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04 13:54 | 来源:南方日报 2014-07-04 第A08版 | 查看:6870次
“华南肝胆第一刀”、中山一院梁力建教授:
梁力建正在为患者做手术。被访者供图 |
梁力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年过六旬的他至今仍活跃在临床一线。
同行和患者都说,梁教授不仅手术做得漂亮,待病人好,还是个“发明家”,早年曾发明“梁氏手术拉钩”,申请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前不久新鲜出炉的中山大学“名医榜”上,这个被广大患者和同行赞誉为“华南肝胆第一刀”的教授获评“资深名医”。
发明“梁氏拉钩”,提高手术效率
20世纪80年代,完成一台肝胆外科手术是吃力的活儿。“当时我们用的都是人力拉钩。”梁力建回忆说,“教授做手术时,为了清楚显露手术部位,我和另一个医生就在旁边拉钩,全程不能松手,一台手术下来,拉钩的人累得直冒汗。”
梁力建所说的拉钩是一种为了在手术过程中充分展示手术术野的牵拉器。以前手术全靠人力“拉钩”,非常不便。
有没有可能改进?梁力建上心了。恰巧他到香港学习交流,看到当地医生使用的是澳大利亚医生发明、固定在手术台上的拉钩,节省了不少人力,但价格要数万元,便萌生了回国尝试自制拉钩的想法。
梁力建拍了不少新式拉钩的照片。为了尊重别人的专利,他并不打算直接模仿,而是考虑根据手术需求对该拉钩进行了重新设计,“我打算把拉钩改成我们自己能制造、灵活地固定在手术台上的,比澳洲医生做的工艺更简单、价格低廉、同样是多角度牵拉,借力手术台且大大节省人力。”画好了草图,梁力建找来了医疗器械厂的朋友做好图纸,把拉钩做了出来。
拉钩很快投入使用,效果很好,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同事们因此都称其为“梁氏手术拉钩”。“因为好用,有些基层医院还模仿制造并使用。”梁力建说。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曾发挥巨大作用的“梁氏手术拉钩”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不过,梁力建从未停止创造的脚步,后来仍有不少手术器械组合用“梁氏”打头,大家都知道,这些稍经改良和优化搭配的器械,总能在肝胆外科手术中派上大用场。
改良手术方案,为贫困病人省钱
梁力建年过六旬,从医40余年治疗过无数病人。他说,自己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哪怕是一块钱,我也会尽量为病人节约。”正因如此,梁力建对每个检查都非常慎重,并精心设计手术的每个环节,用药也从不开大处方,且常常这样教导和要求自己的学生。
曾有一位来自海南的年轻人找到了梁力建。他的母亲患有胰头癌,病情危重,千里迢迢来广州求医。梁力建看了病人后认为需要尽快做手术。但整个治疗做下来,花费五万到六万元是少不了的。
年轻人犯难了。他们家境清贫,东拼西凑也只有3万多元。“他一见到我,就给我跪下了,请我救他母亲,我非常同情他,也希望能尽力帮他。”梁力建打算替这个孝子想办法。他根据病人的特殊经济情况,重新改良了手术方案——按照当时的常规,术中许多步骤本是用器械完成的,他都一一改为人力,用普通的器械用品,并亲自操刀,细心操作、避免并发症。
病人出院时,治疗费用不足3万元,小伙子对梁教授千恩万谢,高兴地带着康复的母亲回家调理身体去了。
“科技控”亲自剪辑手术视频
如今,梁力建仍活跃在临床一线。由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他精力充沛,每天按时上、下班,上午8时前就到病房,还要求年轻医生尽量提早15分钟到病房看病人。他每年临床医疗工作时间仍在50周以上,近年年门诊量近1000人次,手术例数平均近200例,而且做的都是特大、特困难的手术。
“几乎天天泡手术室,盒饭都在那吃,不用我说护士都知道给我打什么菜。”梁力建笑着说,“拼”已成为他的习惯,“我毕业于文革时期,学业受到影响,毕业时也就是个‘半成品’,老觉得自己对医学知识的掌握还不充分。”为了弥补差距,年轻时梁力建白天上班,晚上就留在病房学习,研究临床病例,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不仅如此,同事们都说梁力建还是“科技控”,常向人请教如何使用新的IT产品和软件。如今,他图片制作、剪辑软件等都用得“很溜”,连手术视频都是亲自剪辑的。
“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梁力建举了个例子:ALPPS(联合门静脉结扎和肝脏离断分步肝切除术)是近年国外刚刚起步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手术根治晚期肝癌。手术的一大难点,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对病人术后的肝体积进行准确计算,使病人安全接受手术。
“该用什么公式、什么算法才是最准确的?这都需要学习,不能想当然。”于是,梁力建反复翻阅文献,反复模拟,反复实践,终于把这个高难度的手术做得漂漂亮亮,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也因此获益。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刘映映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