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13 11:28 | 来源:腾讯网 2011年02月13日 01:41 | 查看:1621次
资料图片:受谣言蛊惑而逃离家园的村民们。
据新华社电(记者 朱旭东 王骏勇)记者12日从江苏省响水县政府了解到,10日发生的“化工厂爆炸谣言”事件有了新进展,目前公安部门正立案侦查,已锁定3名嫌疑人。
10日凌晨,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有人传言“附近化工厂将发生爆炸”,引发附近4个乡镇30多个村万余名群众连夜冒雪大规模逃亡事件。其间,一辆载有10多名群众的农用车在逃亡过程中不慎翻入河中,导致4人死亡3人受伤。
响水县常务副县长许德智表示,经调查,这是一起谣言引发的恐慌。目前警方正立案侦查,已锁定3名嫌疑人,其中一名是当地工人。据初步判断,此次事件系这名工人看到化工园区一家企业在排放气体,误以为是发生泄漏,随后打电话给其朋友说“有泄漏赶快逃”,最后一步一步扩散,并逐步误传为“化工厂要爆炸”,最终引起这样一场大规模逃亡事件。但也不排除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然这只是初步调查的情况,具体结果要等破案才能得知,目前侦破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许德智说。
据悉,响水县有关部门正加紧排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举一反三,防止泄漏等事故。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善后处理工作。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李云路 王骏勇 朱旭东) 谣言只是引子,恐慌背后有原委。观察人士表示,引进化工企业确实能够发展当地经济和解决就业,但更要注意平衡好发展经济和百姓安居乐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此次响水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对本社记者表示,响水事件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园区的化工企业能否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缺乏信任、对政府的安全监管是否到位也缺乏信任。
发生爆炸谣言的陈家港化工园是江苏省级化工园,2002年投入使用,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设有化工生产区、生活服务区、污水处理区、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四大功能区。园区内分布40多个化工厂,主要从事医药、农药、生物化工制品、石油化工等。
园区周边群众普遍反映,平时也能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有时甚至“连窗户都不敢开”。记者赴园区采访时,明显闻到多种异味,尤以酸臭味最重。
可以想象,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各地发生的化工企业爆炸、泄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当地居民难无恐慌心理。
记者了解到,恐慌更来自近几年园区发生的2起事故。2007年11月27日,园区内的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官方通报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2010年11月23日,园区内的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导致处于下风向的江苏之江化工有限公司30多名员工中毒。
响水县安监局副局长周克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谣传此次泄漏的毒气是氯气。按规定,氯气产品的企业建筑防火的安全标准是50米,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是500至1000米。陈家港化工园处于安全规定的范围之内。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村民都表示对与化工企业“共同生存”感到恐慌和厌恶。“化工园区就像身边的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整天心悬在半空中。”
“化工厂的存在的确为响水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路、房子都比以前要好不知道多少倍,既然经济硬件上去了,相应软件能不能更上一层呢?听过民众的心声吗?”天涯论坛的网友TNTOUR说。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笪素林表示,任何化工项目本身都存在隐患,因此在引进之初,政府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消除民众恐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应该采取严厉处罚行使好政府的监管职能,取信于民;重大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把真相公开。
记者了解到,2007年爆炸事故发生后,响水县对化工园区确实也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办法,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园区化工企业进行24小时巡查;督促企业对氟化、氯化等高危工艺全部加装自动控制、自动泄压系统等。
响水县常务副县长许德智说,县里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全县所有化工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每月召开分管负责人、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
“这些措施是必须的,但仍是远远不够的。”燕继荣说,就响水事件而言,化工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行业的管理标准、当地政府对其安全生产的监测标准等,必须严格程序,公开透明,政府应该想一想,是否真正做到了。
许德智也坦承,此次事件给县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严格监管园区内化工厂安全的前提下,对老百姓的安全知识、逃生知识也要进行普及,并建立一个能够让正确信息快速传达的沟通渠道。
据介绍,出逃过程中也有人拨打110核实是否真的有毒气泄漏事故,而当110核实确认没有泄漏事故欲通知报警人时,已经打不通电话。
燕继荣说,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让老百姓相信政府追求的是公共权益和人民福祉,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这才是此事给予我们最深切的提醒。
江苏响水县在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交汇处,东临黄海。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一。
京华时报评论:响水事件不能止于“治谣”
这个春节,江苏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方圆十多公里内的民众,遭遇了一场虚惊。2月10日(大年初八)凌晨,因为传言化工园将发生爆炸,上万群众冒雪出逃,夜黑路滑,车祸频发,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
针对万人逃亡,当地政府称“纯属谣言引发的一起恐慌事件”,事态已得到平息,公安机关正在调查“造谣惑众者”。然而,在记者事后调查中,却又另有玄机。首先,“谣言”背后有“味道”,不少村民称,当时确实闻到了异常味道。
其次,恐慌背后有隐情。原来,近几年化工园区确实发生过两起事故。2007年11月27日,园区内的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致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去年11月23日,园区内的江苏大和氯碱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漏,导致下风向一家公司30多名员工中毒。
万人逃亡的规模和数人死亡的悲剧固然令人震惊,但更使人惊异的是,为什么当地民众的心理如此脆弱,神经如此紧张,以至一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四处逃亡?
恐慌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未知的危险。上万人瞬间心理溃堤,问题的症结,不在“谣言”,也不在异味,而在当地化工经济与民生在布局、利益和心理上的全方位冲突。居民一直以来就与化工园区这样的“炸弹”比邻而居,长期心悬半空,而且这种战战兢兢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被两次已经发生的事故一再确认。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村民都拒绝与化工企业“共同生存”。对他们来说,恐惧并非来源于恐惧本身,恐惧的源头,不管人们怕还是不怕,都已经在那里了。日复一日的担惊受怕,如无数蚁穴侵蚀着人们的心理防线,也在事实上消融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纵观响水事件前因后果,很像一个颠倒过来的现代版“狼来了”的故事。所不同的是,“狼”不是最后才来,而是一开始就来了,而且还来了两次。也正因为如此,“谣言”从一开始就与事实“结盟”,恐惧心理从一开始就获得了现实的“滋养”,而政府和企业的公信力从一开始就陷入难以自辩的尴尬境地。
响水民众“忧爆”逃亡事件,令人联想起发生在河南杞县的“杞人忧钴”事件。一个企业“放射性核元素出事”的说法,演变为核爆炸的谣言,引发杞县人大量外逃。原来,当地发生了放射源卡源故障,然而事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当地政府缄口不言,坐视人心恐慌。这两个事件从不同侧面警示人们,谣言的力量不源于其本身神乎其神、以假乱真,而在于我们的社会治理出了问题,赋予其惑众误众的底气,为其提供了滋生蔓延、大行其道的空间。
对于类似事件,处理造谣者固然必要,迅速及时的信息发布也很关键,但还是治标不治本。正如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笪素林所说,“谣言止于真相公开。如果政府公布了事实真相但群众还是不相信,那就是公信力出了问题”。要彻底终结“狼来了”的噩梦,归根到底,还需要当地政府反躬自省,找到百姓恐惧的根源,转变发展方式,抓好安全生产,把百姓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使其真正免予“睡在炸弹上”的恐惧。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公众内心深处的担忧,还他们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而这,也正是政府获得信任的基础所在。
谣言的力量不源于其本身神乎其神、以假乱真,而在于我们的社会治理出了问题,赋予其惑众误众的底气,为其提供了滋生蔓延、大行其道的空间。当地政府应反躬自省,找到百姓恐惧的根源,转变发展方式,使其真正免予“睡在炸弹上”的恐惧。(李力言)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