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敬业奉献类]内江沈泽花:用爱坚守 她让折翼天使逆风起飞(2图)

发布时间:2024-01-22 17:54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3-12-08 16:19:00 | 查看:132次

沈泽花

  【主要事迹】

  沈泽花,女,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特教语文正高级教师,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沈泽花2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特殊教育一线,是“把残障孩子爱到骨子里”的“老师妈妈”。“坚定理想信念,倾注爱与真情,竭尽所能,让残疾孩子尊严生存、幸福生活”是她的座右铭,更是她从教的初心。她发起成立爱心基金,带头为贫困学生捐款6万余元,筹集救助款50余万元。深入县内外20多个企事业单位考察,为残疾人就业开辟绿色通道。为预防教职工职业倦怠,她鼓励教职工做孩子们的“代理妈妈”。她积极创新,摸索总结多种教学新方法,帮助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她倡导“有爱无碍”,开设美容美发、书画等职业课,促进了孩子们全面发展、尊严回归。以爱为源、用爱耕耘,她努力让每一个折翼天使都逆风起飞。

  以爱为源,践行初心

  沈泽花家在农村山区,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但朴实善良的母亲仍把同村生产队一个可怜的智障孤儿捡回了家,抚养成人。看着这个残疾弟弟以及生活中所认识的残疾人,她意识到了每一个残疾孩子背后都会有令人心酸的故事,孩子们的无奈和无助,残疾人家庭的苦和痛,她感同身受。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在优良家风的传承下,当时的沈泽花就暗下决心:如果给我机会,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残疾孩子们,让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尊严回归、一生幸福。

  她毅然选择了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是威远县第一个报考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1995年,沈泽花从乐山师范学校毕业分配至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她放弃了大城市,一头扎进家乡的特殊教育,就是为了践行自己的初心:“残疾孩子要尊严回归,他们也应该有春天!”

  用爱耕耘,静待花开

  沈泽花接的第一个班是一个听障班。第一天走进教室,沈泽花看到的是哭的哭、闹的闹,一片混乱,孩子们诸多不适,天性善良的沈泽花忍不住想流泪,为消除孩子们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课间,沈泽花带着孩子们跳绳、踢毽子、做游戏,引他们捉蝴蝶、捕蜻蜓。晚上,手舞足蹈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睡着了,还得到宿舍里巡视好几次。天气变化,随时提醒、督促孩子们加减衣服。天冷了,怕冻着孩子,沈泽花总是将小同学的衣物拿来自己洗。整个冬天,沈泽花的双手布满了通红的冻疮和一道道裂痕。

  “教学要化抽象为具象,化枯燥为有趣,听障生教学尤其如此。”摆在沈泽花眼前的难题是,除了一本教材,没有别的可用作辅助的教具。老师费了半天劲调动氛围,学生却一脸茫然,沈泽花就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废弃鞋盒、林间青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在他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为课堂上的好帮手。

  为了教孩子们说话,沈泽花使出浑身解数,自编自创舌操、唇操;把纸条放在学生嘴前吹,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气息的大小、长短;让孩子们把一只手放在喉咙上,一只手放在老师脖子上,感知发声时声带的颤动。沈泽花喜欢唱歌,也将一些练声方式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研究“音乐语训法”。

  除了研究教学,沈泽花还积极和孩子们建立友谊,每天早上校园里和孩子们打招呼的时候,她除了用亲切温暖的话进行互动交流外,她还会微笑着吻吻这个、抱抱那个,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沈妈妈”。

  那时才5岁的杨静单薄瘦弱、先天全盲,为了解决杨静性格孤僻的问题,沈泽花经常牵着杨静的小手在校园里漫步,杨静喜欢听歌,沈泽花买来MP3播放器送给她,每天陪她听、教她唱,杨静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一年,三年,十年……带着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杨静走上了一个又一个舞台,最终胜利考入大学。

