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0 07:47 | 来源:国际在线 2012年11月18日09:46 | 查看:1503次
作为院长,丁玉龙经常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
丁玉龙得自己当锅炉工。
建在山腰的养老院又名“玉龙山庄”。
丁玉龙和院内部分老人合影,后排左侧两人为丁玉龙夫妇。
掏空家底的煤老板和他免费赡养的老人们
攒下三千万回村办养老院 存两千万用利息维持运转
身家三千万元,若在煤老板圈里搞个富豪榜,丁玉龙还排不上号。
2009年,53岁的丁玉龙回到了穷山沟故乡——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镇郝季沟村,他发愿要盖起一座养老院。一年后,眼看着推土机把山挖平,楼房竖起,村里的老人不敢相信,这房子是盖给他们的,“你说玉龙图啥?这么干傻不傻?”
丁玉龙许下的诺言一一兑现。如今,村里50位65岁以上的老人都已入住养老院,开始安享晚年。
壮举
攒下三千万回乡做慈善
郝季沟位于燕山脚下。村庄地势最高处的建筑,是2010年建成的玉龙山庄老年公寓。从公寓出来,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村口。路两侧的山沟里,散落着135户人家。
说起丁玉龙的父亲丁凤仁,村里的老人不由叹气:“过去,他们是沟里最穷的家庭。”1960年,全国闹饥馑,丁凤仁饿着肚子回家,缸里找不出米粒,遂跑去黑龙江七台河的煤矿谋生。三年后,7岁的丁玉龙,跟随母亲背井离乡,投奔东北。
闯关东的艰苦拼打,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丁玉龙记得,刚到矿上时,家里住的还赶不上老家的农村,“屋里漏风,晚上呜呜直叫,一床被子得三个人横着盖,饭桌就拿火药箱子充数。”渐渐地,家里也开始吃上肉。初中毕业后,丁玉龙下井当了一名挖煤工人。到19岁时,他学会测量技术,成了技术工,一干就是18年。
做生意为日后成为煤老板打下了基础。丁玉龙回忆,1988年,一家人开始倒腾冰激凌,之后开了小卖部。到1996年,家里攒下几万元家底,他用这笔资金起步,开始承包煤矿井口。他自视命好,“别人承包赚不了钱的矿,我承包了就能赚。”
什么叫幸福,丁玉龙认为,“达到你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它能实践就是幸福”。当2009年,全国掀起关闭小煤矿的整顿高潮,丁玉龙的煤老板生涯也走到尽头。此时,他已积累三千多万元的身家。也就是在这年,丁玉龙决定回到故乡郝季沟,盖一座免费的养老院,把村里的老人都接来赡养。
触发丁玉龙盖养老院动机的,是2009年的回乡经历。那年春节,他和父亲回到郝季沟,在经过山梁时,一户村民家传出儿女和老人大声争吵的声音。而这样的争吵,在村里非常普遍。重新打量故乡,丁玉龙发现,除了解决温饱问题,村民的日子和几十年前并无二致,取暖还是靠烧柴火,“老人生活不幸福,这都是贫穷害的”。
变化
从前说他傻后来翘指夸
丁玉龙说,萌生盖养老院的想法后,他得到父亲的支持。“父亲年纪大了,总惦记家乡的老哥儿们,怕他们过得不好。”但妻子李莉起初并不赞同。李莉回忆,在七台河的家里,丁玉龙开始画图纸,还拿给她看,“我把图纸都扔了。跟没钱的比,咱是有点钱,跟有钱的比,咱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不过,跟随丈夫回家乡看得多了,她的心也就软了,“家乡的人都很善良。”她说。
2009年10月,郝季沟的一处荒坡上,推土机铲出一块7亩大的平地,丁玉龙开始盖养老院。消息传开来,人们都不大相信他真搞慈善。“以前,只听说玉龙在东北搞煤矿。他有多少家底,我们真不知道。”村里73岁的老人袁希忠说,大伙儿只寻思着:盖一个养老院,还要免费养老人,这得花多少钱?
“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我傻,有的说我是不是图啥?”丁玉龙说,他干脆请来了寿星坐镇——这是一尊2米多高的雕塑,花费6万元,如今矗立在养老院的小公园内,“办医院的塑白求恩,军队里塑雷锋。塑寿星不办养老院,你说我办的什么?”
