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白朝平:一位“特殊”的修鞋匠(2图)

发布时间:2024-07-08 15:43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4-06-12 16:55:00 | 查看:43次

白朝平

  【主要事迹】

  白朝平,男,汉族,1961年出生,绵阳涪城区城郊街道平政社区第八居民区居民。

  白朝平是一位一级肢体残疾人,佝偻着背,双腿无法伸直。弯曲的身体让他看起来只有一米二三左右的身高。由于小时候被摔伤后耽误治疗,导致白朝平老人走路时双脚没有劲,只能缓慢向前挪动。虽身体残疾,但其本人天性坚韧、性格乐观,还学得了一手修鞋、开锁的好本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宅心仁厚”是老白留给大家的印象。生活给他以痛,他却报之以歌,2003年开始,白朝平每天将顾客给的零钱放在一边,每隔两个月就到红十字会捐赠一次,20年来从未中断。目前白朝平累计捐出善款超过1.5万元。2018年,白朝平主动加入了当地“生命之声”公益志愿者微信群,和群里的志愿者一起,共同资助了6名家境贫寒的学生,对于资助的学生,白朝平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献爱心不需要干得多伟大,尽心尽力就可敬可佩。

  乐于助人,怀有善心

  白朝平是一级肢体残疾人,佝偻着背,双腿无法伸直。弯曲的身体让他看起来只有一米二三左右的身高。但是他却在涪城区平政桥一带,名气可不小。

  “老白服务特别热情周到,这一带只要有人找他开锁,他都是尽快赶到,我们这里老旧小区较多,有时候需要爬好几层楼,他也不推脱,从不拿自己行动不便说事,收费也便宜。老白简直可以!”街坊邻居这样评价他,说起他也都要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白朝平1962年出生在绵阳市三台县中太镇宝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只读完小学四年级便辍学在大队里工作。“当时在大队上编竹篾,做背篼、簸箕这些。”这份工作一直干到了30多岁。

  后来,他听说同村的人在城里打工赚了不少钱,便跟着村里人一起进城来到了绵阳市涪城区。刚到绵阳的白朝平人生地不熟,也没有钱租房子,便和村里人同挤一间狭小的房间,跟他们一起吃住。

  “没过多久,我就找了份摩托车载客的工作,大概做了一年的时间,因为城里陆续出了好几起摩托车事故,政府开始禁止,我就没做了。”白朝平考虑到总是在外面跑,既不安全又不稳定,便拿着之前赚的钱租了一间门面,开始修鞋、换锁、换拉链、配钥匙、修高压锅等,这份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现在。

  “我就是个靠手艺吃饭的。”白朝平说,来照顾他生意的基本都是老熟人,几十年来周围邻居对他也是颇多照顾,不能因为自己行动不便,就只享受他人好处而不做贡献。

  “白师,我的鞋子补好没有?”“我家有个插座接触不良,我拿来给你看下!”“今天有空吗,帮我配个钥匙!”……家住白朝平摊位附近的顾客王大爷说,他的眼镜框架坏了,今天来找白朝平修补。像这样的小物件,白朝平从来不肯收钱。

  白朝平服务热情周到,收费也不高,顾客基本都是老熟人,周围邻居对他也是颇多照顾,每月除了自己的收入,他还有一些五保补贴金。刨去租房和日常开销,白朝平把剩下来的钱,几乎都用来帮助他人。

  “我有时候也会跟着志愿者一起去做服务工作,我见过很多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别人这个事情跟能力大小无关,能帮尽量就帮嘛。”也因为这个善心,从2003年“非典”爆发,开始了白朝平与红十字会长达近20年的结缘。

  奉献爱心,坚持善行

  一张2003年的收据,记录了他的第一笔捐款,金额是32元。2003年开始,白朝平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将顾客给的零钱放在一边,一角、两角、五角,每隔两个月就到红十字会捐赠一次,20年来从未中断。

  2003年的“非典”爆发,白朝平在新闻里看到“非典”导致的一幕幕悲剧,他第一次向绵阳红十字会捐赠32元善款。那个时候他光靠补鞋、开锁,每天收入就一两块钱,32元对他来说是一个月的积蓄。

  “谁不怕死?大家都怕死!但是那些医生护士他们就敢冲在前面,他们就敢去最危险的地方,当时就是被这种精神打动了,所以我也决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别人一点就帮别人一点。”白朝平说。

  “付出”让白朝平倍感充实和满足。从那之后,他最多两个月就一定会到红十字会进行数目不等的爱心捐赠。虽然不多,但20年来从未间断。

  修鞋、开锁的日子很是清苦。由于资金短缺,店铺位置又不理想,白朝平的生意一直没有多大的起色。但这些从未打断他从事慈善的念头。

  尽管生活不易,白朝平还是毅然走上了公益慈善之路,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份“温暖”,“几十年来得到了多方的照顾,我自己有能力,也要回报社会。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是手艺人,能够养活自己,比我困难的人还多”。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白朝平一次性捐出善款200元,而当时他每月的经营收入也才700多元每月,除去每月住房、门面房租400多元,已所剩无几。

  了解到白朝平的捐款善举,其他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在征得他同意后,将他拉入了志愿者微信群。通过微信群,白朝平知晓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有困难。2018年他主动加入了“生命之声”志愿者组织,共同资助6名贫困学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通过咨询学校老师,白朝平得知一个孩子一学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是2400元,他就和其他志愿者组成了一个团队,团队一共10个人,每个人出240元,凑齐2400元,帮助一个学生交一学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对于资助的这几个贫困学生,白朝平没有告诉他们自己是谁,学生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学费具体是由谁给的,只知道有好心人在资助自己读书。白朝平大爷和他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只是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帮助这些贫困学生读书,直到他们全部初中毕业。

  “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回报,只是趁自己还能赚点钱,能帮别人一点就帮别人一点。”白朝平坦言,以后遇到有需要的人,他还是会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倾力帮助。

  双向奔赴,获得善果

  时光变迁,白朝平的“初心”未变。2020年2月3日,大年初十,白朝平骑着他的代步车,前往绵阳市红十字会捐赠爱心善款。虽然当时他戴着口罩,但还是有工作人员认出了他。这也是白朝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捐出的最大一笔善款500元。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白朝平说:“面对当前很紧很急的疫情,我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国家做一点事。国家和老百姓过日子一样,有事了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一定能渡过难关。”

  敲锤打钉间,白朝平将爱和感恩,钉进了每一双鞋子里,也汇进了每一笔捐款中。只有1.4米的他,却是真正的巨人,真正的明星。2003年至今,白朝平捐出善款累计超过1.5万元。

  2020年底,经过多轮的甄选和网络投票,白朝平荣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绵阳日报社”评选出的“最美家乡人”称号。若逢患急,先人后己,这是属于白朝平的荣誉,更是对他积水为海般善举的最高褒奖。

  守着小摊,白朝平说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2011年,白朝平想兼卖香烟,提高经营收入,但苦于办不到烟草专卖证。涪城区烟草专卖局得知后,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城郊街道平政社区也对老白在房租上给予部分减免,并将修鞋摊位调换到人流量大的位置。

  荣誉让老白获得了“名气”和“人气”,但他却十分低调:“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我要感谢的还是党和政府,还有其他千千万万的好心人。”

  2021年开始,中央、省市级媒体纷纷报道白朝平的事迹,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平凡人的感人故事。有很多人见到白朝平会问,做这些图什么。白朝平总会笑笑说,“我是个残疾人,几十年来得到了多方的照顾,我自己有能力,也要回报社会。”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2024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助人为乐类]绵阳白朝平:一位“特殊”的修鞋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