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9-15 13:33 |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2012年01月06日 04:36 | 查看:2911次
教室窗外,张景兰悄悄注视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
老人孩子为她落下“倾城之泪”
商报记者见证张景兰绩溪之行,老汉说“她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人”
得知张主席又要来送钱给孩子,绩溪县临溪镇雄路村的陈大苟老汉赶紧把家里打扫干净,将米糖、炒花生、葡萄干等过年吃的零食全捧出来堆到食盒里。张景兰下车时,因过度劳累脚步有些蹒跚,老汉眼眶红了。是张景兰资助他的孙子陈昭从中学读到大专。
清早不到5点,张景兰就爬起来。她珍惜在绩溪的每分每秒。在那里,孩子们离她最近。
怕孩子们心疼,去绩溪前特意染黑白发
2011年12月29日,是每年一度去绩溪看望孩子们的日子。怕孩子们看到自己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样子心疼,张景兰头一天特意到理发店将白发染黑,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理发店老板知道她的事迹,坚持只收10块钱。
老人笃信“君子不图报”,不让记者报道自己。其实内心里,她是个特别懂感恩的人。去年12月底,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从记者口中知道了张景兰的事迹后,主动提出要为此次绩溪之行提供车辆和司机,不让老人再去挤火车受累,并提供了大量五谷禅食、绿豆汤等营养早餐,送给绩溪孩子们。得知杨燕的善举后,老人立即在统计爱心队伍的名录上加注了燕之坊公司。“要让孩子们知道,不只是我和我们人大机关,社会上还有很多好人在关心着他们。 ”
蔡金捷通过张景兰资助的2个孩子都在绩溪。以前服役期间一直没空去看他们,现在退伍了,无论如何也要抽时间去看望一下。 12月29日早上7点,记者乘坐的燕之坊公司车辆到达省人大门口,2人已经在路边等着了。张景兰刻意打扮之后显得年轻了些,但穿得还是很单薄,在寒风中冻得发抖。她仍背着跟了自己近20年、缝满11处补丁的旧挎包。地上还放了一个同样很旧的行李箱,里面装的都是收来洗干净送给孩子们的旧衣服。
从镇上步行到村里,挨家挨户找孩子
一路上,张景兰捧着孩子们的相册,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每一个孩子的故事。“这是汪黄宁,在东山中学复读,人长得很漂亮。”“这是章澜,在绩溪中学,小姑娘个高脚大,我去年带给她的鞋她都穿不上。昨天我特意去市场上,给她买了双41码的鞋。”“这是胡旺望,在板桥中学读书,很聪明,今天下午就能见到她……”
绩溪县妇联及人大专门抽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导引。第一站是临溪镇雄路村。3年前,由省人大挂职到该村当书记的邓中平偶然对张景兰提起,该村有两户学童家境非常困难。第二年,张景兰去绩溪时,主动打电话给邓中平,让他带自己去那两户困难孩子家。不巧的是,邓中平因老母亲做手术去了外地,只能提供给她两个孩子的姓名。张景兰从临溪镇步行到雄路村,挨家挨户找到这两个孩子家。
去陈昭家时,孩子不在,张景兰将钱和燕之坊的营养早餐交给其爷爷陈大苟。 70多岁的老人泪如雨下,哭得像个孩子,抓着记者的手,“她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人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写她。 ”
女孩扑进“奶奶”怀里,心疼地哭了
汪黄宁是绩溪县东山中学补习班学生,家境困难。从她小学6年级起,张景兰就每年资助她,不仅学杂费,连新年穿的衣服、上学背的书包都是老人给她买的。她一直喊张景兰“奶奶”,每年给她写信。
记者一行赶到东山中学时,孩子正在上课。校长准备把她喊出来和奶奶见面,张景兰连忙阻止,“别耽误孩子上课。”就这样,大家在教务处等了一节课。课间休息时,汪黄宁来到办公室,一眼看到张奶奶,小跑着扑到张景兰怀里。
张景兰摩挲着孩子的头发,问她学习累不累,衣服暖不暖。记者偷偷告诉汪黄宁张景兰的近况。知道奶奶的黑头发是染的,每顿饭只吃3个馒头,退休了还到处拾废品后,本来挺开心的汪黄宁眼睛红了,继而,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流了下来。看到孩子心疼自己,张景兰也哭了。