2010年,打理完东北的所有生意后,丁玉龙举家回到郝季沟,专职当起养老院的院长。同年11月4日,养老院正式投入使用,首批43位70岁以上的老人搬入了养老院。今年重阳节,第二批老人入住。截至目前,养老院共有50位老人,其中有20对是夫妻。
“这人不赖,就连我们村的都翘大拇指。”11月12日,记者去郝季沟采访,带路的邻村村民郭玉生说,镇上比他有钱的人也有,但舍得出钱养那么多老人,“别人办不到。”
“我用去一生的积蓄,一生的辛苦,一生的奋斗奉献,来郝季沟村办这免费养老院,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图什么,我说,一我不图高官厚禄,二有钱我给大家花,什么也不为,就为家乡老人能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老人一生在这穷山沟太辛苦了,应该过点舒心的日子了。”丁玉龙在日记中写道。
运转
存下两千万开支靠利息
第一天搬进养老院的时候,袁希忠夫妇甚至不认识丁玉龙。“以前他回老家,也没来串过门。看着那个面善的,呵呵笑的,问别人是不是,嚯,还就是他。”
这座背靠大山的养老院,是一栋3层的灰色长楼。里面设有卫生所、餐厅、娱乐室和图书室等。整栋楼采用地暖,在室温20℃多的房间内,安放着大衣柜、床、液晶电视,且有独立的卫生间。
“住着舒服,就跟宾馆一样,还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回忆刚入住时的感受,袁希忠感慨,“我们真是赶上了。”
袁希忠的儿子称赞,丁玉龙确实做了件大好事,把养老院建在了家门口。“真是把别人父母当自己父母养,我们都很放心。村里年轻人的负担也减轻了。”
丁玉龙介绍,养老院的老人目前采用人性化管理。“吃饭在这吃,睡在这里睡。有老人还舍不得家里的地。平时想种地的,白天可以出去。秋收的时候,孩子回村里的,也可以放假回家团聚。”
为了维持养老院的长久运转,丁玉龙在账上存了2000万元。“一年利息60多万,足够维持20多年。”
因为建了免费养老院,丁玉龙还被评上2011年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不过,在出名之后,丁玉龙的烦恼紧跟而来。在2月份的一则日记中,他写道,有多家媒体联系他采访,但都声明要收费,被他拒绝。
丁玉龙的父亲今年正月去世。他把父亲葬在养老院的后山。“我母亲的坟在东北,父亲临终的时候,说不走了。我知道他啥意思,好事要做到底,他想瞧着我把养老院办下去。”
“我现在就像驾驶着一部载客车,围着很远的路小心地行走着。转一圈就是一年。人们随时都上车,也有下车的。我在一圈圈走着,终有一日我可能下车。希望有一个好司机把我的方向盘接过去,继续向前行走。接好送好一代代老人们。这就是我一生的最大心愿。”丁玉龙在今年6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
□对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
京华时报:平时听别人称你是煤老板,你是什么感受?你觉得煤老板形象怎么样?
丁玉龙:我过去是小煤矿的合伙人,也算是煤老板吧,但原来不大认可这个身份。煤老板在社会上的声誉不大好,大家都只关注他们买豪车,买房产,仇富的心理太强。其实,煤老板吃苦出来的多,做好事捐款的也不少。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起来干吗,也要把钱给大家花,不能光自己用。我这样做,也希望为他们多做点公益的事。
京华时报:砸钱办免费的养老院,不怕人说你露富,出风头?
丁玉龙:这个早想到了。刚盖的时候,有村民说,盖这个图啥,有什么目的?说到底,我不图官禄,不图钱,就是让老人到晚年能幸福。我自己踏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让后人去评论对与错。
京华时报:你爱人说,你把家里积蓄拿出来,开始她并不同意。你怎么劝她的?
丁玉龙:她不是太同意,被我欺骗了一大把(看着爱人李莉,大笑)。开始,她把我画的养老院的图纸都扔了。吃喝嫖赌抽,我这人除了会抽烟,前四样我都不会。我跟爱人关系好,有时一件坏事,吵吵就吵没了,吵成了好事。后来我跟她说,我也不耍钱,你就当我耍钱输了得了(李莉插话:他人老实,我一辈子不受气也就在这。他让我当好人,要修心,别光口头说,得有实际行动。)
京华时报:有人做慈善是直接捐钱。盖养老院,前前后后要处理一大摊事,你有没想过:把钱捐给村里的老人更省事?
丁玉龙:想过。一家给个几万,老人可能会舍不得花。会把钱留给孩子买车,在外面买房。老人都舍不得这块土地,他们留在村里,会继续孤独。
京华时报:你也说道,家乡的老人孤独,主要是贫困造成的。有没有想过办企业来改变家乡的穷面貌?
丁玉龙:没这样的想法。回家乡之后,啥买卖也没做,就是一心伺候老人。除了存给养老院的两千万元我也没别的钱。要是办企业的话,肯定得挪用这笔钱,万一办亏了,这笔钱就没了。所以说什么我也不会用。该收手时就收手,差不多就得了。
京华时报:不打算把钱留给儿孙?自己养老怎么办?
丁玉龙:我是初中毕业。我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儿子的起点比我高。我都能赚到这些钱,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应该能青出于蓝,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闯,自己创造财富。如果不让他们努力,坐享其成,他们会成为社会的蛀虫。至于我和我爱人,将来也就住这养老院了。
(原标题:煤老板投三千万回乡建养老院 免费赡养全村老人)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