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下“红头文件”捐款 (2图)

发布时间:2014-01-09 20:25 | 来源:云南法制报 2008年01月15日 10:31:00 | 查看:3120次

 李一平教育基金会购买的商铺内摆起了“方城阵”

  捐资助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强行分摊捐款任务的话,恐怕就让人很难接受了。这几天,在楚雄州大姚县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当地县委办公室竟然向当地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该县各个部门下发了这么一纸文件。文件规定该县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要全员捐款,并且还按照人员的级别和职称的高低规定了捐款的最低标准。当地一些政府官员向本报反映称:自愿捐款通过一纸文件的下发变成了分摊的任务,让他们实在难以接受。而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文件下发到现在短短的一个月当中通过分摊捐款任务的方式,这个名叫李一平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竟然收到了该县各单位的捐款50多万元,而这样的捐款还将继续下去。在调查中,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教育基金会花了20万元购买用来投资升值的铺面竟然成了“赌窝”。

  当地官员:分摊捐款任务如鲠在喉

  近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楚雄州大姚县当地一行政干部的电话,这名干部在电话中表示,他在单位上是一名科级干部,2007年12月份他接到了单位领导的通知,要求他捐款给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数额不得少于300元。这名干部顿时感到很纳闷,捐款应该是自愿的嘛,怎么还有最低标准呢。而他随后了解到的信息更让他吃惊:不仅领导干部要按最低标准捐款,而且行政机关里的普通科员和办事员也有任务,他们的最低标准是50元。这名干部表示,他们科级干部的工资一个月也就2000多元,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地读大学,一年下来开支不小,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愿意为自己县里的教育贡献一分力量,但是这样以下文件强制分摊的方式,让他如鲠在喉,他希望本报能够关注一下这个事情。1月10日,记者前往大姚县调查此事,很多当地的干部告诉记者,确实有这么一件事,而且个别单位的领导为了尽快完成捐款任务甚至在开会时公开表示,如果不及时捐款的话,他们将从每个干部的工资里直接扣除这笔钱。
  记者调查发现,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当地一些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希望在报道上不要出现他们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记者的采访一时陷入了僵境。1月11日,记者在采访另一新闻时,和大姚县城建局一位姓李的干部聊了起来,这名干部告诉记者他捐了300元。当记者问其是否是自愿捐款时,他说:“这怎么可能,县里有会议精神,要求各单位都要执行,我们怎么敢不执行,否则的话财政局发工资的时候就可能会遇到卡壳!”这名干部说,每年这样那样的捐款他们县里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硬性规定必须完成的任务。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工资是被花在了各种名目的“硬性任务”上。

  记者调查:捐款“气氛”空前高涨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电视一天好几次滚动播出当地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款的数额和名单。1月10日,当地电视台播出了“大姚县各界向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款第三批名单”这些单位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大姚县支行,大姚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大姚县卫生局,大姚县公安局等单位。记者对当晚电视所公布的部分捐款单位进行暗访时发现,电视上所公布的该单位捐款人数和该单位的工作人员人数刚好吻合。这更印证了当地官员所提供的“全员捐款”的说法。

  教育基金会:部分单位工作方法简单

  1月11日,记者找到了李一平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钟开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钟开云的一番自我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他曾是大姚县的原县委书记,退休下来以后便担任起了常务副理事长的工作。他简要向记者介绍了李一平教育基金会的概况:李一平先生曾是大姚一中的创始人,1993年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成立,基金会在成立15年来共收到了350多个单位近万人的捐款,累计金额达73万多元。基金会除了在大姚一中校园内建造了一个李一平先生纪念碑外,先后拿出35万多元奖励大姚县“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大中专初高中在校学生。
  钟开云告诉记者,在收到捐款后,他们有一个原则就是,本金不动利息用来支助贫困学生。但是目前他们深刻感受到,由于基金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每年所得收益逐年减少,无法满足越来越多需要奖励学生之需,这与大家对基金会的殷切希望很不相称,为此在2007年12月5日向县内外各界人士提出倡议希望大家参与捐赠。
  当记者问钟开云当地县委政府是否发过文件,要求全县的广大行政机关,企事业捐款一事,钟开云告诉记者县委确实发过文件,这些单位向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款。记者问其是否听说过,这些单位的官员和普通员工要按照行政级别和职称高低规定最低捐款标准。钟开云说;“听说过,处级领导干部600元以上,科级领导300元以上,科员办事员50元以上……”
  记者问钟开云,这种做法岂不是下达硬性任务,这种做法是否合适?钟开云则表示:“这些捐款完全是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也不排除个别单位领导工作方法过于粗暴和简单,导致部分官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记者问其既然是自愿捐款,为何又限制最低标准呢?钟开云说,这只是县委县政府的一个要求,具体单位是如何操作他并不是很清楚。他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证明他们并不是强制分摊捐款任务。他说有一个县里的干部之前就向基金会捐过款这会他又主动来捐款,基金会坚决不要他捐款,当了解到他家还有两个孩子读书时基金会还拿出钱来帮助这两名孩子。

  一份“硬性”的文件

  1月11日下午,记者找到了大姚县县委宣传部,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余海彪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余海彪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名为《大姚县委办公室大办发(2007)83号》文件。文件主要内容是“中共大姚县委办公室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向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资的通知”文件当中规定,捐资范围为,县乡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包括中央、省、州驻大姚单位),企业单位集体(含民营和个体经济实体)和在岗职工。在捐资标准这一栏内,记者见到:行政机关当中处级(含调研员)领导干部捐款600元以上,科级(含非领导职务)领导干部捐款300元以上,科员、办事员50元以上。在事业单位当中,员工的捐款金额则根据职称的高低来定标准,中级和高级职称人员捐款300元以上,初级职称职工捐款50元以上。而企业当中国有企业单位集体捐款1000元以上,在职职工每人捐款50元以上。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本着自愿原则倡导积极捐资。
  文件规定捐资的期限到1月20日,文件还要求各单位要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县委宣传部:教育大计应得到理解

  大姚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余海彪说,大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教育发展比较薄弱,在为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培养人才方面李一平教育基金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这个基金会已经无法满足当地越来越多需要奖励学生的需求,为此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班子率先带头向这个基金会捐款,并且也下文件要求各级干部职工积极捐款,为教育发展尽一分力。余海彪说制定的这个标准其实不高,因为目前全县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已经上调,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会影响自己的家庭生活,只是少抽两包烟而已。他说之所以要下文件规定捐款最低标准,是因为不排除有个别干部思想觉悟不高不愿意捐款。而另一位自称是姓张的主任告诉说,这其实不叫做摊派,是倡导。
  余海彪最后表示,下发这样的文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是希望发展大姚县教育,大多数干部职工还是愿意捐款的,有极少数人有意见也是正常的。

  新闻延伸:教育基金会购买商铺成“赌窝”

  当地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在他们眼里李一平基金会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他们将一部分捐款用来购买商铺做生意,修建房子对外出租营利。在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县白塔文化广场,广场周边有一排商铺,知情人告诉记者2楼38号一个店名为希色的商铺是李一平教育基金会购买的。从白塔文化广场的售楼部那里记者查实了这间商铺的主人就是这个李一平教育基金会。
  1月10日晚上,记者来到这个广场,记者发现一到晚上这里的麻将桌至少有一两百张,记者暗访期间不断有人上前邀约记者前去打麻将,而他们玩的最低标准为5元,上至几百上千元一把的麻将室还有四五家。而在这家以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名义购买的商铺中,玻璃窗子被厚厚的白纸遮挡住,

(责任编辑:丁军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