在那里可以说寸步难行。训练场上,一个高5米、呈45°角的“双驼峰”陡坡,是队员们每天驾驶着越野车上上下下无数次的训练课目;几十公里外曲曲折折的天津盘山道,也是维和防暴队拉练的场地,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数十辆印着蓝色“维和”字样的越野车来回穿梭……

  操场上,指挥员变换着各种口令,队员们整齐划一地练习着数十种手势。这又是什么训练呢? 原来,解救人质、重要警卫、物资押运……维和防暴队需要执行许多充满危险性的任务。比如一所房子里有几名人质、几名劫匪?劫匪手上有几支枪、几把刀?执行任务的队员都需要互相沟通,而行动则要求悄无声息、出奇不意,于是手语就成了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失误会直接导致任务的失败,我们对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势从不敢掉以轻心。”乐怡说。

  为期3个月的“魔鬼”训练后,通过体能测试、语言考试和技能考核,2004年10月乐怡和他的队友踏上了远赴海地的征程。

  奔赴前线直面生与死的挑战

  2004年10月17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当地时间下午3点,经过20小时长途飞行跋涉后,乐怡和他的队友们终于走出了飞机机舱。天气真是好极了——一片白晃晃的世界!硕大无朋的太阳扑面而来,肆无忌惮地扫射着,令人无处遁形。汗水一下子就从脑门上、脸上、手臂上,从身体的各个角落流了下来,还未走下飞机舷梯,衣服已完全湿透。营地太阳城离机场仅10分钟车程,短短的一路,透过装着密密防护网的车窗,映入他们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废墟,堆满垃圾的街道,简陋的铁皮房屋,无所事事的人群,充满怀疑的眼神,还有不知在哪个方向突然响起的爆竹般的枪声,这一切无不在表明,这是个满目疮痍与混乱的城市。大家的心变得异常的沉重,这里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纷至沓来的思绪还未和随身行李一起理清,每个人就分发到了第一份东西——保险单。大家手握着这份保险单,一霎间有些茫然。巴顿曾经说过,“一盎司的成功,需付一加仑的鲜血。”现在,这份保单上也一样写得明明白白:十万元一条腿、三十万元一只眼……明码标价,直截了当。联合国在这份保单上提供的保险项目和伤害赔付细则让每个人都感到吃惊。

  队员们围坐在桌旁,盯望着受益人一栏,神态各异,有的在默默地填写,有的在相互议论,还有的就是静静地坐着。一时间,曾经深藏于每人心中的——年迈多病的双亲、身怀有孕的娇妻、嗷嗷待哺的稚儿,还有家门前那条美丽恬静的黄浦江,竟都齐齐地闪现于斯时斯地……

  “嗨,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这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我们还要感谢联合国为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到呢,是不是?”分队长打破了沉默,“别把这事看得那么严重,我们本来就是一名特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随时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现在只不过是把‘为祖国人民’换作‘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已。我相信我们都会没事的,我们是最优秀的!”“哈哈哈——”队员们重新活跃起来,从这时候起,乐怡第一次真正从心理上做好了直面现实危险、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第一次无比真实地感到了他们每个人肩负的使命!

  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中国维和部队的荣光

  “叭,叭,叭……”几声枪响,很近!在午休时光静谧的空气里荡漾开来。“一分队备勤小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电台里传来大队长的声音。话音未落,乐怡和队友们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又是“叭”的一声,距离乐怡只有一米的墙上,一颗子弹呼啸而入。乐怡感觉自己额头上渗出了冷冷的汗珠,第一次感到自己和死亡的距离有多近……

  渐渐枪响远了。这样的袭击已经是第三次了。今天的危险也许就这么过去了,但不知道明天还有什么在等待着他们,横飞的子弹,倒塌的房屋,燃烧的汽车,流淌的鲜血……危险,才刚刚开始。

  2004年12月1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海地访问,当地武装分子制造了大规模的混乱,乐怡和队友们接到了指令,出动两辆装甲车在总统府附近巡逻支援。

  那天,一位来自贝宁的联合国民事警察sammi和乐怡一起巡逻。在前往执勤点的路上,车队的左前方、正前方及右侧突然同时出现连续激烈的枪声,距离很近,他们遭到了袭击。训练有素的队员们迅速将车队形成作战状态。上级命令sammi和乐怡一起下车与在路边隐蔽的海地警察进行沟通。由于Sammi没有穿戴保护装备,他不愿意离开装甲车。情况十分紧急,来不及多想,乐怡脱掉自己的防弹衣和头盔给他,告诉Sammi,“中国警察训练有素,一定能保证你的安全。”乐怡自己却都没有一点防护装备,在密集的枪声中穿越马路,任凭子弹在身边飞来飞去……

  战斗结束了,Sammi对乐怡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由衷敬佩中国警察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在情况这么危急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把保护装备都给了自己。

  在海地维和的日子里,乐怡和队友们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外国警察,几乎每个与他们合作过的外国警察都会说:China FPU,good,乐怡和所有维和的中国警察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直面血与火的洗礼,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在年轻的战场上演绎着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