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13 08:45 | 来源:新华网 2011年12月03日 08:44:31 | 查看:870次
新华网沈阳12月3日电(记者 于力)记者近日在抚顺采访时了解到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普通妇女王芳琪,1986年将一个无依无靠的80岁老人接回家中,一伺候就是20年,直到老人101岁去世。如今,王芳琪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尊称她为“百姓雷锋”。 她给孩子们立规矩:“我叫老娘,你们叫姥姥” 1986年,家住抚顺市福民街千金路南的80岁的郑梅清,膝下无儿无女,老伴突然去世,一下子生活没了着落,邻居王芳琪去老人家探望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裹着一床破被蜷缩在墙角,落满灰尘的碗筷和冰冷的炉灶…… 当时王芳琪是抚顺酒厂的一个普通干部,家里也并不富裕。“我要把老人接到咱家照顾她。”王芳琪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得到的是反对和不理解:“现在家里生活都挺困难的,还要养活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你养得起吗?”“这八十往九十上数的人,你接得了,放得下吗?”面对一片反对声,王芳琪就是一句话:“我不能不管。” 把老人接到家后,王芳琪给孩子们立下一条家规:“我叫老娘,你们叫姥姥。”王芳琪的小女婿回忆说:“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听说过姥姥不是亲的,看到全家人都对姥姥那么好,压根就没往别处想。”后来王芳琪已上中学的孙女、外孙女都不知道“太姥”是“捡”来的。 20年坚持半夜给“老娘”做夜宵 平日里,王芳琪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对“捡”来的老娘却舍得,老人爱吃的冰糖、麻花和核桃酥总不会断顿。在王芳琪的照顾下,老人一日四餐很有规律,早餐是两个鸡蛋冲水喝,小半夜要吃点热乎的汤面或鸡蛋糕,她20年坚持每天起夜给老娘做夜宵。 都说人越老,越像老小孩。此话在郑梅清老人身上一点不假。郑梅清不吃别人做的饭,一定要吃王芳琪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王芳琪的依赖越来越强,连睡觉都得与王芳琪一张床。有一次老人生病,不肯打针吃药,王芳琪就在老人的床前劝了一个多小时,急得眼泪都淌了下来,老人被她打动了,含着眼泪对她说:“我的好闺女,你怎么对我这么孝顺啊!” 郑梅清是王芳琪“捡”来的老娘这一事实公开后,按照居家养老政策,老人可以送到敬老院。为此,王芳琪专程到敬老院考察。后来,考虑到老人的古怪脾气和生活习惯,看到老人不舍的眼神,王芳琪还是决定让老人留在自己的身边。 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她宁可带着老娘打游击 1993年,王芳琪的老伴走了,她既要用微薄的工资供儿女的学习生活,还要赡养体弱多病的老人。不少好心人劝王芳琪再嫁,王芳琪总要提出先决条件:“带着老娘出嫁,否则不予考虑”。结果求婚者都打了退堂鼓。 让王芳琪最感艰难的是1997年,先是她退休收入更少了,接着是儿子下岗后,由于郁闷得了精神病,她只好领着老娘到两个女儿家轮流住。时间一长看到都是下岗工人的女儿、女婿生活也艰难,要强的王芳琪不忍心拖累女儿,带着老娘四处辗转。这期间,有好心人主动以低价租给她们房子住,街道、社区积极为她们联系租房。2005年冬天,看到岳母和姥姥租住的房子没有暖气,大女婿主动提出与两位老人交换住处。“没有女儿、女婿的支持,我坚持不到今天。”这是王芳琪的一句感慨。 为了照顾好这个“捡”来的老娘,王芳琪的孩子也付出很多,大女儿经常帮母亲洗洗涮涮,搀扶老人遛弯,陪老人聊天。王芳琪的两个女婿也受到岳母的感染,都帮着岳母照顾老人。 2006年是令王芳琪难忘的一年,7月25日,多病的儿子离世,一个月后,8月26日,忍着丧子的悲痛,王芳琪为老娘过百岁生日,她特意为老娘买了一套红色的唐装。 两个月后,当年10月28日郑梅清老人在王芳琪家中去世,临终前她拽住王芳琪的手说:“闺女,这些年你为我这孤老婆子吃了多少苦啊!”王芳琪含着泪说:“老娘,既然当初我能把您接进咱家,就是要养活您一辈子。” (责任编辑:孟祥萍)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