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1 08:31 | 来源:新京报 2011-09-02 01:48 | 查看:679次
挂靠8年未年检的“中爱联”,采取各地分站加盟方式,通过举办培训、评选等活动牟利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组织小记者进行实践采访活动。
丁廷臣
培训中心印制的红头文件。
培训中心编制的教材。
培训中心印制的小记者证。
“非法”的《中国小记者》报。
8月初,新华社报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8年未年检,并非法成立“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搞活动骗钱,办非法报刊《中国小记者报》。“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敛财模式由此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这个培训中心,为了使其开展的小记者培训业务,显得更正规、更官方,于2008年底选择挂靠“中爱联”,成为其理事单位,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由此,该中心披上了一件“官方”外衣。
而该培训中心开展的小记者培训业务均由一家民营公司负责。在这件“官方”外衣的作用下,该培训中心在广州、北京、上海等近百个城市,建立分站。每个分站都是其加盟商。该培训中心还利用颁发小记者证、举办各类小记者评选活动,进行商业牟利。
如今,“中爱联”正在接受查处,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表示,“对于该会涉嫌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正另案调查处理”。目前该培训中心招收小记者工作也陷入停滞。
郭玉彤在读小学四年级,今年暑假,她尝试成为一名小记者。
放假前的一次公开课,让这名河南安阳豆腐营小学的女生,开始对“记者”萌生兴趣。课上,有校外老师讲解小记者采访的写作技巧,并顺带介绍了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安阳基地。
在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官网上,中心这样自我介绍:它现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简称中爱联)的直属单位,是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的权威性管理机构。目前在全国有300多个培训基地,遍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近百个城市。
无论是郭玉彤的父母,还是她的班主任老师,都觉得这个中心的培训应该很权威。
但该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站站长称,权威性和官方背景都是包装出来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公司化运作的商业模式。
这名站长介绍,活动中心和中爱联只是“挂靠”关系。为此,中心每年须缴付一定的管理费。各个地方站和中心,只是加盟关系,缴付加盟费就能成为中心的小记者培训基地。
这名站长将“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比喻成一件外衣,一件正式、有官方色彩的外衣,外衣下是一个民营公司——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
“有了外衣,便能获得公信力,便能招更多的加盟商,获更多的利。”他说。
“红头”文件敲门砖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将招生简介等文件抬头均印成红色,显得比较官方,方便各地招生
郭玉彤缴了800多元培训费,成了特训三班的学员。她每周上三天课,还会到博物馆、武术馆等地参观采访。这是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的实践课。
邵美君是安阳永安街小学的班主任,她班上有两名学生参加了小记者培训。邵美君认为,相比社会力量办学,这样的培训基地会更正规一些。
她不知道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其实就是由民营公司运作。
安阳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向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缴付了加盟费。
该中心的《站长手册》显示,地方小记者站的承办费用标注为:一类城市3万元;二类城市2万元;三类城市1万元。
安阳基地的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到各个学校开展招生活动时,为说服学校老师和学生,就会给他们看一些“红头文件”,并说自己是中爱联的下属单位,“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比较正式,比较官方。”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所有文件,其抬头均印成红色,从招生简介,到工作管理细则,到座谈会通知,均为“红头文件”。即便是中心和基层站的承包协议书,其抬头也是红色。
而在一份评选百优小记者的活动通知中,文件还仿照了政府红头文件的格式,在红色的“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抬头下,印有一行小字“中小记函(2010)16号”,通知上并盖有中心的红色印章。
该中心的广东某小记者站站长说,“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事业单位,甚至都不是注册法人。而按规定,只有注册法人,才有资格发放文件。
这名站长说,和各个地方站签订加盟协议的,不是培训中心,而是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
“红头文件是块敲门砖。”上述广东某站的站长说,它会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和政府沾边的机构。有了这个基础,各站再动用个人关系,到学校讲公开课或选拔活动,发放传单。也有小记者站会动用当地关系,争取让如团委或教委等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各校完成选拔任务。
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是其中运作较好的一个例子。
