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期】郭彦刚:焊工技师勇于破解瓶颈妙手巧治“设备病”(图)

发布时间:2023-10-23 22:37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2-12-13 | 查看:1582次

郭彦刚,男,1979年6月出生,现任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焊工首席技师,焊工高级技师,机电高级工程师,河北省焊接协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他只要戴上面罩、拿起焊枪,他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人枪合一、官止神行、游刃有余。高超的技术,加上善于琢磨,让郭彦刚成为很多现场维修难题的“终结者”。坚守本职业24年,他解决设备维修技术难题,坚持技术培训,带动传帮带, 带领工作室团队申报专利14项,授权7项,受理6项,累计完成技改创新改造699项。他是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河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曾获“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能工巧匠”等省级荣誉称号。

  “嘶嘶……”电光闪耀,焊花四溅。

  在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制氧车间,一名焊工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操作。只见他举重若轻、挥洒自如,虽是简单焊接操作,却有一种千军万马的气势、一派渊渟岳峙的风范,片刻工夫,一件难度极大的膨胀阀焊接就完成了。

  他就是郭彦刚,只要戴上面罩、拿起焊枪,他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人枪合一、官止神行、游刃有余。

  高超的技术,加上善于琢磨,让郭彦刚成为很多现场维修难题的“终结者”。

  急难险重“找老郭”

  “高炉炉壳裂了,我们焊不了!”“找郭老师!”

  “高炉冷却水管道跑水了,压力很大,水喷六七米高,高炉不能停,怎么修啊?”“找郭老师,快让他想想办法。”

  “高炉通冷却板这次大修为防止管接头内漏水,要想办法改造。这么厚的铜板和钢管能不能焊?”“你去找郭老师问问。”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维修职工们口口相传的这位“郭老师”就是郭彦刚。

  在德龙钢铁,郭彦刚可是个“名人”!他技术全面精湛,焊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被誉为“全能焊接大师”,更厉害的是,他善于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解决设备故障,总能手到病除。

  有一次,炼铁厂2#和3#高炉的冷却水管道突然崩裂渗水,挖开以后水流窜到四五米高,发现金属水管破裂30厘米。如果停炉维修,最少需要20小时以上才能停水,否则就会把高炉烧坏。而且,还需要排水,时间会更长。两座高炉停产20小时,则将减少铁水产量5000吨!情况危急,该怎么办?

  为此,郭彦刚根据现场情况,当机立断决定自制工装进行处置。他用废弃的零件自制了一个巧妙的装置:水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带阀门的金属套筒,套到漏水的地方,打开阀门导流导压,改变水流和压力的方向,使得部分破裂处具备焊接的条件。”郭彦刚说,等焊接完成并冷却后,再把阀门关上,即可正常输水。用这个方法,郭彦刚和同事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焊接,把漏水管堵好了。

  高炉透平机是一种价值千万元的节能装置,用上以后每天能节省电费3万元。在一次检修中郭彦刚发现,透平机轴震动超标,影响使用。开盖检查发现,密封面被煤气侵蚀得非常厉害,最深的坑达到3厘米,如不修复将不能使用。而如果返厂维修,则最少需要几个月,维修费用几百万元不说,这期间高炉不能用透平机,电能消耗巨大,将造成重大损失。而如果自己维修,技术难度大不说,设备如果不慎修坏了损失同样巨大!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英雄身手危时现!这时郭彦刚站出来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个难度极大的任务。“当时真是逼到那个份上了!满脑子都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因为这台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如果修坏了我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但为了不影响生产,我是硬着头皮往上冲!”

  由于被侵蚀的密封面是铸铁的,很难采用电焊的方法。“因为如果用冷焊的话,20分钟就得停下来,等冷却后再焊,太费时间;如果用热焊,透平机的机壳重40吨,加热条件根本达不到。”郭彦刚考虑了很多焊接方法,都不能安全地修复,经过冥思苦想,他决定用气焊的方法进行焊接。“这是在铸铁面上堆焊一层黄铜,如果溶剂选不对,铸铁和黄铜不往一块融合,会出现剥离、重层现象。这时候,一方面查资料,一方面根据以往经验选择材料,做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选好焊接材料以后,郭彦刚和同事们利用一晚上时间把透平机密封面焊接修复,一直使用至今。

  妙手巧治“设备病”

  郭彦刚干活心细,善于琢磨,是现场维修难题的“终结者”。郭彦刚常说 “焊不是万能的,但是困难面前办法是万能的”,他不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延伸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用其所学为企业技术创新添砖加瓦。

  高炉水冷过桥是高炉出铁口上方承载风口平台的重要装备。由于铁口处环境温度变化大,上方设备受温度变化影响,出现交变应力,使得水冷过桥的焊接结构容易开裂,使用周期短,而且焊接修复环境恶劣,一旦出现裂纹,人员无法彻底修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郭彦刚充分研究以往水冷过桥结构,结合现状,现场实际考察,自己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列管式水冷过桥,改变了原水冷过桥的结构,制作方便,下侧无焊缝,避免了焊缝问题,可以单管更换,成为行业内首创。

