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9 08:00 | 来源:四川文明网 | 查看:1050次
质朴、谦和,这就是雷华宗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年女性,其平和的笑容下却蕴含着让人钦佩的毅力。就是她,带着公公改嫁;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高龄公婆;在丈夫的哥嫂先后去世时,又毅然挑起了照顾三个侄子的重任;在丈夫患病后又精心照顾使其很好地恢复。在她的带领下,这个由三个家庭合成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们告别了贫困和苦难,迎来了和谐美满的生活。
小媳妇作出惊人之举:带着公公去改嫁
1954年,雷华宗在巴州区福兴乡一个贫困的农家出生。等待她的,只有艰苦的生活。不到十岁,父亲就因病去世。读书?那是不可能的。小小年纪的雷华宗自幼就帮助母亲割草、放牛、砍柴、喂猪、煮饭。十几岁就在生产队喂猪。才十四五岁的她就能担起百多斤的木柴到城里卖。由于经常进城卖柴,巴城白马井街道图书馆的刘俊文喜欢上了这个勤劳、贤惠的姑娘。刘辗转托人说媒。1976年,雷华宗和刘俊文结婚,一年多以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当雷华宗从艰苦的日子中见到一丝幸福的曙光时,不幸降临了。在孩子出世四个月后,丈夫因患急性肾炎去世。看着家里70多岁的公公和嗷嗷待哺的孩子,雷华宗只好到罐头厂当临时工。她甚至让自己的孩子少吃点奶,又用奶水去喂别人的孩子。当时的环境极其艰难,但是雷华宗挺过来了。
1979年,经人介绍,雷华宗和马洪宽认识了。马洪宽原本在养路段当技术员,文革中因为有文化被打成反动派。当时马洪宽也有三个孩子,大的八岁,小的只有四岁,日子非常艰苦,但是雷华宗并不介意马家的困难,她也不介意马洪宽大她15岁,她认为马洪宽有文化,加上她的勤劳,日子还是有奔头的。在结婚时,她只对马家提了一个条件:她要带着原先的公公一起嫁过来。当时不少人都被她这个“出格”的要求惊呆了,但是她想,自己曾经当过刘家的媳妇,在刘家也有儿子,即使改嫁了,也应该对刘家的老人送老。当时马洪宽很理解雷华宗的举措,于是两个经受沧桑的家庭合到了一起。
女性的大义:独挑三个困难家庭的重担
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这个家庭有雷华宗以前的公公、现在的公婆以及四个小孩。生存成了这个家庭的首要任务。那时,雷华宗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到南江沙河、乐坝、长赤等出产灰菜(磨芋)的地方买刚挖出来的灰菜,然后赶紧赶回巴城。马洪宽就在家里搅拌、制作灰菜,大儿子就和雷华宗到街上叫卖。一直到晚上才回家,回家后还要照顾老人。晚上睡到床上,雷华宗还要琢磨次日卖些什么才能挣钱。回忆那时境况,雷华宗说:“当时简直苦,半夜睡醒了都流眼泪。那时只要能够赚钱,见啥就卖啥。”冷天雷华宗就卖灰菜、豆腐,热天就卖冰糕、稀饭,有时还背着冰糕箱到下两、乐坝等乡镇卖。由于从小干惯了活,雷华宗的力气也大,所以她还从南江买羊,到城里自己杀了卖肉。苦日子眼看到头时,1982年,丈夫的大嫂患癌症去世,大哥随后也因脑溢血去世,身后留下了三个无人看管的孩子。见孩子们可怜,雷华宗和丈夫商量,把三个孩子领养了过来。家里多了三张嘴,雷华宗的压力更大了。1984年,丈夫马洪宽终于得以平反,恢复了在交通局的工作。看着苦日子有了出头的一天,雷华宗干得更欢了。她开始从成都、达州拉菜回巴城卖。由于能干、肯吃苦,加上脑子灵活,在雷华宗的操持下,这个由三个家庭合成的一个大家庭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是家庭和睦、家人互相爱戴。七个孩子先后成人,并且在成都、兰州等地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
公婆的长寿秘诀:有一个孝顺的儿媳
五一前夕,记者来到区交通局家属楼雷华宗的家里。只见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屋顶的花园里,鲜花正在竞相开放。记者了解到,以前的公公在雷华宗的精心照料下,在十几年前已经安详地以八十多岁的高龄离世。就是在日子变好的这么些年来,雷华宗还是不能好好的休息,她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和患病的丈夫。
2002年,丈夫患脑血栓导致右腿行动不便。也是在同一年,公婆在起夜时摔断了右腿,导致骨盆破碎,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面对家里两个病人,雷华宗做得更多了,她每天一早就要搀扶丈夫下楼,陪他到南龛爬山。回家后就赶快给公婆翻身、换洗衣服。夏天把公婆抱到屋里凉快的地方,冬天就生火取暖。公婆只要说想吃啥东西,她都尽一切办法买到。在雷华宗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和公婆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记者发现,今天已经96年的张义英除了行动不便外,思维敏捷、口齿清楚。她告诉记者,时常有人问自己高寿的秘诀,其实自己的秘诀是有一个好儿子,还有一个更好的媳妇。
(责任编辑:龙杜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