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8 22:09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3-10-09 | 查看:246次
严上海
一、人物介绍
严上海,男,1971年3月出生,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严寒酷暑中严上海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已达7300多日夜,面对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他从未胆怯歧视。细心录入信息精心调配生活物资用好救助资金,站内年救助人员达700余人次。一聋哑老人在医院急救他为老人换衣裤擦粪便,安置滞留人员订票返乡他常忙至夜深,在最冷的寒夜里无数次下桥梁钻涵洞挽救流乞者生命。
二、主要事迹
扶弱济困 守护生命的平等尊严
严上海,男,52岁,中共党员,石景山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该自2003年从部队转业到救助管理站工作至今,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处处以党员的先锋模范标准要求自己,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勤奋敬业。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记依法救助原则,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在救助站他主要负责救助业务,协助站长开展日常救助工作,还负责流浪乞讨受助人员的审核登记、联系亲属、护送返乡、上街巡视、看病就医等工作,在工作中以“工作有爱心、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为工作座右铭,舍小家为大家,服从领导,顾全大局,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圆满完成了各项救助工作任务。
严上海(左一)在街头救助流浪人员
审核登记是救助工作的窗口,严上海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民政人”的形象,必须把真诚的服务献给救助对象,让受助人员感觉到救助站就是他们临时的家。当遇到对救助工作有不满和误解甚至满是怒气的求助人员时,他本着以人为本、依法救助、依法行政、规范操作的宗旨,牢记“五心”工作方法,用真诚和微笑去感化每一位求助人员。曾经有一位求助人员,因对站内的工作程序表示不满,便情绪激动言语过激,经严上海耐心讲解救助政策,用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为他服务,最终在护送其上车返乡时,此人转变了态度,还惭愧地说:“对不起!都是我的态度不好,误会了你们,你们依然为我提供帮助,让我真的很感动。”有些求助者在京流浪多年,长了虱子跳蚤,严上海经常和求助人员谈心,近距离接触,求助人员身上的跳蚤被带回家好几次,妻子、女儿经常被咬得浑身是红包,严重时甚至就医,有时也难免被家人埋怨,为了避免家人被咬的痛苦,下班后只好把自己的衣服放在楼道里。临时救助工作还会遇到患有肺结核、乙肝、精神病等危险传染病人,但他从不因为这些而胆怯和歧视,而是经过防护毅然走近他们,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让这些求助人员感到亲人般的温暖。2021年11月,一位聋哑老人被送到医院急救,确定为救助对象,由于病情严重,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然而严上海却自然地给他换掉衣裤、擦掉身上的粪便,推着他在医院楼上楼下做检查,直到老人入院他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将近一天时间他未进一口饭、未喝一口水。他无怨无悔,总是坚持工作在一线,以乐观的工作态度为救助对象服务,他常说:只要心中有爱,救助工作就能够做好,困难群众就会满意。
严上海(中)为街头流浪人员送水
2018年之前,站内救助工作量非常大,每年来站救助人员达到700余人次,求助人员信息录入、台账录入由严上海负责,由于工作责任心强,在大量的信息录入中无一差错,另外他还负责站内的救助物资采购、食品采购、账目报销、储备受助人员的站内生活必需品等,几年来在采购中货比三家、分毫必争、严把质量关,从不多冤花一分钱,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将有限的救助资金用好、用对。2017年底他被聘任为救助站副站长,负责救助业务工作,平日里他和站内工作人员一起,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严格遵守和执行救助管理的各项工作纪律,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求助人员的接待、核实、联系、安置等工作,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传递到每一个求助人员的心中,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2020年初重大疫情不期而至,由于救助站工作性质特殊,无论疫情多严重都要开门接待受助人员,站内疫情防控压力巨大,面对汹涌而来疫情,严上海始终冲在站内疫情防控前线,每来一位求助人员,严上海都亲自查验求助人员的体温、行程码和健康码,不放过任何一个防护细节,督促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及时消毒,确保站内每一位人员都安全。细微之处守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严上海在站内疫情防控中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自疫情发生以来站内没有发生一例感染者。
严上海(右二)带受助人员看病
近几年冬季由于极端寒冷天气较多,全市加大了对重点地带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救助站每天要接待多名求助人员,站内工作压力骤增,为了缓解站内人员压力,严上海任劳任怨,工作积极主动,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累,以文明举止、耐心的解答,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克服重重困难,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为救助人员提供后勤保障、站内安全、订票返乡、滞留人员安置等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护送救助人员上车到深夜。在对街面的流浪乞讨人员巡视、救助工作中,他下桥梁,钻涵洞,认真巡察每一栋废弃建筑物,经他发现、救助的多名流浪乞讨人员都获得了及时的救助,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忠于职守、甘于奉献,虽然承担的工作量比较大,但他没有任何的怨言,从不叫一声苦,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那些困难群众。他很少为自己着想,自己的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幼小,老家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自己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没有抱怨过、退缩过,没向别人诉过苦,总是很阳光的面对生活。2011年他得了一场大病,用医生的话说“再晚到半个小时这人就没了”。经过治疗和锻炼现已恢复得很不错,如果他自私的话,他可以以此为借口推辞工作,但他没有,依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为求助人员服务当中。2013年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严上海年迈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要给母亲治病,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由于离老家太远,他总是埋怨自己对母亲的照顾太少了,还好让他安慰的是他的工作得到了家人和母亲的理解。作为一名民政人,作为一名救助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虽然他家庭负担较重,身体又多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叫苦、叫累,没有因此耽误工作,而是怀着满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工作第一线、用微笑和爱心继续着他热爱的事业。
严上海(右)劝说流浪人员进站接受救助
“救助管理施爱心,无私奉献见真情”,严上海用言行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他用积极努力的工作,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为我首都环境整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