  高炉冷却壁水管护罩在高炉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造成的交变应力时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裂纹,进而造成煤气泄漏,给安全环境带来极大风险,生产节奏紧张,开停炉有时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炉况失常,冷却壁水管护罩漏煤气封堵成为一大难题,正常风压生产在线焊接无法进行,他又开动脑筋首创性的设计了冷却壁水管护罩端部焊缝裂纹专用封堵装置,使用效果良好。

  在一次炼铁高炉大修期间,有一批大厚度铜冷却板与钢管急需焊接在一起,但是,大厚度纯铜件与钢件焊接在整个公司各分厂都是技术空白,甚至整个邢台地区都是空白。

  “当时,有近80件铜钢连接件需要焊接,时间紧、任务重。”郭彦刚说,找专业厂家来做,不是要价高就是工期内不能完成,“请求技术支持吧,尽是刁难:你们的设备不行,你们干不了,你们不专业……”

  作为德龙“技术担当”的郭彦刚咽不下这口气,主动担责解决这个难题。

  “当时书上也仅有一点理论资料,根据现有条件只能使用氩—氦混合气体保护焊,但氦气我从来没用过。而且,焊接大厚度铜板还得使用大功率氩弧焊设备,铜板需要预热到650℃到700℃,这些条件我们都不具备。”郭彦刚介绍。

  对此,他开动脑筋,自制了加热设备,利用一台大功率直流焊机当作氩弧焊机使用。然而,因为焊把没有开关控制,要完全靠焊接速度及焊接操作手法来控制焊接熔池温度,对于技能的要求较高。不过,这对于基本功扎实的郭彦刚来说不在话下。同时,他连夜进行各种焊接条件的准备,连夜进行焊接实验,经过一整夜的反复实验总结,最后压力实验成功,写出了焊接工艺。

  可行的操作方法出来了,但还得进行大批量的焊接,而且别人的技术很难做到,郭彦刚一个人再强也会身体顶不住啊。于是,他就分享技术、教授徒弟,边干边讲解,就这样两人倒着焊,终于完成了任务。由于预热700℃的高温,再加上氩氦混合气体电弧弧光强照,让郭彦刚的蓝色工作服变成了白色,焊接完成后烤焦了两套工作服。这次,他完成了一次开创性的技术进步,且填补了公司的技术空白,为以后同类操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桃李天下“满园芳”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郭彦刚的工匠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郭彦刚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到过多个城市,做过多种工作。最后,他发现自己对焊接情有独钟,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技术日进。2002年郭彦刚到邢台矿务局技校(现冀中工程技师学院)考焊工证。因技术出色,被学校留下做焊工培训教师,一干就是6年,带出的近百名学生进入中国三峡水利水电公司、秦山核电站、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等,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期间,他还多次出外进行外勤焊接工作,多次参与部队坦克装备改造。2008年,郭彦刚进入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当了一名维修焊工。

  郭彦刚在德龙负责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召集培训数十次,培训上千人次,大大提升了企业维修力量。所带徒弟多人在各级技能比武中屡获佳绩,有的徒弟当了设备员,有的成了技术骨干,在技术传承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多年来,郭彦刚采取倒灌式培训,为了技术传承,倾心相授。一次在组织技术比武前,他直接陪练演示。由于焊接仰焊,他把自己的长袖手套拿出来,两幅改一幅,自己花钱找人缝制特制手套给徒弟用。有时练习一个动作他要解说演示多遍,并收集理论试题陪徒弟共同吸收消化。

  他的徒弟中,王闯曾取得邢台市职工技能比武德龙赛区焊工第一名;路红亮曾取得邢台市职工技能比武德龙赛区焊工第二名;王晓辉曾取得邢台市职工技能比武德龙赛区焊工第二名。2020年,德龙公司技术比武焊工前六名中5人是郭彦刚所带徒弟。2021年他的徒弟吴小龙勇夺邢台市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获“邢襄名匠荣誉”称号,周建英第二名,获“邢台市技术能手”称号。目前郭彦刚又签带10个徒弟,创新带徒方法,根据维修生产实际带徒到班组,每个班组选出一到两个徒弟,根据各班组及徒弟工作时间还有现场实际需求不同,进行技术教授。

  如今,郭彦刚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创新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全公司技术培训和交流的有效平台。截至目前,郭彦刚团队完成国家专利9项、科技先进成果3项,累计完成技改创新改造699项,创效1374.35万元。

  “我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担当,就是遇到问题不退缩。解决难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方面,需要胆大心细。要敢去挑战,敢于迈出这一步,生产现场有问题,决不能逃避;在解决问题时,要细致入微,考虑周全,这么多年我就是这样做的。对于我们来说,每次处置故障都是新问题,因此,工匠精神也表现为一种根据现场条件因陋就简地快速、高效、安全解决问题的能力。”郭彦刚深有感触地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