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9 16:45 | 来源: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2013年11月28日04版 | 查看:1623次
26日傍晚,一名七旬老人跌倒在湓浦路路口
一戴眼镜的女孩毫不迟疑上前搀扶
她解开了人们“敢不敢扶”的心结,越来越多的市民抢着帮忙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洪永林/文 特约记者 谢仁山/摄)26日傍晚,在市区湓浦路与交通路路口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名年约7旬的老太太摔倒在地后一时爬不起来,附近的市民和路人没有冷漠,而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上前搀扶,有的掏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此情此景与有些城市发生的老人摔倒后无人上前搀扶相比,我们身边的这一幕,顿时让人备感温馨。热心市民谢先生一边在现场维持秩序,一边用手机记录下了路人帮忙搀扶老人的经过。
昨日上午,谢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当天傍晚,谢先生经过湓浦路与交通路连接的十字路口时发现,一名老太太倒在路边,左额头磕破了皮在流血,旁边则是一把比较破旧的椅子。老人虽然倒在地上,但是显然意识还比较清楚,几次想用手扶着椅子爬起来,却力不从心。当时该十字路口熙熙攘攘不停有行人路过,突发的一幕把大家惊呆了,谢先生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招呼附近的市民救人,同时拨打医院的急救电话。这时他发现,一名戴眼镜学生模样的女孩正在焦急地拨打急救电话,电话接通后,她快速说明情况和事发的地点,放下手机后又连忙上前将老人搀扶起来,只见她用两只手搀着老人的两只胳膊,老人依托旁边的椅子半蹲半站地在喘气歇息。这时赶到现场的市民越来越多,同时也有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不久,110警车和120急救车几乎同时赶到了现场。围观的市民当中,几位热心的市民也向老人伸出了搀扶之手,有的扶住老人的头部,有的搀扶住老人的身体,老人随身的一个布袋子掉落在地,一名女子帮忙照看,而谢先生则赶紧临时疏导交通,引导120急救车到现场施救。老人被紧急送往附近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西院急救科。昨日,记者从该院了解到,老人身体并无大碍,经医生检查确定安全后当晚就已经出院回家了。
相关链接
10月30日,广东汕头俩学生扶起摔倒老人,并送其回家,但老人却要求两人赔偿。之后,学生把事情发上网并报警。经近半个月的调查,11月14日,老人承认一时糊涂,登门致歉。(据中国之声报道)
6月15日,四川达州城区正南花园附近,65岁的蒋婆婆摔倒在地,造成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共花去医疗费、护理费等2万余元。蒋婆婆摔倒后,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表示,3个孩子当时是去搀扶老人,却被诬陷。蒋婆婆则称是小孩将自己撞倒。(据《华西都市报》报道)
11月25日7点多,浙江省金华市区后城里街和迪耳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老人突然一个踉跄,脸朝下摔倒在地,伤势不明。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中新网11月26日)
评论
“扶一把”扶出社会正能量
徐剑锋
附近的市民和路人没有冷漠,而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上前搀扶,有的掏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热心市民谢先生一边在现场维持秩序,一边用手机记录下了路人帮忙搀扶老人的经过。众路人齐心救助的“正能量”在这一刻被“被凝固”,我们要为这些好心人的见义勇为鼓掌喝彩!
现代社会里,我们并不缺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信守信等凡人善举,但“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也曾让人忧虑重重。一段时间以来,“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刺痛着我们的心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市众路人搀扶7旬老太,这恰是当下最为稀缺的“道德资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让人从灵魂深处得以深刻反省,弘扬真善美,荡涤假恶丑。尤其是在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时刻,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让我们每一个人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看得更重、抓得更紧、做得更好。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并不冷漠无情,也不缺少见义勇为的良善,但正义的观念只有在良性的社会土壤中,才能真正地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民众一念之间“习惯成自然”的向善本能。众路人扶起老人的那一刻,也扶起良心,更扶起了彼此之间的友爱和信任。我们为路人帮忙搀扶老人所感动,“扶一把”扶出社会正能量,多一分善举就多一份社会和谐。从这些好心人身上最应该汲取的,是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更好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和实际行动中:在他人遇到麻烦、困难的时候,主动热情地尽己所能,帮助解决;在看到社会丑恶现象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不断地锻造自己做人的操守、助人的品格,树立道德标尺,弘扬社会新风,从而让一个个最平凡的道德实践,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价值体现和精神坐标。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