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4 09:35 | 来源:新浪博客 2011-04-23 19:06:02 | 查看:3358次
记得我上初中时,流行着这样一首顺口溜:“50年代人帮人,60年代人整人,70年代人哄人,80年代个人顾个人,90年代见人就宰。”读来还算朗朗上口,仔细一想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当然这些观点绝对称不上真理。
有人或许会问:“90年代见人就宰,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难不成现在是人吃人吗?”其实我们这个社会远没有许多人想像的那样悲观,那是顺口溜只不过是以诙谐的口吻反映了一下各个年代的显著特点。我认为我们这个年代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整体道德水平正在显著提高,不可否认,它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许多不足,距离许多人理想中的那个标准还有一大段距离,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理想是高于实践的,我们的古人也曾说过:“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我们总要把目标放远一些。我们整个社会已经在想着理想目标靠拢了,这是让人欣喜之处。
自从胡锦涛执政以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被喊响,社会主义荣辱观被喊出,许多人或许会质疑,这仅仅是官方的一种形式而已,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成效。我不这样认为,仔细分析一下,“八荣八耻”这些道德准则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美德高度概括,这种导向也说明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我们是不用再去苦苦寻觅什么其它捷径方法的,我们的古人在几千年前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把这些道德理想贯彻好了,整个社会肯定会和谐。社会主义荣辱观,堪称政治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评判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作出负面评价,因为人是一种没有满足的动物,尤其是一些人在受到外界的伤害时。通过许多影视文学作品,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些类似“人心不古,江河日下”之类的词句,这些词句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任何人在悲伤时都可以引用它们。这个社会本来就充满了冷暖人情,但是世态未必永远都是炎凉,许多人对社会都有点苛责,他们忘了诸如“将要取之,必先与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类的古训了,当我们要否定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时,我们应当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那些道德标准了。这样每个人心中的社会道德水平会有较大提高。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人情冷漠现象,但这绝代表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为有时候冷漠是为了避免相互伤害。
中国好人网,这是一个赞颂好人好事的网络平台,他为大家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进行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网络是宣扬好人好事的一种有效媒介。这个网站是华南师范大学谈方教授创立的,面对不为人知的乞丐为汶川地区难民捐款的事迹,教授感叹:“新闻像一阵风一样轰轰烈烈地过去了,这些好人就被人遗忘了,但做了好人好事的那些人,他们身后的生活却少人问津,不少英雄流血又流泪。”在这个网站上我看到了众多的好人事迹,它们没有壮举,却都是一片真心,帮助的与被帮助的都在这里看到了社会的良知与希望。教授设立这个网站,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片光明,他点燃了爱心这个火把,照亮了大家的眼睛。数目不一的捐款数额,是人们一片爱心的展示,长短不一的真挚问候与感谢留言,也是人们对“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最好诠释。
网络这种现代传播工具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了各个群体,利用网络进行道德宣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况且社会中利用网络较的多为80后的年轻人。利用网络进行好人好事的宣传可以对年轻一代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2008年的“南京徐老太事件”、“范跑跑事件”这些备受争议的道德案例都被提到了网络上面,一时之间网络沸沸腾腾,广大网民都可以在网上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不管谁是谁非,网络参与让我们认识到了社会道德的一些不足,也让社会公众对社会道德进行新的考量与定位。
历史永远都会出于一种均衡状态,有多少坏人就会有多少好人,在中国好人网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好人好事,这些好人好事即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年年评选的中国感动人物常常把观众感动的热泪盈眶。或许许多人会认为中国好人网以及其他旨在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公益活动是作秀,我们且不论这些公益活动是否真的具有成效,我认为即使是“作秀”,这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最起码我们还能够知道这个恶社会上还有一群人不惜以“作秀”的方式来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如此想来,这样的作秀也算是“有总还是聊胜于无的”,毕竟人们人们都不喜欢看到一个麻木不仁的社会。诸如中国好人网之类的公益活动是否具有大的成效,这还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口号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好人网之类的公益团体活动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射天狼)
(责任编辑:李明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