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10 08:40 | 来源:南都网 2011-06-22 | 查看:1271次
摘要:半个甲子以来,制度之辩常有、观念之争不断,国人命运亦不乏曲折,但均无碍一个国家的整体巨变。
南都记者 陈良军
从1978年底算起,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3年。
半个甲子以来,制度之辩常有、观念之争不断,国人命运亦不乏曲折,但均无碍一个国家的整体巨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可以归功于两股主要力量:其一是邓小平,其二就是农民工。总设计师作出了划时代的决策,但绵绵不绝为之挥汗如雨的,则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两相比较,还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农民工创造了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
这批从土地上走出来的产业工人,拿着极低的工资收入,基本没有福利保障,总是随意而漫长地加班。他们默默承受,成为全世界最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全球资本到中国逐利。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世界工厂机器轰鸣,他们人生中最具活力的时光就这样消逝在流水线上,数年如一日重复着单调的动作,给商品打上“MadeIn China”的标签。
因为农民工,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商品制造国和出口国,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唱起了主角,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
农民工维护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14亿人口的大国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长期依赖工农业剪刀差哺育工业现代化,农民成为市场竞争下的弱势群体,负担一度沉重不堪。亿万弱小农户能够免于破产,正是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迈进了工地、工厂,以工资性收入弥补微薄的农业收入,巩固了农村家庭经济。农民工这种特殊身份,令他们进可务工,退可务农。有了生存的进退空间,农民工尽管每年如候鸟一般迁徙,但已经成为一个内在稳定的群体。
农民有了生存的第二条道路,农村有了以工补农的机会,在中国利益与矛盾趋向多元化的这30年中,农村政治和社会秩序始终保持稳定,保障了经济领域的高速发展。
农民工的出现加强了中国内部环境的流动性。
从1970年代起,第一批农民洗脚上岸,从生产队的土地上走了出来,从社队企业、集体经济中转化出来,成为最早的广义农民工。
1984年开始,中国正式确立商品经济,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商品贸易带动工业生产,城市对产业工人的需求量大增,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外流。这一年“农民工”一词正式诞生。
1992年,邓小平南巡,随后中国下定决心走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外资大举进入中国,产业布局遍地开花,城市建设快马加鞭。农民工流动因此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到现在,中国农民工数量保守估计已在2亿人以上。
从牢固地将劳动力和土地捆绑在一起的人民公社中突围,农民工率先对1958年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展开冲击。他们跟随着市场流动,打破了国家配置资源的单一形式。他们得以进入各个行业,体现出了社会各种分工的市场价值。
僵化的中国,因此充满活力,丰富多彩。
近些年来,对农民工的各种调查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相比于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风流人物,农民工这个重要的群体,给予中国3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却一直未有广泛传播。
在现实中,他们也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强大了国家,自己却只能拥挤在逼仄的城中村;他们繁荣了城市,却留下了一个寂寞的乡村;他们穿着最廉价的T恤,生产着最昂贵的GUCCI和LV;他们每天照顾着雇主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一年才能见上一回。他们是中国强大的力,也是中国深沉的痛,时刻考问着中国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性。
随着第二、第三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渴望在城市被认同,以冲破城市内部形成的二元结构。农民工讨薪、富士康员工跳楼等新时期的社会问题,无不考验着全社会对待农民工的诚意和胸怀。
作为农民工输入大省的广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与外来工见面的活动中曾动情地说过,广东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跟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外来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可能喝不上水、吃不上菜,甚至垃圾围城,更谈不上会有广东的工业化、现代化。外来工是广东现代化进程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建设力量,也是今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依赖的主力军。
汪洋强调,关爱农民工、帮助农民工,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作出的贡献,实际上现在的城市人,绝大部分都出身于农民,因此,我们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农民,就是不能忘本,我们告诉自己要善待农民工,就是要懂得感恩。
当前中国,一方面正在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摆脱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国际贸易竞争;另一方面则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与农村又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那么连接城市与农村的农民工们,经过30年奋斗,他们会朝哪里去。这无疑事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现代化。
我们始终认为,农民工是中国过去30年发展最重要的人力驱动力;也是今后很长一个阶段内,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中国。
帷幕拉开,历史向我们展现这些洗脚上岸的农民,他们的贫穷与困顿,他们的坚持与抗争,他们的开创与收获。动人而珍贵。
这是一场农民迁徙史上千古绝唱的开端。 (作者:陈良军)
启事
从即日起,南方都市报与华中师范大学、花城出版社合作,推出《中国农民工三十年迁徙史》系列报道。我们决心为农民工写一部属于他们的历史。
报道从历史叙述的角度,将农民工迁徙分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1984年的“洗脚上岸”;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的“离土不离乡”;第三阶段,从1989年到2007年的“离土又离乡”;第四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同时从空间上剖析农民工的流动方向与特点。在历史叙述之外,我们还将就农民工进城后,乡村的土地、村庄、家庭与家族,以及个人命运的变化进行后续报道,做出细致的社会学观察。
今日起,与大家见面的是系列报道的第一部分,从1978年到1984年的农民工萌动情况。从这个时期开始,受重农抑商的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在土地上耕种数千年之后,中国农民与时代相迎合,寻找到了“农民工”这个第二重身份。根据国内多位农民工问题研究专家的介绍,我们分赴浙江温州、福建福州、河南驻马店、山东淄博、安徽安庆、广东茂名、四川南充等地,寻找第一代农民工的足迹。
总策划:曹轲、庄慎之、任天阳 总统筹:王钧、南香红、张蜀梅 学术支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出版合作:花城出版社 摄影统筹:王景春、潘劲松 分组统筹:陈良军、张炜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