安阳市文峰区团委副书记任敏告诉记者,团市委下发过文件,让各地教育单位推荐学生参加小记者培训,团市委也给教育局对口的大队辅导员发了文件。
本报记者向安阳团市委求证,是否下发过类似文件,安阳团市委予以否认。
10%的劳务费
为多招生学生,“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会给学校大队辅导员劳务费,承诺帮老师发论文
当地方上缴付加盟费,成为中心的一个培训基地后,他们不仅获得一个“准官方”的身份,还能获得中心的指导。
中心会指导他们,如何去掌握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老师的心理;如何在细节上,弱化招生时的商业性,而强化其教育性。
记者得到一份“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小记者招生工作基本方法》,“方法”上注明其为内部材料。这份“方法”对招生成败做了细致说明。
比如,不能在家长会现场收费,以免家长有抵触心理;不能在培训基地收费,可信度不高;应该在教学场所收费。
该“方法”还会指导地方站工作人员,如何通过学校门卫、通过在校门口找学生攀谈,了解学校大队辅导员老师、校长、主管教务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办法”中强调,决定小记者招生工作成败的几个关键人物,一为校长,二是主管教务的副校长,三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四是班主任。
对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利益方面,“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还做了细分。
“方法”中说,与辅导员老师处理好关系,主要在利益上,我们给老师的是百分之十的劳务费。这样能和老师达成一种共奔利益的趋势。他们也会帮着积极做好这项工作。
在如何处理班主任的关系时,“方法”中说,要给这些老师(班主任)能看得到的好处,不能在钱的方面,如果这种好处费给的人多了,就会造成更坏的影响,只有承诺他们帮他们发表一些教学论文。或者是帮他们的学生发表一些稿子,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效益。
采访中发现,这份“办法”在现实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安阳永安街小学的邵美君老师说,她就是听学校大队辅导员介绍,有这样的小记者培训班,才推荐学生去参加。
在黑龙江的哈尔滨,也有“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培训基地。
哈尔滨兆麟小学的张宏伟老师说,学校方面告诉班主任,有这样的活动,不然他们也不会知道。
被营造的“光荣感”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一面告知家长很难成为小记者,另一面只要付注册费就能获小记者证
张宏伟是哈尔滨兆麟小学的语文老师。据她回忆,是学校教研室告诉各年级班主任,要他们选拔学生,参加小记者培训。被推荐的学生一般表达能力很强,“大约每个班都推荐了一名。”
“选拔”和“推荐”环节被“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格外看重。
在该中心的“招生基本办法”中,对此作出强调,“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和家长认识到成为小记者不是轻易能加入的心态,是需要学校推荐和选拔后才能接受培训的,同时在孩子和家长心里产生一种光荣感。”
而这只是营造“光荣感”的第一步。为增加获取“光荣感”的难度,培训中心还设置了一系列门槛。
入选学生,需经历一次笔试,一次面试。随后,培训中心会写信告知家长,孩子目前还难在全国小记者考试中考取小记者证,建议孩子参加30课时的培训。
培训后,通过全国性考试的学员,才能获得中心颁发的小记者证,成为小记者,穿上红马甲。
8月29日,杨世豪已参加完这场考试。他是安阳豆腐营小学的学生。暑假中,他参加了安阳基地特训二班的小记者培训。他正期盼着发榜,穿上红马甲。
但杨世豪未曾注意到,在他参加培训前,他父母已交给培训中心一笔100元左右的注册费。这笔费用包括:“采访证”、“记者证”,两本教材、马甲等物品。
“其实小记者培训,和其他的社会培训并无区别。孩子们只要交了钱,就不会拿不到证。”培训中心广东某站的站长说。
这名站长告诉记者,无论是培训中心还是地方站,都希望小记者越多越好,人越多收费越多。
地方站从每个学员处,收取几百至上千的培训费;培训中心从每个小记者处,收取100元左右注册费。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发布在《中国报业网》的“大事记”中称:“自成立以来,通过专业培训的小记者人数已达30万余人。”
若按此计算,培训中心收取的注册费达3000万元左右。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主任丁廷臣说,这一数字是宣传过度夸大,真正办理“小记者证”的,也就4000多人。
谈及小记者证属于哪种性质时,丁廷臣说,那只是培训中心自己核发,“其实也就是一项‘荣誉’。”
上述广东某站的站长说,一个入会的小记者可以从小学二年级一直待到初中毕业,可以做七八年。从第二年起,每个小记者每年仍需要交给培训中心60元,作为年检和换证费。
“这是培训中心一项巨大的收入。”这名站长说。
十佳百优,敛财利器
地方站站长称“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评选十佳记者和优秀记者,并无标准只为牟利
7月23日,郭玉彤的培训课基本都已结束。在她上课期间,培训中心向各个地方站发放了一个通知,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记者赴“西安世园会”活动。
郭玉彤没参加这个活动。由于安阳报名的人少,这个活动在安阳被取消了。
组织各类活动,是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牟利的另一个手段。
培训中心广东某站的站长介绍说,针对一个活动,培训中心会给出一个底价,一般人均一千多元。各个站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些,“地方站会加四五百元,甚至更多。”
近期,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相继主办了“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和某国交流采访。前者,有数百名学生参加,收费约2000元/人;后者,有400名学生参加。
