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部:保守国家秘密 守护安全底线(3图)

发布时间:2024-06-15 12:52 | 来源:国家安全部 2024-06-12 06:30 | 查看:120次

202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保密就是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国家安全、保人民幸福、保民族复兴。《保密法》的修订颁布,是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成果和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全民如何做好保密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修订保密法体现的四个特点

修订颁布保密法,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决策部署,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筑牢新时代国家秘密安全防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此次修订的保密法,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更加强化党管保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全国保密工作,细化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要求。

——更加聚焦突出问题。完善定密解密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国家秘密的精准保护;增加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门条款,建立起信息公开的“安全网”。

——更加关注新兴业态。完善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新增涉密数据管理及汇聚、关联后涉及国家秘密数据管理要求;健全涉密信息系统全流程保密管理和风险评估相关规定。

——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推动保密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保密工作体系对抗能力。

新修订保密法明确的三个问题

国家秘密是什么?——《保密法》对“国家秘密”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说明: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层级的秘密泄露所造成的损害也不同。

谁是国家秘密的守护者?——保守国家秘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保密法》第五条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这意味着“保密工作人人有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法律规定的全民义务。

危害国家秘密安全将承担怎样的后果?——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保密法》第五十七条列举了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具体情形,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国家安全机关始终站在反窃密斗争的最前沿

国家安全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力量,始终站在反窃密斗争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机关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破获并揭批了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英国秘密情报局间谍案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间谍窃密案件,为保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重要贡献。

新修订保密法的颁布实施,为新形势下防范打击各类间谍窃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打牢了法治基础。国家安全机关将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依法打击、严密防范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活动,坚决打赢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保密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国安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