  2000年左右的偏远山村,“早打工早致富、早嫁人早享福”思想盛行,班上有一名叫小华的15岁女生,兄妹三人除最小的弟弟外,她和哥哥都先天听障,父亲也患有严重肺病,对家境贫困的小华,沈泽花很是上心。香皂、牙膏没了,自己掏钱买来送给她;冬天,小华手脸冻得通红,沈泽花拿来自己的衣物与她匀着穿……可有一天,小华突然哭着告诉沈泽花,她下学期不能到校读书了,妈妈要把她嫁给隔壁县一个光棍,好给哥哥换回一些彩礼钱。为了阻止悲剧发生,当周星期天,沈泽花冒着烈日坐车四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地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找到正在地里耕作的小华妈妈。通过反复劝说,沈泽花承诺负责小华的日常开销,家里只管学费,小华母亲最终才同意让小华继续读书完成学业。

  特教馨育,有爱无碍

  作为特校的校长,沈泽花积极倡导“特教馨育 有爱无碍”,即狠抓德、智、体、心、特、职、艺7大课程,大力实施分层复式教学,积极鼓励个别化教育,竭力培育“四有”阳光学子,她把梅花定为校花,激励每一个残疾孩子都如寒梅一般,虽历经霜打雪压,也要傲然绽放、香飘万里,鼎力助推“梅林如画 馨园如家”办学愿景的实现。

  沿着“文化打基础 艺体重特长 职教为方向”的办学思想,沈泽花多方奔走、八方求援,争取了各类资金400多万元买古筝、架子鼓,购电动缝纫机、电子人体模型,建功能室、实训基地等。针对性开设美工、书法等兴趣课,缝纫、按摩等职业课,三番五次登门拜访聘请艺术教师、职教师傅,竭力培养孩子们艺术爱好和职业技能,为全面发展和尊严回归奠定坚实的基础。

  沈泽花期盼所有教工都能真正“爱生如子”。为激发教工爱心,她把“理解、尊重、真诚、宽容”作为教师行为准则,组织编撰校歌《托举梦想》,提出特殊教育“爱心 良心 塑形”三大工程观。鼓励教工每人认领2名残儿,争做“代理妈妈”。

  担心孩子们因贫困辍学,她带头捐款六万多元成立“威远县贫困学生救助基金”,长年开展“点亮心灯”爱心助残活动,2016年至今,通过她积极与县民政、残联及所在镇对接,获得救助款50多万元,帮助毕业多年冻疮导致截肢的多重残障生小婷、患肝癌的听障生小建、父亲突发脑溢血的视障生小莉等争取到特别救助、社会捐款、低保等,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沈泽花渴望更多的人了解特殊教育、理解残障孩子。她白天处理行政事务,晚上挑灯夜战写文章,发表人物通讯、宣传主稿200多篇。为让职业教育真正为孩子们将来的生存“赋能”,沈泽花还醉心于职业教育研究。主持主研国家省市科研调研课题6个。省级调研课题《威远县特教校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中,她设计发放调查问卷5类800多份,走访个人、单位200多人次。更可喜的是,2021年4月,职业教育成果《“五合一”思想指导下残疾学生职业教育“三适”课程体系》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在省内外10余所特校推广应用并得到广泛认可。

  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为了不辜负家长们的信任,为让学校走得更远,她确定了“爱心育残党旗红”党建品牌,规划建设“文化艺术、康复资源、职业教育”3大中心,鼎力打造党建、廉政、艺术等4个文化长廊,率先成功申办“四川省残障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点”,与乐山师院联合开办“3+2”大专班。

  她着力强化“敬廉崇洁”意识培养。每期评选“诚信星、正直星”,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展”,全力培塑孩子们正确的三观。在廉洁治校方面,围绕“敬廉崇洁”主题,强师德、正师风,明确家访送教“六不准”;成立家长委员会,全程监督生活费、资助金使用情况,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爱的呵护中,孩子们昂扬向上、茁壮成长,如小鸟般振翅高飞。原创舞蹈《格桑之花》参加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四川省一等奖”。5名听障孩子分获书法大赛“全国一、二等奖”。盲生李刚的按摩店年收入三十余万元,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双优百强单位”。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9名听障、视障、轻度智障孩子考上了大学,300多名毕业生大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爱的奉献,绽放“特教之花”

