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3期】董新瑞:非遗传人带动300余名农村妇女再就业(图)

发布时间:2023-10-20 12:14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3-09-06 | 查看:1804次

“满族结绳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约三百年,董新瑞是第五代传承人。2017年初董新瑞返乡创业,她开展公益课堂,进村入户手把手培训结绳技艺固定上岗人员,解决当地农村群众15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3500元。

董新瑞,女,1989年11月出生,“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满族结绳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约三百年,董新瑞是第五代传承人。2017年初董新瑞返乡创业,她开展公益课堂,进村入户手把手培训结绳技艺固定上岗人员,解决当地农村群众15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3500元。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河北省冀青之星”“河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北省乡村最美工匠”等荣誉称号。

  为带动更多农村群众依靠双手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2022年,董新瑞先后在易县全山庄、太平峪、小龙华等20个行政村建立起手工绳结编织基地,与贫困户签订加工回收协议,全方位保障他们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开展入户公益培训,带动900余名贫困户、农村妇女成为编织能手,让他们有了稳定收入。熟练的农村妇女每天可编百余条,月收入最高达到4000多元。她还开展了残疾人公益培训两次,帮助16名残疾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幸福就业。同年,董新瑞还走出家门,赴张家口朱家庄村、小庄村,开展“小红绳助力乡村振兴之路”非遗传承绳饰手工培训,辐射带动当地3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为了在青少年中传承非遗文化,2021年—2022年,董新瑞与易县第一小学,开展“非遗入校园,编织五彩梦”活动三次,110名少先队员参与其中,学习编制技艺,感受非遗魅力,让青少年更深切的了解家乡的非遗技艺,坚定文化自信,该活动被学习强国报道。2021年10月公益入驻易水老年活动中心,免费提供教学材料,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2022年10月开展“乡村振兴,非遗同行”活动,在保定易县安各庄镇、梁各庄镇、塘湖镇等二十八个行政村开展绳结编织技艺培训增收活动,共计300余人参与其中。2022年11月去太行水镇、下铺村、赵岗村、西谷县村、南头村等村庄进行培训,共计培训220余人。2023年2月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在保定易县等多个行政村开展绳结编织技艺培训活动,共计150余人参加。同年,董新瑞与易县职教中心开展“非遗入校园”活动两次,50名职教学生会参与,了解非遗传承文化,学习编织技艺,体验编织绳结的乐趣。并安排职教学生来公司实习,培训30余名同学参加学习,人均增收1000余元。同年3月,开展“以结记事,以绳寄情”研学体验活动。

  在不断地发展中,董新瑞积极研究挖掘家乡传统文化元素,把清西陵地区满族服饰、燕下都古风古韵等元素融入到产品创作中,先后注册了“诚瑞轩”“魏银匠”“小瑞绳饰手作”等品牌和多项产品专利。她挖掘家乡文化设计的多件作品在各类大赛中惊艳亮相,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设计的绳艺作品“百年芳华”荣获保定市第二届文创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绽放”编织挂画荣获保定市第二届文创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最佳创意设计奖”。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设计的绳艺作品《团结共庆》《百年芳华》被易县博物馆收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