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21 08:39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10-11-10 08:55:00 | 查看:2804次
林秀贞经常通过读报了解国家大事
开栏的话
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体现在普通百姓的笑脸上。河北日报10日起开辟“百姓畅谈十一五·我的五年”专栏,选取几位获得本报2006-2010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的获得者,通过他们讲述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切身感受,从百姓视角反映“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从生动的侧面体现出个人、家庭、企业、单位与祖国齐发展、共进步的历程。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双百’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的家乡——王常乡南臣赞村。”近日,一走进枣强县南臣赞村,笔者就看到了这样一堵醒目的宣传墙,墙上的字虽不多,但立刻让笔者对这个村庄肃然起敬。林大姐解释说:“那是县自来水公司给村里安装完自来水后,说咱村村风特别好,工程特别顺利,坚持给咱修的。”
“对国家大事更关心了,对村里的事更热心了,对老人更有孝心了——这几年,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村风更好了。”
在南臣赞村,笔者注意到林秀贞家门口的路名很有新意——博爱前街。通过简易村地图,笔者看到,村里还有博爱后街、幸福街、和谐街、文明街……“这些街名都是群众参与起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村风的好转。这几年,要说最深刻的体会,我觉得就是村风更好了。”在林秀贞家里,她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存在电脑上的“林秀贞日记”。
2008年5月15日,林秀贞很快翻到了这天的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这天,全村共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6万元,我拿了600元。南臣赞村是全县第一个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的村庄。
对国家大事更关心,对村里的事更热心——林秀贞又提到了今年8月31日村里安装自来水的事。“那天,我在村民大会上说:装自来水是全村的公益事业,我捐款5万元。我希望全村老少爷们儿也都全力支持,每户的300元安装费也要及早交齐。”结果,不但钱很快交齐了,而且村民们主动出工出力,短短一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成了。
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敬老之风也越来越好。“原来,媳妇们比的是哪位老人为他们付出的多,像帮忙看孩子、做饭等;现在,比的是谁为老人付出的多,像给老人买穿的、吃的、带老人玩儿等。”对此,林秀贞显然很欣慰。
“种粮有补贴,病了有保险,老了有养老金——这几年,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生活更有保障了。”
在林秀贞的书桌上,笔者看到正摊着一张《人民日报》,上面登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报纸上还放着一副老花镜。看得出,她经常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到了包容性增长,我的理解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咱村,我就觉得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生活更有保障了。”林秀贞说。
林秀贞向笔者讲了一件事。2009年,她在自己工厂里安排的一位姓郭的残疾工人得了重病,在衡水市住的院,共花了1.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报了一半多。“这新农合给报点儿,我再给她添补点儿,她这坎儿就算过去了。”林秀贞说。“我今年64岁了,每月有55元养老金,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有55元养老保险金。孤寡老人每月也有100元生活费。现在,咱农民种粮不交税,还有补贴。”林秀贞显然对涉农政策很了解。
“大家的日子更好了,我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林秀贞说,“因为我最看不得别人遭罪,别人幸福了,我心里就踏实了,高兴了。”(马国胜)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