得知张景兰靠捡破烂捐助自己,汪黄宁哭了
借钱也不愿落下一个贫困孩子
为了资助孩子,张景兰与母亲商量每年减少几百元赡养费
绩溪之行的第二天,老人5点钟就起床,去学校看光荣榜。看到被资助孩子章澜的名字在列后,高兴得脸上都泛起了红光。张景兰此次绩溪行,又用自己拾荒的钱,新资助了6个孩子,甚至当钱超出预算时,她还私下里找身边熟人借。两天时间里,绩溪当地妇联、人大有关人员特意准备了饭菜,但看着一桌子的菜,老人很少动筷头,肉更是很少吃。别人以为她只是不爱吃肉,不料老人说漏了嘴。
5点起床去看学校光荣榜
29日马不停蹄地到东山中学看完汪黄宁后,一行人又赶到地处大山深处的板桥中学。 10多年来,张景兰通过直接资助或发动别人资助,共帮助过60多名该校学生。其中很多都考上了浙大、武大、南开等名校。剩余在读的几个孩子看到张奶奶过来,都开心极了,张景兰将捐赠款和燕之坊营养早餐送给他们后,孩子们硬拉着张景兰不让她走。
30日清晨5点,天还是黑的,张景兰又一个人从旅馆床上爬起来,走去附近的绩溪中学,到该校光荣榜上找自己资助孩子的姓名,这已成老人每年绩溪行的必修课。在学校的光荣榜上,张景兰找到了章澜的名字,回来后高兴得脸泛红光。不比任何一个为亲生子女高兴的母亲逊色。
资助孩子钱不够私下借
此次绩溪之行,张景兰不光要看望自己或身边好人已资助过的孩子,她还带上了自己2011年卖废品的所得,以及省人大老同事委托自己捐的钱,合在一起准备再共同资助几个孩子。 29日下午,在板桥中学,老人让校长推荐2名家境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但校长在校内3个最贫困的孩子中,选来选去都不知道该撇下谁,就将3个孩子都带到了张景兰面前。本来,这些自己和老同事的“份子钱”,将平均用到当地几所中学,板桥中学只有2个指标。但看到3个孩子都过来了,张景兰也不舍得撇下任何一个,赶紧将蔡金捷拉到一边,悄声跟他商量,能否让他先资助其中一个,回头再把钱还给他。就这样,3个孩子一个也没落下。
绩溪县伏岭中学有个叫章锡祥的初一学生,已经18岁了,有轻度弱智,行动不便,走路容易摔跤。其母离家出走多年,父亲年前又死于意外。奶奶不让其上学,为了读书,他坚持每天从很远的家走到学校,一年四季摔得浑身青肿。从校长章文丰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景兰难受极了。但自己当时带去的钱不够了,没办法现场资助他。回来的路上,老人一路为章锡祥担忧。
回合肥后第二天,记者接到张景兰电话,“我昨晚打电话给我母亲了,和她商量了一下。母亲说我每年少寄几百块钱赡养费,孩子的钱就能省出来。明年去绩溪时,我要资助这个孩子。 ”电话那头的张景兰坚定地表示。
不吃肉是怕“惯坏”嘴
张景兰的行为感动了绩溪县人大、妇联等部门人员。他们知道老人为了这些孩子,平时在家一顿只吃3个馒头,从来不舍得吃菜,都特别心疼。趁此次绩溪之行,上述单位的对接人员,自掏腰包,事先订好饭店,做好一桌饭菜。 (临时提议去饭店吃老人不答应)
两天内一共吃了3顿饭,每顿饭席上,绩溪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姚少华、县妇联副主席陈腊玉等人,都不停地夹菜往老人碗里放。可老人吃得很少,整个饭席上都几乎不动筷头,只是在那里不停地说着孩子们的事,看着其他人吃。有时被边上人催急了,老人就拿起筷子,夹几根素菜放进嘴里。身边人给她夹的鱼肉荤菜,老人几乎动都没动。
席上,有人开玩笑,“这老太婆,吃的太少了。口味真怪。”私下聊天时,记者问张景兰为什么不吃肉。老人未多想就脱口而出,“肉吃多了,这嘴巴就讲究了。以后再吃不惯……”话未说完,老人似乎觉得不妥,又将后面的话收了回去。谁都知道,老人想说的是肉吃多了,以后就吃不惯顿顿大馍咸菜了。
张景兰与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
“我一辈子没成家,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除了还债和赡养母亲,退休后张景兰的心血都花在受助学生们身上
张景兰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绩溪的那250多个孩子。身边的人也一直都在牵挂着她。事实上,自从张景兰2008年退休后,就有人劝体弱多病的她放下手头的担子,将爱心捐助的继任工作,交给下一任机关工会主席。但张景兰一直卸不下肩头的担子,她真心舍不得那些孩子。如果没了这些孩子,她感觉生活如被掏空一般。
