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提灯女神”用爱温暖失能老人(2图)

发布时间:2024-06-14 22:25 | 来源:新华网 2024 05/12 19:28:12 | 查看:95次

  新华社广州5月12日电(记者肖思思、徐弘毅、王瑞平)上午8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延续护理服务部护士黄瑞英在办公室整理好需随身携带的医疗用品,麻利地穿上制服马甲,然后背起双肩包走出医院大门,开启一天的工作——她要去的地方不是病房,而是患者家里。

  作为一名“互联网+护理服务”专职护士,黄瑞英日常联系着20多位居家失能患者,为他们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绝大多数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黄瑞英从事慢性病护理工作已有29年,2013年她走上延续护理工作岗位,为出院患者开展上门居家护理,至今累计服务患者数千人次。“近年来,居家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做这份工作也感到很有意义。”黄瑞英说。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全国各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目前,共计3000余个医疗机构提供了7类60余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患者在家即可获得相应的护理服务。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延续护理服务部护士长王琳(左)和护士黄瑞英为卧病在床的老人提供服务(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在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东成社区,78岁的何阿姨多年前因突发脑梗失去自理能力,出院后长期卧病在床,饮食也需要通过胃管鼻饲。7年来,黄瑞英一直为老人定期上门护理,每个月为老人更换胃管,监测身体健康指标等。  

  “多亏了黄老师的上门护理,我妈妈这几年精神状态比在医院时好多了。”何阿姨的女儿说,“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学到了不少护理知识,能够在平时活学活用。”

  在另一户人家,黄瑞英认真查看了一对80多岁高龄夫妇的近期饮食、血压等记录后,细心地将胃管调整到让老人更为舒适的固定方式,并且告诉家属护理注意事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延续护理服务部护士长王琳说,该院目前有10名专职护士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上门护理能够促进出院患者在社区和家庭中更好康复,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科负责人罗岚上门开展居家护理途中。新华社发

  在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支8人居家护理上门医护团队是街坊邻里心中的“护老使者”。该中心家庭病床科负责人罗岚带领护士团队主动走进社区和家庭,不仅为居家中重度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照护服务,还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整合照护服务。

  据罗岚介绍,团队每年上门服务各类患者约4000人次,“为了能让更多的居民得到专业、价廉、可及的居家延续护理服务,我们这支社区护理队伍一直在努力。”

  “居家护理能解决大问题。”广东省护士协会居家护理护士分会会长杨云智说,如今,越来越多护士投身于居家护理的工作中,将成为老龄事业的重要保障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