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8 18:57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09日第03版 | 查看:745次
勤打拼落地生根 占资源也增能量
汤唯是通过“优才计划”移民香港的内地明星之一。
(本报记者 李炜娜)涉及资源方面的消息,让香港人心里很烦,例如内地人到港抢购奶粉导致断货;内地富豪到港买豪宅炒高楼价;内地孕妇赴港生子以致本地妈妈没有床位……最近,香港在讨论长远房屋策略时,还出现了一种声音——政府应减少内地新来港人士的数目,以确保社会资源足以应付房屋用地的需求。
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日前在出席“2013年新港人爱心家庭选举”颁奖活动上回应说,内地新来港定居人士是香港大家庭成员的一分子,为香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香港人在变
内地居民赴港定居,成为新香港人。开埠百年,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全球瞩目的“东方明珠”,大量的人口及人才来自外来移民。现今香港的永久居民中,大部分都是过去数十年由内地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后裔。“历史上,香港社会对移民一直持欢迎态度。”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杨志强指出,香港是移民社会,可以说,不同时期不断进入香港的这些“新香港人”,正是推动香港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内地居民到香港定居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赴港读书和工作,以及按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赴港定居;第二种则是港人的内地配偶、子女或长者,可持《前往港澳通行证》(俗称单程证)到港居住,单程证每日有150个配额。
香港回归以来,背靠内地的优势日益显现,新港人与香港社会各阶层的交流融合愈发深入。然而,有关内地新移民的争论却没有停息。
内地新移民的构成其实已发生了变化。如林郑月娥所言,新来港人士的学历在过去10年整体有所上升,有14%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他们大部分是自食其力,不依赖社会援助。他们中的佼佼者在香港落地生根,成为融入香港社会的新精英。可是,在香港社会,却又悄然出现了一种看法——在他们看来,内地人的确不再是受人嘲笑的“阿灿”(土气寒酸),但却成了让人心生恐惧的“蝗虫”。
香港人怕什么?
在看待新移民的问题上,香港人究竟在担心什么?
有香港媒体采访了一些香港市民,他们认为新移民侵占了港人的社会资源,包括房屋、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以及工作机会等。对此,有香港媒体发表评论称,这一小部分人的看法,与潜意识里残留下来的对早期新移民的不好印象有关。比方说,早期来港的内地新移民中,“内地新娘”是一个很大比例的群体。受到教育程度及当时政策的限制,她们中不少没有工作,要靠综援生活,处处显得与香港精神相悖离。因此,早期的新移民形象往往与社会包袱、资源侵占者等联系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内地精英来到香港书写人生传奇,他们为何依然是争议所在呢?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保松看来,这与港人身份的焦虑感不无关系。香港地位悄然变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被上海追赶,一个自嘲的新名词“港灿”开始在香港年轻人之间流传……“但是,无论如何,全面与内地切割的主张在香港是几乎没有市场的偏执言论。在讨论内地新移民可能会抢占资源的同时,如何留住自由行内地游客、如何到内地寻找发展机会,同时也成为了近期香港热议的话题。”
正确看待差异
差异的存在,也是出现新香港人争议的客观因素。但认识和化解差异需要时间和智慧。比如之前发生的“吃面事件”。香港明文规定地铁内不能吃东西,内地游客不知情,外来的小妹妹在地铁上吃面,导致吃面与看吃面的恶言升级,最后升级为两地的网络对骂。
早在2007年,时任香港特首的曾荫权曾在施政报告中呼吁港人要做一个“新香港人”,摆脱“小岛”心态,站在整个国家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香港新移民究竟有没有对香港社会造成那么大的冲击?换个心态,也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林郑月娥就指出,少数人认为,因为香港房屋用地不足,所以就提出减少内地来港人数。可事实上,近年香港的出生率偏低,内地新移民也是香港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为补充香港的劳动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中,内地新移民也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难题,包括语言、生活习惯、社交文化等细节问题。每年的“新港人爱心家庭选举”活动,都有动人故事。今年获奖的有:来自草根阶层、身兼两职同时又照顾患病丈夫,但仍然与两个女儿参与义工服务的妈妈;对子女无微不至的患病单亲爸爸……“我们应正面考虑如何协助新来港人士尽展所长,促进香港社会及经济发展,而非将港人的家属拒之门外。”林郑月娥如是说。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