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将门之花——记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上)(图)

发布时间:2008-11-17 08:00 | 来源:腾讯网 2008年07月02日22:08 | 查看:2393次

冯理达

  人物小传:

  冯理达,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专业技术2级),1925年11月出生,1973年3月入伍,1975年12月入党,2008年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她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获前苏联列宁格勒医学免疫副博士学位。生前曾任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委和第七、九、十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先后兼任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顾问、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花开花落总是情

  在海军总医院冯理达事迹展厅里,浓缩了冯理达的一生,那些发黄的资料、照片和书籍、用旧的仪器药箱无不散发着故人气息,诉说着她典雅、高尚、不平凡的一生。

  喜欢留齐耳或者齐肩的头发,目光总是明亮而有神,满含希望,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幸福而热烈,当你不经意看见她时,会感觉世界仿佛在围着她旋转……

  走近民族英雄的女儿

  走进冯理达那间简单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冯玉祥的大幅海报式照片,身为这位令人景仰的民族英雄的女儿,冯理达见证了父亲的革命历程以及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于父亲,她有着无法形容的怀念之情。从父亲那里,她也继承了那种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定的信念追求。

  “坐小凳,赛谁美,孩子叫妈梳头发。评一评,论一论,真正美的是理达。”从冯玉祥写给小理达的这首诗中,足以看出他多么喜爱这个女儿。

  冯理达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南征北战辗转了很多地方,经历过不少生死磨难。小时候的她在父亲的管教下习文练武,每周要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每天要在院子里耍大刀,冬天也不例外。从五六岁开始她就给卫兵洗袜子,还负责给父亲当“传令兵”。父亲常对她说,“要自强,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

  1946年,冯理达随父母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学院生物系读书,另外还与男友罗元铮一起轮流为冯玉祥开车,兼任冯玉祥的警卫、秘书、翻译和勤务。

  1948年9月,冯玉祥应邀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临行前,父亲对冯理达说:“留美还是回国,你自己选择。”冯理达毅然放弃了美国更优越的条件,跟随父亲回国。回国途中冯玉祥与小妹不幸遇难,这给冯理达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

  1949年,冯理达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她被分配到列宁格勒医学院,攻读免疫学。在那里冯理达利用针灸与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将当时苏联流行的白喉病发病率降为零。

  在苏联,她还用针炙治愈了一个名叫娜塔莎的12岁女孩全身麻痹的病。小娜塔莎在写给冯理达的信中这样说:“您是伟大中国的女儿,我很高兴您的到来,对于我,您就像太阳,对于我,您就像空气。我深信,您为我打开了生命的大门……”

  1958年,她谢绝了苏联的真诚挽留,回到了祖国,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1972年,她来到了海军总医院。

  像父亲一样,冯理达热爱自己的祖国,她经常应邀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也曾有国外研究机构高薪挽留她,她总是这样回答:“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

  在当政协委员的20年间,冯理达经常深入农村、学校、厂矿、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先后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撰写提案155项,内容涉及三农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弘扬中医药文化和关注青少年教育等问题。

  最感动那份执著

  一行行清秀的蝇头小楷,写在宣纸上,裱成一幅幅长卷,装在专门订做的古香古色的小木盒里,这是冯理达抄写的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的原文。在这些资料的旁边,还有她100多万字的党的理论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她看过的那些党的理论书籍,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批注。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是党的女儿,人民的女儿,老百姓的女儿,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甘愿奉献一切。”

  早在1949年赴苏留学时,冯理达就及时向时任驻苏大使的王稼祥提出入党要求。但后来由于文革影响,直到她1975年12月23日入党,她整整递交了26年的入党申请书。

  “那天,我看到她非常高兴,嘴里还哼着歌,就问她什么事这么高兴。她说,我入党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海军总医院原传染科护士李永妹回忆说。

  “她的党性观念特别强,虽然身为医院的老领导,资历又那么老,但她坚持向组织汇报思想。不论是个人有事,或者是她参加完政协、接待外宾等重要活动回来,或者是近期有什么新书出版,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她都要亲自到我办公室来汇报。”海军总医院原政委陈南昌说。

  除了坚持履行向党组织汇报的制度,经常出国讲学的她回国后还将国外给她的讲课费以及赠送的器材设备等全部交给医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许多媒体报道了她这种无私的行为。据统计,她先后向组织上交国外讲学所得的现金超过180万元人民币。

  冯理达从各方面都力求达到党对一个党员的最高要求,她先后1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支部书记,她珍惜这荣誉,在她心目中,这是党给她的最好的肯定。

  毕生未曾敢息肩

  这面用蓝色水笔写在白色小板上的时间表,是冯理达住院前一周的工作安排。除了周六,每天都有会议或者约定,甚至在1月11日住院后,她还安排了工作。她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说,即使没有工作,她每天也要坚持学习做笔记。在她的日记中有这样一篇:“2001年7月11日,星期三,三十九度六,太热,继续学习体会。”

  在展厅里还有几个黑色的大文件夹,这是在抗击“非典”期间,她加班加点收集整理出的5本1200万字4447条疫情资料,并寄给了一线医护人员。“当时姑姑是通过比较原始的方式辛苦地整理出来的,非常不容易。”冯理达的侄儿冯丹宇说。

  她的医学研究道路并不平坦。1959年回国之初,冯理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工作。她在传染性疾病调查与防治工作中履职尽责,足迹遍及广东、广西、湖北和浙江等地,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免疫学打下了基础。

  1978年,已经53岁的冯理达在海军总医院创建了免疫室。“刚开始创业环境非常艰苦,但她却总是笑着面对一切,顶风冒雨走大街串小巷去联系科研课题,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实验室苦干。”当时只有20岁的冯理达的同事李玉敏告诉记者。

  “我跟她一起工作将近30年,印象里她没有休息过,每次我去了,她已早早到了,我走的时候她还没走。”李玉敏说。

  经过多年努力,她在中国免疫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她还受邀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瑞士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晚年时的冯理达还写了六本融会了中国文化、古典医学的《健康健美长寿学》。

  冯理达常提到父亲给他们的遗嘱:“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她勤奋好学、自强自立的习惯也是在父亲身边时就养成的。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在临终的前几天,她还要求工作人员为她读报。

  “八十春秋一瞬间,岁月沧桑未等闲。少小即怀报国志,毕生几曾敢息肩。”她在《八十抒怀》中的几句诗诠释了她甘于奉献的一生。(记者 刘宏)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