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7:32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2-09-19 | 查看:785次
董国强
一、人物介绍
董国强,男,1983年12月出生,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军民融合处处长。
董国强将航天科技的风洞技术向体育、交通、建筑等民用领域拓展,建造出国内首座世界一流水准的体育综合训练风洞,为21支国家队提供了冰雪等冬季项目、田径游泳等夏季项目的训练测试。在严重缺乏技术参考的情况下,他率团队成功破解了汽车风洞设计中多个工艺系统的集成难题、实现多项技术升级。
二、主要事迹
用天上科技为地面造福
董国强受邀出席冬奥表彰大会
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参观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这座风洞是由董国强及其团队全程参与建设的,期间他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思路,为体育强国贡献了航天力量。多年来,董国强不断创新突破,将航天科技、风洞技术深度融入汽车、建筑等产业发展,深耕优势、拆除壁垒,打造出多个技术过硬的“明星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航天人“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董国强一直工作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事业一线,潜心钻研、矢志创新,全程参加了十几座“航天重器”——风洞的设计与建设,多年来,他率团队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系列进展,将最初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风洞向体育、交通、建筑等领域逐渐拓展,实现航天技术从军工到民用的“跨界”。
勇挑重担、为冬奥健儿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备赛工作情况,并参观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
这座风洞,就是董国强带领团队一步步攻克难关、用一滴滴汗水建造而成的。
董国强在北京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体育综合风洞现场测压孔加工精度检查
风洞被称为“飞行器的摇篮”,但建设一座单纯用于体育训练的综合性风洞,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如何突破技术壁垒,将航天技术应用于运动员训练,如何为运动员量身打造一个高效、安全、舒适的专用试验设施,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全部测试功能,都是董国强和他的建设团队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是北京冬奥各项筹备工作的要求。按照建设计划,董国强的队伍必须在半个月之内拿出总体设计方案,十个月内完成从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的全部工作。为了了解运动员的试验测试需求,董国强主动与多位国内外体育专家、教练进行需求对接,团队成员一边搜集并更新试验需求、一边进行风洞的迭代设计。在最繁忙的详细设计阶段,董国强几乎24小时在线,随时召开技术协调会完成方案的更新和优化,凭着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董国强和他的团队攻克了风洞结构设计、测试系统协作、新风系统设计等难题,提前完成总体设计并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认可。
设计之后是建设,现场安装调试的每个环节都将影响最终成败,没有路就搭块木板垫脚,没有电就用手机照明,面对异常复杂的风洞系统,董国强率领团队仅用了5个月就完成了风洞的全部安装工作。在后期的调试阶段,他更是时刻奋战一线,为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甚至不顾油漆未干钻入风洞内部排除故障。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风洞建成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高于设计指标,交付了一座世界一流品质的体育风洞。
利用风洞对运动员进行模拟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形成肌肉记忆,同时通过模拟运动员的运动对升力、阻力数据与运动员姿态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运动员寻找最佳运动姿态。此外,风洞作为“减阻”利器,可提升运动装备和器械的气动性能,降低阻力水平,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助力。据统计,该风洞为21支国家队、392名运动员提供测试训练服务,累计2504人次开展了冰上、雪上、车撬等冬季项目及田径、游泳、赛艇等多种夏季项目的训练测试。截至目前,这座风洞里硕果累累,试验过的运动员中共诞生了6位世界冠军。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董国强作为团队代表受邀参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骄傲地说:“总书记到过的风洞,是我们造的。”
董国强收到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感谢信的合影
勇于创新,做航天技术应用的先行者
航天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到航天强国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航天科技融入国民经济、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董国强带领队伍不断创新突破,将航天科技深度融入汽车、建筑等产业发展,深耕优势、拆除壁垒,打造出技术过硬的“明星产品”。
汽车环境风洞可实现风速、温度、湿度、雨雪、日照、道路条件等的精准模拟,把汽车研制过程中的道路试验转移到风洞试验室中,使试验不再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极大提升试验效率,缩短汽车研发时间。但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风洞的设计建造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作为国内风洞建设的“国家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中国航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明确要求和迫切需要,董国强和他的团队扛起了为国产品牌汽车研发注入航天动力的重任。
在严重缺乏技术参考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破解了汽车风洞设计过程中多个工艺系统的集成难题,并结合多年风洞建设经验,实现了多项技术升级,创新性地完成了试验风口、拐角导流片等运动部件的结构设计,成功攻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2020疫情期间,他带领的团队为了保交付,面对肆虐的病毒逆向前行,前往湖北封闭工作在建设现场。在进度紧、难度高和工作量大等多重客观条件下,最终打造出国内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环境风洞,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研发、试验能力进步和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董国强为王志刚部长讲解体育风洞
“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董国强始终把技术创新和风洞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放在首位,在不断地创新与工作求索中,他练就了过硬技术本领,从一名航天实践者升华为航天技术应用领军人。共获得授权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第一发明人5项,第二发明人7项,第三发明人5项)。
“洞见未来”,在新时代,风洞技术将愈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也意味着风洞技术的探索将永无止境。“我愿永远做个‘御风而行’的先行者。”董国强坚定地在工作日记中写下这句话。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