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拍下40多个政府大楼“肖像”(6图)

发布时间:2011-11-10 01:31 | 来源:羊城晚报 2011年11月3日 第A10版 | 查看:2369次

“站在楼前,时常觉得自己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办公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政府办公楼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政府办公楼 

浙江省湖州市政府办公楼 

陕西省宝鸡市政府办公楼 白小刺 摄 

  白小刺(见上图)自称是拍“肖像照”的。但他首先不是拍人脸,而是拍政府的“脸面”。北到呼和浩特、南到深圳、东到上海、西到张掖,白小刺目前已经完成了40多个县市级政府大楼的拍摄,被称为“从样本意义上完成了对中国县市级政府大楼风格的收集”。

  照片看上去都似曾相识

  白小刺拍的政府大楼的照片看上去似曾相识:每一幢大楼都横平竖直,左右对称,永远处于距离建筑50米之外的正面拍摄。白小刺刻意使这些政府大楼的照片呈现出一种正面标准肖像照的意味。

  在镜头中,大多数政府大楼的建筑风格都具备几个关键词——罗马式、古典式、白宫式,有廊柱,追求厚重。

  当白小刺的政府大楼“肖像”系列达到一定数量后,他的名气也不胫而走。人们在网上评论他的照片——“祖国强大了,为你骄傲!”但也有人议论说——“政府大楼这么宏伟,耗资巨大!”

  实际上,对于这个一直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摄影师来说,这只不过是他用摄影镜头反映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国的政府大楼在2005年、2006年进入建设繁盛期,而那几年也是中国土地市场急速扩张之时,撤县并区、新区林立,而政府大楼往往建在城市新区,为新区发展起到经济驱动作用。”他字斟句酌地说。

  白小刺没有为自己的政府大楼系列照片起带有倾向性的名字。他觉得,建政府大楼首先是经济驱动的显现,其次才是政治的审美、政府的象征,“就像开商场要开旗舰店一样”。

  “但政府大楼也不是没有个性美的。”他强调道。比如在贵州凯里,民族式的大楼让他回味良久。而在甘肃天柱,藏式风格的政府大楼更让他耳目一新。“那次去福建晋江,还看到了后现代式的设计感极强的政府大楼。”

  最大困难是进拍摄场地

  尽管乐在其中,但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酸和苦辣。想拍政府大楼,最大的困难是进入拍摄场地。一次,他想拍一栋政府大楼,但对面50米处恰好是另一个政府机关,门卫找他要证明或介绍信,他拿不出来,所以最终也没能“就位”拍出来。

  久而久之,白小刺学会了怎么跟门卫打交道。“一般要目不斜视,以工作人员的姿态进入。”他甚至练出了本事,看一眼门卫,就知道好不好进去、应该怎么进去。

  除了拍“县市级”,他偶尔也“越级”到地级市。拍安徽阜阳的“白宫”时,他围着建筑转了好几圈,始终找不到最佳拍摄点。最后他发现对面一座服装城楼顶最适合。天马上就要黑了,就在最后一刻,他在楼下洗脚城里碰到了一个保安,正好有服装城楼顶的钥匙,才得以顺利拍摄。

  一次在西部某县,白小刺坐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那里,没想到政府大楼对面就是供电局大楼。看到没什么人拦,他一口气跑到楼顶天台。拍摄完毕,他才发现天台的厨房里有肉、有鸡,就摆在那里,没有人管。

  白小刺目前在深圳经营着一家公司。天南海北的拍摄后,他回到深圳,要把这些海量拍摄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并最终形成作品。对他来说,拍照只是完成作品的第一步。

  在白小刺的履历中,作为摄影师的他从没有获得过任何知名奖项。“曾经兴致盎然地填表申报过参赛,却最终没有寄出作品。”他笑了笑说。本来有机会以单幅作品一万元的身价,作为签约摄影师进入某跨国机构,也被他拒绝了。他似乎更有兴趣专注于自由的创作。比如,做纪录片、参加艺术展览、在报纸上开专栏,甚至当社工,为城市健康发展鼓与呼。

  谈起他拍摄的政府大楼“肖像”系列,白小刺说:“我站在政府大楼前,时常觉得自己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据中国青年报)

  人物素描

  白小刺: 最看重“摄影师”的头衔

  白小刺不是他的真名。当年因为热爱王小波,他就为自己起了这个笔名,用于“行走江湖”。

  他的经历也颇为复杂。1974年出生,大学专业是服装工程;互联网兴起时却转行去做网页设计师;因为经常在论坛上发帖鞭挞时弊,又被报社挖走成为专职写手;写着写着,他又拿起了相机。

  从2004年开始,有事没事,他都喜欢拉着朋友一起,拎着相机到深圳的城中村四处逛逛。“什么最能代表深圳,不是高耸入云的地王大厦,也不是趴在中心区‘练蛤蟆功’的市民中心,不是股票,不是蛇口,不是那个所谓的深圳速度——最具深圳气息的,是那些城中村。”走在城中村九曲十八弯的巷道中,“握手楼”将天空剪得狭长,窄小、潮湿而又黑暗的出租屋,让人难以相信高耸入云富丽堂皇的写字楼只有几步之遥。

  渐渐地他发现,如果将关注角度从城中村延伸到整个城市,会有更不一样的收获。2006年以后,他的城市化照片中增加了更多的人。这些人依照收入梯度自然分布:有住湖边别墅的成功人士,有住封闭小区的中等收入家庭,有住城中村的小白领,有住工业区夫妻房内的产业工人;有5人以上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有悬空一代的丁克家庭,甚至有奉行独身主义的个体家庭……从文化构成上看,有南方人、北方人,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有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婚姻结合体,或者中国和外国人结合的跨文化家庭。           

  后来,他又将“所见到的城市和城市化的拍摄范围扩大至全国、全世界。广州万科土楼的小白领、四川都江堰向娥乡的村民、湖南宁乡山区种植山货的农民,窑洞村落、长洲岛民……一一出现在他的镜头里。就连去国外,他也不忘到民间走走,丰富摄影题材。

  在拍摄汶川震后农民家庭时,白小刺发现当地校舍建设急需高标准的设计方案。他联系了活跃在深圳的一家非盈利组织“土木再生”,主动到灾区搜集校舍建设需求,组织设计竞赛,优选设计图稿。一些建筑设计事务所看到这个消息后,加入进来,成功拟定出震后校舍建设的7个高端设计标准。迄今,按照这些标准已建设了7所学校,每一所学校的设计风格都各不相同。

  在被奉送了公民知识分子、纪录片制作人、专栏作家、互联网达人等等称号之后,白小刺强调,自己最看重的头衔还是“一名纯粹的摄影师”。

  ■白小刺所拍政府大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

  陕西省宝鸡市政府

  河北省霸州市政府

  河南省商丘市政府

  江苏省南通市政府

  江苏省高邮市政府

  江苏省泰州市政府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

  浙江省台州市政府

  浙江省乐清市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政府

  福建省宁德市政府

  福建省石狮市政府

  福建省晋江市政府

  云南省昆明市政府

  广东省深圳市政府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政府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政府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政府

  河北省雄县政府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政府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政府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政府

  浙江省绍兴县政府

  浙江湖州长兴县政府

  浙江省苍南县政府

  浙江省安吉县政府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

  湖南省宁乡县政府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政府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政府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政府

(责任编辑:李明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