  2011年,特教校新学校建设项目开工,沈泽花作为甲方代表负责监管工程质量,想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动山摇时残障孩子们因为看不见,听不到,行动不便,惊慌失措及无足,她就告诉自己一定用自己的廉洁自律把好质量关,保障孩子们有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生活场所。对于建筑一窍不通的她,随时随地都在认真学习了解相关建设规范、法律法规,现场不懂的就网上查资料、网上查不到就买书来学习,还反复虚心地请教规划师、设计师、监理。为了让工程“严格按图纸施工”,她始终坚守现场控制“水泥、沙、石配比”“钢筋尺寸”等,面对屡屡返工,施工方的潜规则和威胁完全不起作用,她始终坚守原则绝不妥协,在两年多时间里做到了每天提前到施工现场,工人都走了,她才离开。哪怕水泥钢钉刺穿鞋底扎进脚板,她也强忍剧烈疼痛,请守工地的大爷帮忙挤出恶血,把白酒灌进伤口消毒后,又跛着脚继续检查现浇混凝土是否有“狗洞”“蛙洞”。长时间露天作业和加班加点,她患上了胆囊炎和胃病,最难受的时候她只是晚上工地休息的时候,才到街边诊所边辅导儿子学习边输液治疗。

  为工作累出一身病她不后悔也不害怕,她只怕生命不够长,想做的事没做完,为了她挚爱的残障孩子、钟爱的特教事业,沈泽花一直在与时间赛跑。2018年3月,体检中头部发现一个陈旧性骨折已无法治愈,她这才想起,当时在监工时撞到脚手架,头部起了一个大包,但为了忙工作,她并没有重视。那次的彩超还显示沈泽花体内还有一个肿瘤。随后的市、省两级医院复查,医生无一不默默摇头、一脸惋惜。“究竟有多严重,晚期了吗?上天给我的时间还有多少?我突然“走了”,工作咋办?孩子们咋办?马上中考的儿子咋办?年迈的父母咋办……”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甘、不舍不但没有让她停下工作的脚步,反而加快了她工作的节奏,密集处理日常事务、找人谈心谈话、召开教工会、行政会、支委会,研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市特殊教育现场研讨会筹备方案,审核“助残日”庆祝活动演出节目……直到手术住院的电话那天中午,沈泽花都还开了个支委会。所幸的是,术后活检,她的肿瘤是良性的。回到威远,未等康复,她又满血复活,投入繁忙的工作中。

  28年,她是“把残障孩子爱到骨子里”的“老师妈妈”,是脑洞大开、怪招迭出的“教学奇葩”,更是为残儿成长、学校发展倾尽心力的“拼命三郎”。在她的带领下,特校也开出了灿烂的“特教之花”。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学校宣传片《托举梦想 静待花开》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展播,办学成果《爱的光芒照耀世界——威远特校动人的“特教之歌”》在“四川教育发布”“向党报告 向人民汇报”栏目发布。2022年,学校职业教育成果《“融合”理念下欠发达地区特校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作为中方3个代表之一在“中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论坛”上现场交流获好评,被《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

  2017年5月,沈泽花被中共四川省委确定为“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12月被教育部办公厅、中残联办公厅授予“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2019年9月,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首届“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2021年8月,被内江市委确定为“内江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特级教师(校长)荣誉称号”,11月荣登《四川教育》封面人物;2023年6月,被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四川省优秀未成年人护航者”。2023年10月被推选为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3年11月,获评内江市道德模范。

  好人寄语:我校校歌中“天有多高,路有多长,心有多大,就有多大的梦想。”这是孩子们的心声,更是我们特教人一生的追求。让每一个折翼天使都羽翼再丰重新起飞,让内江特殊教育在新时代阔步前行,让党旗绽放爱的光芒!为爱坚守、“初心”永恒,我此生无悔!

  道德点评:28载特教生涯,她始终坚守敬业奉献从未改变,她把自己的快乐与残疾孩子的终身幸福紧紧相连,如师如母、扶残助残,奏响了一曲爱的交响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