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勤国事迹:守护姑苏古城文化40余年的文物保护志愿者(2图)

发布时间:2023-09-07 11:19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3年6月 | 查看:187次

姓名:谢勤国

事迹:守护姑苏古城文化40余年的文物保护志愿者

简介:谢勤国,男,1946年8月生,苏州市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市北塔公园管理处退休职工。1977年,谢勤国开始投身古城文物保护事业,用文字记录古城文化。2006年退休后,他继续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并在2011年加入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先后与团队开展文物保护主题公益讲座120场,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40小时。

谢勤国,男,1946年8月生,苏州市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市北塔公园管理处退休职工。他坚守古城保护第一线40余年。1977年,他无意间发现虎丘塔倾斜加剧的趋势,迅速提交报告,促成虎丘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大修。1989年,他开始用“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文化,参与编纂《北塔志》《石湖志》等多部志书和《姑苏老街巷》《苏州的桥》等文史书籍,已累计创作约250万字。2011年,他加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的文物保护志愿者队,成为第一位成员,用脚丈量每一寸文保区域,曾与队友对700余个登陆点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的首次复查,志愿服务时长超1840小时。他用公益讲座宣传古城文化,2018至2021年间与团队一起开展了100场公益讲座,足迹涉及江浙沪三地,直接参与讲座听众近7000人次。谢勤国曾获苏州时代新人、苏州古城保护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

深挖资源,“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文化

1975年,谢勤国进入苏州园林系统,在虎丘从事绿化工作。1977年的一天,他在工作时无意间发现虎丘塔东北角墙体水泥层大块脱落,还伴有很长的裂纹。“这么厚的水泥都鼓出来了,可想而知塔体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我的第一感觉是塔的倾斜度发生了变化。”发现情况不对,谢勤国立马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向有关单位提交报告。后来,检测人员对虎丘塔的倾斜度进行了测量,发现果真如其所言,虎丘塔倾斜有加剧趋势,塔尖与中垂线的距离增加了6厘米。不久以后,虎丘塔便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塔体得以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也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

对于谢勤国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偶然地参与到古城保护的工作之中。1989年,在北寺塔担任绿化班组组长的谢勤国又接到了编纂《北塔志》的任务,与之前的偶然参与不同,这次编纂使他彻底踏上了古城保护之路。接到任务之后,整整45天,他都泡在苏州市图书馆古籍部,每天最早去、最晚走,除了中午吃饭,其余时间雷打不动地查阅资料、抄写古书;而对于缺少资料记载的部分,他四处奔波,一边请教专家学者,一边采访周围住民,并对所获资料不断进行考证。6个月后,长达9万字的《北塔志》诞生了。

这次经历使谢勤国意识到编纂志书的非凡意义——“苏州之所以能成为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其精髓就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记录好苏州的历史文化,让它们能够被传承与发扬,何尝不是对古城的一种保护?”谢勤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北塔志》后,他正式开启了用“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文化的生涯,他受邀编纂《石湖志》《绿化志》等多部志书,还与专家学者合作编写《姑苏老街巷》《苏州的桥》《姑苏名宅》等与苏州文史息息相关的书籍,目前已经累计创作250万字,为古城保护留下了一笔又一笔宝贵的文字财富。

投身志愿,用脚丈量古城文保区域

2006年,谢勤国正式退休,退休后的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投身于自己热爱的古城保护事业。2011年,谢勤国得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打算成立一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他第一时间报了名。通过重重考核后,谢勤国成了文物保护志愿者队的第一位成员,编号001。

2013年,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在经过两年的培训,掌握古建筑的测绘、拍摄、历史以及地方史等基础技能后,迎来了第一项任务——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的首次复查。谢勤国与其他9名队友负责复查文物登录点。他和队友们花费了100余天,秉持着不漏一座房子、一处古迹的原则,无惧风雨地对700多个登录点进行了地毯式复查。

这些年来,谢勤国始终奔走在文物保护的第一线,每一次志愿活动都积极参与。他随身携带着一本翻旧了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参与志愿服务以来他跑过的古宅老街,留下了700多条文保信息。在他的家中,更是堆满了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书籍,谢勤国的老伴说,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动不得。在谢勤国和其他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很多被埋没的文物被发掘出来。

2022年,姑苏区市保及控保紫线核定项目正式启动,谢勤国也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新一轮志愿服务。截至目前,谢勤国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超过1840小时。

注重“传帮带”,“金嗓子”讲好古城文化故事

“既然我是001号,那就要像一个001,要起带头作用。”谈及对文保志愿工作的态度,谢勤国这样说道。他所在的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共有30人,在所有人中,今年76岁,高中学历的谢勤国是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的一个。但这些从来不是他进行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工作的绊脚石。由于对姑苏古城的热爱和经年累月的阅读写作,他在苏州历史文化方面具备渊博的知识储备,是队友眼中的靠谱“老法师”,大家有关于文保的问题时,都愿意来和他商量。不论是谁来询问,他都从不藏私,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出自己的看法,并推荐相关的文史材料。

不仅如此,谢勤国还注重对下一代进行古城文化宣传,2018年,他和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员黄骋宇一同发起了一项名为“《苏州城的脚步》百场公益讲座”的公益文化活动,历时3年时间开展100场公益讲座,让更多“小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们”了解苏州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璀璨人文,加深他们的融入感和自豪感,为苏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智慧。3年间,他们的足迹涉及江浙沪,讲述用时15000分钟,讲义合计370000字,直接参与讲座的听众近7000人次。

“我是一个苏州人,生于斯,长于斯,应该身体力行。苏州中心城区这一块是国家级、世界级的瑰宝,我希望它能得到所有苏州人的爱护并加以保护。”谢勤国表示,未来会继续当好古城保护的先行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