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涌现720多名道德模范 道德建设青县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2-03-21 07:53 | 来源:长城网 2011-12-24 08:52 | 查看:2261次

  这是一名尽心的民政职工——她担任敬老院院长23年,从不怕累嫌脏,她舍小家顾大家,把先后入院的180多名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照顾得无微不至、顺心贴心,被孤寡老人亲切地称为“老闺女”。

  这是一对善良的农民夫妇——20年前从路边捡回一名脑瘫弃婴后,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不厌其烦地带他求医找药;孩子渐渐长大后,他们倍加呵护,千方百计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一名救死扶伤的“马路天使”——20多年来,经常开车在路上跑的他,主动伸出援手,先后搭救遭遇车祸等意外情况的伤者30人。

  这是一群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大多从事个体经营的他们,通过网络把一份份爱心汇聚在一起,联系确定了分散在几十个村的50多个孤寡老人为救助对象,每月不辞辛苦地送去米、面、油、菜……

  周汝珍、古庆桥和何俊兰、王俊岗、“爱在天下”QQ群主要成员……这些感人至深的好人都是我省青县人。

  2001年以来的10年间,青县共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和沧州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2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

  40万人口的青县何以能好人频出?县委书记李新平说:“这主要源于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建机制、强组织、抓载体、浓氛围,弘扬了正气,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可喜局面。”

  一种引人思索的理念——抓好公民道德建设“不吃亏”

  今年12月2日,第三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评选颁奖盛典在该县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捐肾救子的好父亲,无怨无悔照顾患病丈夫和小叔子30年、孤身撑起一个家的农村妇女,几年间免费救治重伤少女、使其重新站立起来的好村医……一个个平凡英雄,让现场的县四大班子领导和上千名观众热泪盈眶。现场传出的另一则消息,则让人备受鼓舞——县委、县政府拿出20万元,分别对10名道德模范和6名提名奖获得者予以重奖。

  “感动青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2008年启动,至今共评选出70名道德模范,县财政先后拿出40万元予以表彰奖励。

  自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该县已连续10年开展“孝敬模范”、“教子模范”、“文明之家”等评选活动。每年一度的县“群英会”(三级干部会)上,“孝敬模范”、“教子模范”和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一块儿受到隆重表彰。今年5月以来,又开展了“月评好人”活动,面向全县评选表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和团结和睦6个方面的模范。

  该县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90多个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主抓、联系分包和督察考核、奖惩激励等长效机制,确保一级抓一级、长久不松劲。

  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青县为什么要紧紧抓在手上,而且抓得这样“实”?李新平说:“我们认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公民道德建设成效事关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人文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和长久动力。所以,抓实、抓好公民道德建设不仅‘不吃亏’,还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件小事,为青县的认识作了最好的注脚——前不久,在青县负责公司投资项目的江苏客商熊福顺到户外锻炼,不小心遗失了手机。焦急的他试着拨打手机,没想到竟接通了。对方那位大姐确定手机是他丢失之后,十几分钟就给送了回来。熊福顺感慨地说:“我们在青县投资6.5亿元建设家居装饰暨红木家具商贸城项目,看来真是投对了。”

  一个名牌栏目的体悟——好人越夸就越多

  每到周一晚7时30分,青县不少群众就会把电视调到青县电视台频道,收看专门讲述青县老百姓道德故事的《德化人生》栏目。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档节目?浏览《德化人生》的视频资料,你就会找到答案。

  青县二中教师陈佳文坚持为因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的丈夫唱歌,整整7年,竟然把他唤醒;曹寺乡前吕召村少年吕希庆,自愿背一名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到中学,8年间风雨无阻;客居天津的青县画家尹升38年间收养了17位非亲非故的孤老……

  人生的悲喜,可贵的良心,通过节目碰触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起由衷的感动、赞叹,更何况他们就在身边。《德化人生》2001年12月4日开播。该栏目制片人王海东说,之所以开办这样一个栏目,是想针对社会各种思潮涌动、价值多元的现状,加强正面引导。起初,他们还担心新闻资源有一天会枯竭,但很快便打消了这种顾虑。因为每期节目播出后,都会收到上百名观众的来信、来电,述说观看节目的感动,并积极提供身边的新闻线索。

  如今,《德化人生》已“10岁”,播出518期,推出道德典型500多个,几乎每一个青县观众都耳熟能详。王海东慨叹:“看来我们身边并不缺好人,缺少的只是发现。好人会越夸越多。”

  的确,一些《德化人生》的观众,后来就成了其报道对象——流河镇李豹庄村妇女崔金兰和儿子、儿媳都喜欢看《德化人生》,受其影响,一心想做好事,后来真把村里一名头脑不太清楚的孤老“迷糊爷”接到家里照顾。老人要住她儿子的新房,小两口二话没说就搬了出去。

  可见,善意仿佛是一颗种子,一旦播在人的心中,就会在适宜的时候发芽、开花、结果。鉴于此,青县广泛开辟褒奖“平民英雄”、推崇“凡人善举”的阵地,全县建起了400多个道德建设公开栏。各村(街)每次评选孝敬模范、教子模范等先进模范人物的结果,道德建设公开栏都会在第一时间公布,作为群众身边的道德宣传阵地,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系列加强德治的探索——道德建设就得有人抓、天天讲

  这几年,1800多人的八里庄村涌现的好人好事不少,到目前已有13人受到县、镇表彰,孝敬模范刘秀岭还参加了今年初县里的“群英会”,受到隆重表彰。

  然而,仅仅在七八年前,八里庄村还很“乱糟”,婆媳不和睦的、邻里闹纠纷的、打架闹事的,“嘎杂事儿”不少。

  八里庄村是怎样由乱到治的?年近古稀的村老年道德评议会会长郭振华说,主要是现任村两委班子2004年上任以来重视道德建设。

  2005年,经村民推荐,八里庄村选了几名有威望、德行好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成立了老年道德评议会。老年道德评议会每月10日召开一次例会,评议村里的人和事。对有影响的好人好事,还用脍炙人口的语言写成打油诗、小文章、广播稿等,予以宣传表扬。“可别小看板报和大喇叭,这可是村里的重要舆论阵地。谁家要是被板报、广播表扬,光荣着呢!其他村民也会很羡慕。”66岁的退休干部、村老年道德评议会副会长李家学说。

  前不久,村老年道德评议会又主动联系村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尊师敬老的道德教育课。考虑到家长和孩子一块抓效果会更好,他们目前正准备建设成人道德学校,利用农闲,对村民进行道德培训。郭振华说,村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道德建设就得有人抓、天天讲。

  像八里庄这样认真抓道德建设的村,在青县有不少。陈缺屯村每年制发选票,按得票多少“海选”出孝敬模范、教子模范和文明之家等,然后印制光荣榜、展示牌,在集市、主要街道进行巡回展示;苗庄子村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每季评选村道德模范,并在中秋节、春节前发放面粉、食用油进行奖励;崇仙村不帮不孝敬老人的村民料理红白事;县农场为道德模范挂牌匾、送锦旗、安排工作……各有各的招儿,招招儿都见效。

  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青县共建立县、乡(镇)道德促进会100多个,村(街)、企业老年道德评议会440个、青年敬老协会79个,各级志愿者组织100多个。各个组织你追我赶,有力地推动了道德建设深入。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