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5 08:00 | 来源:中华慈善在线 | 查看:2171次
记者:恭喜你荣登中国第一份慈善排行榜的冠军,成为最慷慨的中国人。请问你对获得这个荣誉有何感想?
黄如论:说实话,我对上这次排行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像我以前从不在乎是否上财富排行榜一样。甚至可以说,我并不是很愿意上这个榜。当初企业公民委员会和胡润方面多次跟我联系,找了一个月,说是这件事情对中国慈善事业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我才勉强答应给他们提供材料。
一定要说,我觉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捐赠社会公益是我份内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这么些年的奋斗,现在事业有了成就,这一方面是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是与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分不开;另一方面是家乡福建的故土、文化和父老乡亲的滋润、养育、关爱的结果。因此,我理当回报社会,特别是回报养育我的故土和父老乡亲。
我喜欢这首歌,它表达了我的想法:“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记者:在你的人生不同阶段,你怎么看待财富或者金钱?在你穷的时候,和创业的过程中,和致富之后,有什么变化?
黄如论:早年我穷困的时候,深深感觉到,人没有钱不行。创业过程中,企业要发展壮大,没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不行。但在我的事业有了一定成就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回报社会,帮助那些贫困的人。
记者:你为什么会拿出如此巨大的资金来捐赠公益慈善事业?或者说促使你成为中国最慷慨慈善家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如论:这与的经历与出身有关。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生活非常贫困艰苦,但父母和祖父母对我非常疼爱,周围许多亲戚朋友也给我的很多关照。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努力打拼奋斗,用我自己的智慧、胆略和汗水来换取收获,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抚育我长大的祖父祖母,和那些帮助过我、教诲过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人们。这些梦想和信念,化在了我今天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我从事慈善与公益捐赠的最原始驱动。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家族精神的熏陶。我出身忠臣之后,我的祖先世代以读书传家,我的第12代祖先黄斡是朱熹的大弟子,儒学正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积极入世,强调济世救人。这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家族精神,在我们家代代相传,构成我今天价值观的重要成分。
记者:你是从哪些方面开始你的慈善事业的?你捐赠的主要在哪些方面?前后有无变化?
黄如论:我最初的捐赠,是从资助亲戚、帮助黄姓宗族和支持家乡父老开始的,早期捐赠内容从扶贫济困到文化保护。后来捐赠对象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地域上从福建故乡扩展到全国,主要是我的企业的所在地;二是捐赠对象超越了原来的族人和乡亲;三是捐赠的种类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为主。
记者:你做这些慈善事业,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是直接捐款给贫困的人,还是捐赠给机构?
黄如论:从开始捐赠到今天,这两种方式都有。我乐意直接救助那些生活暂时有困难的人,我的许多扶贫济困的捐赠,属于这种直接捐赠。但许多额捐赠,我往往是捐赠给机构,如慈善机构、学校或者政府相关机构。
记者:你自己知不知道,你的这些慷慨捐赠,都产生了什么良好的效果?
黄如论:我不能说我的捐赠一定能够解决很大的社会问题,但我还是很高兴地看到,许多受我捐助的人度过了难关,许多孤儿的生活因此过得好一些,许多失学的儿童在我捐建的学校读书,许多孤寡老人因为我的帮助晚年感受到了温暖幸福,我为此感到很欣慰。
记者:你自己觉得最满意的一件善事或者一次捐赠是什么?
黄如论:我再次强调,做这些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只是在做自己的份内事。说到比较满意,就是因为我捐赠建立的学校,使许多儿童,特别是贫困学生有书读。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早年辍学。
记者:不久前,国家出台了一部法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成立基金会,来从事公益事业。你有没有计划想过要成立一个黄如论基金会,来管理你的善款,让其发挥更好的公益效果?
黄如论:暂时没有计划,我有太多的商业项目要做,因此无暇再分心来成立自己的基金会。我自己的专长是创造财富,至于做基金会从事公益事业,不是我的专长,所以我采取捐赠,而不是直接成立自己的基金会。而且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贡献、社会责任,甚至也是更大的慈善。
记者:除了江夏大学,你以后还有什么捐赠计划?
黄如论:在我事业有成的今后,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是农民之子,因此也不会忘记或者停止回报社会。我将一如继往地尽自己努力,通过捐赠来支持社会公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认为金钱有价也无价,我和我的企业,将始终坚持用有价的价值送无价的爱心。
(责任编辑:贺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