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9 21:32 | 来源:新华网 2024 07/08 09:49:44 | 查看:137次
◇当我们将“两个结合”置于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大历史中来看,置于中国人精神面貌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转折来看,“两个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为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打开了崭新空间。
◇如果说“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内在机理,那么“第二个结合”则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使我们党在百年探索中不断掌握思想和文化上的主动性,并将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2023 年 5 月 30 日摄)李一博摄 / 本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阐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正创造出接续历史荣光、彰显时代气象的新文化,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结合”本身就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理解其深刻内涵,需要从大历史观出发,回到近代以后特殊的时空条件和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辛探索。然而,这些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单纯依靠中华传统文化或西方各种政治思潮都救不了中国。
民族危亡之际,究竟什么思想能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相适应?究竟什么思想能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再次来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成为当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各种相互激荡的思潮中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典型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共产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是简单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某种思想与理念,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主张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彰显出民族特点。
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当我们将“两个结合”置于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大历史中来看,置于中国人精神面貌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转折来看,“两个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为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打开了崭新空间。
有力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如果说“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内在机理,那么“第二个结合”则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使我们党在百年探索中不断掌握思想和文化上的主动性,并将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从道路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道路,是赓续民族血脉的道路,是延续古老文明的道路。“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从理论层面看,“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是坚持“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挖掘中国古代民为邦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汲取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智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理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等。
从制度层面看,“第二个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奠定了深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
植根中华大地、传承深厚中华文化基因,就是“中国之制”切实管用的重要密码。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能被称之为“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屈指可数。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了新文化新思想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促进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勇于进行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并明确其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义十分重大,内涵十分深刻。
首先,“第二个结合”有力回应了错误认知。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长期存在两种主要错误认知。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去历史化”“去价值化”,甚至全盘西化,矮化与无视传统文化。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盲目崇拜、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甚至妄图“以儒代马”,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两种错误认知,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前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绝无共存的可能性;后者则过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主导性。两者在本质上采取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力回应和纠正了这一谬误。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相互结合,并且已然取得成功并将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其次,“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身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种有所区别但又有机结合的双重角色,不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而且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进行“第二个结合”,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是进一步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贯穿其中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
从历史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命脉。从现实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从世界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三是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是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论断,为解决马克思主义与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在中华文化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两个结合”既是革故鼎新的历史,更是开辟未来的征程。“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一,坚持守正基础上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只有始终守好“魂脉”与“根脉”,守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才能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
第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必须始终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益成分,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正确处理好转化和发展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第二个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立足现实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三,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代中国正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赓续古老中华文明基础上开拓的,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都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新时代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就是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携手不同文明,共同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动力和更为广阔的空间。阔步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走好“两个结合”这条必由之路,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 | 董晓彤(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瞭望》2024年第28期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