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中国好医生好护士:江西省:邓经铭(图)

发布时间:2024-06-05 20:3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4月 | 查看:133次

邓经铭,男,汉族,1961年10月生,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嶂下村卫生健康服务室乡村医生。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山高路险,他随叫随到。曾获江西“最美医生”等荣誉。

  立志治病 创办村里诊所

  1979年12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邓经铭3岁的妹妹突然发烧、腹泻,恰逢天下大雨,村里没有诊所,父亲和他只好轮流背着妹妹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5公里以外的龙口乡卫生院看上病。

  由于治疗及时,妹妹转危为安。在背着妹妹回家的路上,邓经铭想,如果村里有个会治病的医生多好,那就不用跑这么远看病了,于是他跟父亲说:“我要学医,治病救人。”他父亲回答:“我没有钱供你学医。你是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你的母亲有肺心病……”虽然父亲态度坚定,但邓经铭还是暗下决心要治病救人。

  1980年8月,邓经铭经人介绍,到兴国县卫生学校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1983年8月,邓经铭完成学业后,考取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回村申请办医疗诊所。邓经铭和他的妻子把家里的生猪抬到龙口圩镇上卖了140多元,向邻居借了100元,共筹集了240元到龙口乡卫生院购买开办诊所的必需药品,腾出家里唯一宽敞的5平方米的土坯房饭厅作诊所用房,将妻子陪嫁的一套桌椅用作看诊桌。

  1983年10月,邓经铭办起了村里第一个诊所。从这天起,相邻的芦溪村和嶂下村的村民也有了一个固定看病的诊所,再也不用因小病小痛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乡镇卫生院看病,也是从这一天起,邓经铭踏上了守护村民健康的医路征程。

  67岁的芦溪村村民邓经美,曾经当了22年的村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说:“邓经铭创办了村里第一个诊所,方便了村民看病,他的服务好、责任心强、人品好,看病便宜,不管什么时候找他,他都是随叫随到。”

  默默耕耘 挑着药箱出诊

  芦溪村和嶂下村村民散居在山头上或山坳中,村民出行不便,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邓经铭经常上门帮村民看病。因为山高路陡,他出诊时用扁担一头挑着中草药,另一头装着药箱和医疗器材,这一挑就是33年,直到2016年村组公路通车。

  这33年里,他每天挑着担子出诊,他挑坏了31个竹筐,用坏了16根扁担,穿破了83双胶鞋,行走山路24万公里以上。嶂下村老支书刘桂发说:“虽然邓经铭是芦溪村人,但我们早已把他当作我们村的人。他服务态度好,医术好,医药费少,他从来不收出诊费,先看病后付费,没有钱的就记账,从来不催要患者拖欠的医药费。”

  大爱无私 不催患者欠款

  女儿渐渐长大,邓经铭原先居住的土坯房急需改善,邓经铭宁愿向银行贷款和向邻居借钱,也不催要患者拖欠的医药费。

  砖房竣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改善村民就医环境,把新房的第一层全部用来作诊所,并把患者拖欠医药费的账本烧掉,但4.8万元建房债务却让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还清。

  “要不是邓医生的帮忙,躺在床上一年多的83岁母亲不可能现在各项指标正常,邓医生上门服务一年多,都没有收出诊费,真是我们的亲人家医。”嶂下村团结组村民刘春华说。他母亲在2021年12月摔断了右股骨,原先在广东惠州治疗,一直躺在床上养病。2022年春节期间,老人从广东惠州回到家中,并由其长子刘春华负责照看,刘春华不懂怎么护理老人,他只好找邓经铭上门指导,邓经铭不仅手把手教他护理,还指导他如何购买药品和医疗用品。每当遇到问题,邓经铭一边通过微信视频指导刘春华,一边以最快速度前往救治。在邓经铭的悉心帮助下,刘春华掌握了一些护理常识和方法,他的母亲在床上躺了一年多都没有生褥疮。

  有人问邓经铭:“是什么原因让你40年如一日扎根在大山深处,一心一意守护村民健康?”他说:“我学医不是用医疗技术来赚钱,而是让村民生了病既有地方看,也有医生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