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疾病大盘点 9类病患需预防(图)

发布时间:2011-10-22 09:00 | 来源:光明网 2011-10-19 13:49:52 | 查看:739次

秋季疾病大盘点(资料图)

  进入深秋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不但感冒发烧的患者会明显增多,而且许多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很容易旧病复发。每逢季节更替,疾病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为大家盘点秋季常见疾病,并支招如何进行预防。

  感冒

  季节交替变换,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让感冒指数居高不下。如果得了感冒,那么首先要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多吃清淡食物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提高自身抵抗力。感冒症状不严重,可选择中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旦感冒加重,必须及时找医生治疗。

  心脑血管病

  秋季冷暖多变,这样的天气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要适量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如青菜、水果等,保持大便畅通。要多喝水,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另外,保持平和的心态也特别重要。

  此外,若身体出现短时间“一过性”的偏瘫或一侧肢体瘫痪、“一过性黑蒙”,即突感眼前一片漆黑,看不清任何物体、“一过性视觉障碍”突感看东西模糊不清或眼前景物有缺失、不完整、哈欠连续不断等中风预兆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此时,尤其要注意不要食用生冷食物。

  痛风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这里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口腔溃疡

  秋燥很容易让人上火,而口腔溃疡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口腔溃疡发病原因主要是口腔损伤、营养缺乏、激素变化以及使用含有烷基硫酸钠的牙膏等,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口腔溃疡等上火的症状。

  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及时清洁口腔,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控制情绪,疏导身体内郁积的火气,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和C。

  慢性支气管炎

  在秋天,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也变得干燥,这种气候对气管刺激加大,容易诱发或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同时,支气管炎对气候的变化又较为敏感,秋季空气中过敏物质较多,也是诱发支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有时感冒病愈但咳嗽难愈,如果超过三个月,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

  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作。因此,有过这类病史的人,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常见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或沐浴露。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习惯性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欲便不畅等。有医生建议,秋燥时节,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温水。(吴俊杰整理)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