接受培训的小记者中,有些人注意到一个活动:“十佳百优的评选”。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每年会评选出10名十佳记者,100名优秀小记者,入选者将到北京,参加全国小记者代表大会。有些学员表示,他们很想入选,因为那很光荣。
上述的那名广东某站站长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敛财工具。
据他介绍,评选活动开始时,培训中心会给各个站打电话,让他们推荐小记者参加。获奖人数完全是按照每个站上报人数的多少来定,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上报参选小记者人数越多,获奖名额分配得越多。
入选的小记者进京参加代表大会,培训中心就能赚取活动费。
培训中心每人收费1600元,并规定每个站每达到20人,便人均返还400元组织费。
今年1月,“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在京召开了第四届小记者代表大会,共有来自全国22个地区的300多名小记者代表和领队。最后的评选结果是,有270名小记者获得各类“荣誉”。
培训中心对地方站有两条严格的规定:
在其宣传指南中写着,省级记者站应每年吸纳1000名新记者,省会站300人、地市级200人,县级100人。否则,“将视乙方违约,来年将终止合同”。
该指南还要求,各站参加总部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参与总人数中,省级、省会、市、县四级记者站,每年参与活动的人数分别不低于150人、80人、50人和30人。
广东某站的站长说,只有确保了小记者的人数,才能确保足够多的人参加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非法”的媒体平台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承包《包钢日报·校园周刊》,办《中国小记者》报,其单独发行已属违规
郭玉彤已经参加完培训,她觉得有些收获,锻炼了自己,并在中国小记者网站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果运气好,郭玉彤原本还有可能在一家报纸看到自己的“作品”。
最近,培训中心主任丁廷臣遇到些麻烦,有网友举报,培训中心所办的《中国小记者》报,为“非法办报”。此事还被新华社报道。
该中心市场拓展部主任刘善苇曾在电话中回应媒体:“我中心的确下辖全国发行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小记者》报。”
记者获得今年5、6月两期的《中国小记者》报(专刊),报头显示,其指导单位是中爱联,主办是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海内外专项基金管委会、中国小记者网协办。
报头上印刷的国家统一刊号为CN15-0029。
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上查询,其显示为内蒙古的《包钢日报》刊号。
对此,丁廷臣解释,他们是与《包钢日报·校园周刊》合作的。
在丁廷臣出示的一份合作协议上,《中国小记者》报(专刊)也并非由该中心与《包钢日报·校园周刊》社直接签订,而是从一名叫赵玉江的人手中接手。
协议上,赵玉江与包钢日报的承包协议是为期5年,每年交费10万元。
在《中国小记者》报上,“校园周刊”被以篆刻的形式,艺术化地处理了。而在所有版面上,均找不到“包钢日报”的字样。
丁廷臣说,没有在报纸显要位置,标明与包钢日报社的归属关系,是其“对报纸出版不熟悉”。
丁廷臣还介绍说,目前《中国小记者》报(专刊)作为该中心的赠送报纸,“走物流路线”发往各地小记者站。
而有研究媒体的专家称,按照出版管理规定,子报、子刊不允许单独发行,必须和主报捆绑发行。子报刊物中,必须要有主报的明确标志,主报名一般不能小于子报名。没有主报名称的刊物和刊号不符,属于一号双刊,涉嫌假冒刊物,是明显违规行为。
成也挂靠,败也挂靠
丁廷臣为了使培训中心更正规,将其挂靠中爱联;中爱联被查已8年未年检
丁廷臣遇到的麻烦还不止这些。
新华社的报道中还提到,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建上百个培训基地、搞活动骗钱。
8月30日,丁廷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商业行为。”
丁廷臣承认培训中心不是注册法人。丁虽是该中心主任,但和各单位合作,他都是以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的名义签署。
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的法人代表是丁廷臣的儿子,丁庆岭。丁廷臣说,每次签署协议时,都是他代替儿子签署的。
谈到为何挂靠中爱联时,丁廷臣说,“你也知道的,在北京,如果没有挂靠点什么资源,生意就难做了。”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在2008年底,找到中爱联。
成立于1995年的中爱联,为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原中顾委常委李德生老将军曾任会长,其名誉顾问包括北京军区原司令员、上将李来柱。
丁廷臣介绍,是少工委的“朋友”向他介绍的中爱联,军人出身的丁廷臣对中爱联的背景很感兴趣。
丁廷臣说,被中爱联考察了几个月,该中心在缴纳了20万元入会费后,遂以理事成员单位的名义挂靠在中爱联旗下。
2008年10月26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发布中爱联会函【2008】34号“关于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小记者培训活动的通知”,授权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在全国建立规范的小记者培训基地,开展专项培训活动。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广东某站的站长透露,一年除了收中心20万元挂靠费,中爱联还会在该中心组织的活动中有提成。
对此,丁廷臣未明确说明。
今年8月,新华社报道,中爱联已有8年未在民政部进行年检。
目前,文化部正在对中爱联进行整顿。
对于9月能否继续招生,培训中心更多的分站站长在观望。
在竭力安抚全国各站站长之余,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主任丁廷臣表示,目前该中心正组织材料,试图向民政部申请注册,但仍作为中爱联的二级社团单位。
在采访中,丁廷臣始终认为自己是“合法经营”,目前的遭遇,只是被挂靠单位的风波,“刮蹭到了”。
广东某站站长说:“你说主管单位是中爱联,我不相信中爱联8年未年检中心就一点也不知道。”(本报记者 吴伟 孟祥超 实习生 陈晓雪报道)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