不听劝坚持捡废品 只想多帮些孩子
“其实我为这些孩子做得还是太少了。”张景兰说,现在她每个月退休金拿到手近4000块钱,买房子时钱都是找别人借的,现在每个月要还2500元的债务,此外她每个月还会寄1000块钱给她88岁的老母亲,管生活费和应急用,剩下都没有多少钱能资助孩子了。“还好老母亲特别理解我,每个月都将生活费省下来寄回给我,这些钱我自己用不上,就继续资助孩子。 ”
“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所以有人说我一个处级干部,犯不着去捡废品,我听不进去。我觉得靠这个,我起码一年能多资助几个孩子,能给孩子多买几套衣服,又不费什么事,干吗不去做呢?君子不图报,我不想出名,不想孩子们长大后要报答我,只希望他们成才后,也能为其他人多做些好事。 ”
拖着虚弱身体前行 谁劝她也不愿停
身边的人深知,老人家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又不好,万一身体出现状况,没有人能在身边照顾。张景兰有高血糖的老毛病,随着年纪渐大,腿脚有时也不太听使唤。大家都劝她把爱心行动交给下一任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进行,后者也曾主动要求,但她就是不愿卸下担子。
“我一辈子没成家,无儿无女,这些孩子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想看着他们学习、成长、成才。我想每年都去绩溪看看他们,听他们说说话。 ”张景兰说,她从未觉得苦,如果把这些孩子从她每天的忙碌中抽去,她反而会觉得生活被掏空了。
反响
商报读者愿零利润收购她的废品
张景兰的事迹经商报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打来电话,表达对张景兰的钦佩和敬仰。姚先生是省城南七附近一家大型废品收购站的负责人,昨天上午致电商报说,他对张景兰的行为非常钦佩。姚先生称,自己虽然财力有限,但也想像张景兰一样,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些奉献。
经过和家人商量之后,姚先生做出了一个决定:以不低于转售价的价格,全部买下张景兰拾来的各种废品,保证自己不从中谋利。这样,张景兰通过拾废品这项行动,也能更多地创造一些效益,更好地去帮助绩溪的那些贫困孩子。
有人说我一个处级干部,犯不着去捡废品,我听不进去。我觉得靠这个,我起码一年能多资助几个孩子,又不费什么事,干吗不去做呢?我不想出名,不想孩子们长大后报答我,只希望他们成才后,也能为其他人多做些好事。
——张景兰
熟人说
“说实话,在见到张阿姨,看到她家的样子之前,我很难想象,一个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一个正处级干部,自己的生活会如此拮据。她真的是把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爱心,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些贫困孩子。 ”
——武警合肥市支队警通中队原士官 蔡金捷
“张主席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次我骑自行车时,在路边碰巧和她遇到后,和她说起了我挂职的绩溪县临溪镇雄路村,有两个孩子家庭特别贫困,亟需资助。后来,我自己都想不起来这件事,结果第二年她再来绩溪时,主动找到我,要求捐助这两个孩子。当时我还不在雄路村,她是自己从镇上走到雄路村,去找到这两户人家进行捐助的。 ”
——绩溪县临溪镇雄路村 选派干部 邓中平
“张奶奶,我已顺利考上了南开大学。前几天高考成绩没下来,一直没敢给你写信,就怕万一没考上大学,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我今年秋天就要去天津读书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没有听你的话,真跑去广东打工了,我的今天会是怎样?张奶奶,我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受到你的鼓舞。奶奶,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绩溪中学受助学生 邵光达(记者 齐美义/文 周梅/摄)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