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3 17:27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2-09-19 | 查看:445次
赵焰平
一、人物介绍
赵焰平,男,1981年11月出生,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
主持了7个新药品种开发的赵焰平,率团队自主研发出抗肺纤维化靶向药实现“零的突破”,已完成海外授权合作、交易额超5亿美元,并在美完成I期临床试验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轻度患者甚至可以逆转。此前该领域全球仅有两款药物且都需常年服用患者负担巨大;他说“中国人自己研发的药,一定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
二、主要事迹
研发出抗肺纤维新药 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
他是一名中国原创新药领域的探路者,面对肺纤维化这座世界医疗难题的大山,他带领核心团队40多人,发挥愚公移山精神,终于看到了即将胜利的曙光。他自主研发的治疗特异性肺纤维化新药TDI-01,实现了全球创新抗纤维化靶向药“零的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下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的最高纪录,给全世界肺纤维患者奏响了福音。
赵焰平日常工作
他是赵焰平,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先后主持7个新药品种开发,承担重大项目4项,申请国内专利34项,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做出突出贡献。曾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医药人,最朴实的信念就是治病救人
几年前,一则尘肺病人的新闻报道深深刺痛了赵焰平的内心。视频中,那位重度尘肺病患者的肺几乎全部纤维化,呼吸非常困难,尤其睡觉时,不能平躺,只能跪趴着,才能稍微缓解一下痛苦。
肺纤维化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肺部受到了外界的损伤,比如吸烟、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吸入粉尘等,致病成因非常复杂,这也导致这类病很难治疗。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一旦被确诊,平均生存期仅为2.8年,它比绝大部分的癌症致死率都高,且越到后期越痛苦,病人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甚至会被活活憋死。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300万肺纤维化患者,每年还以11%的比例在增长,且没有合适的有效药物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这让赵焰平感受到强烈的紧迫感:必须加快治疗肺纤维化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治病救人,刻不容缓。
赵焰平与团队成员一起商讨项目进度
2015年开始,赵焰平就牵头布局原创新药研发,开启了“高端制剂+原创新药”双创新模式,组建创新药部,通过肺纤维化、慢阻肺、肺癌等临床亟需肺病新药的开发,先后搭建了高选择性激酶抑制剂、神经离子通道受体拮抗剂、以及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的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目前已孵化出6个肺病1类新药。
2017年,他全力攻关治疗特异性肺纤维化新药,仅三年时间,就成功自主研发出治疗特异性肺纤维化1.1类新药TDI-01,是全新靶点ROCK2的高选择性抑制剂,2018年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支持;2020年中美双报获批临床,已在美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开展临床桥接试验,该成果不仅是北京泰德制药第一个在美国做临床试验的原创新药,实现了全球创新抗纤维化靶向药“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成功将该领域技术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日前,该项目与美国Gravtion Bioscience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交易总值达5.175亿美元,创下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的最高纪录。
这样的研发速度与成果,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正是源于中国医药人“治病救人”的朴实信念。
原创新药领域的“探路者”,求速又要保质
有人说,赵焰平是原创新药领域的“探路者”,他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创新研发都是在“移山”,只是山的大小不一样,有的山矮一点,有的山仰首不见顶。原创新药研发这座山比一般的山要更加难移动,原因有两点:
首先是研发的工作量巨大,速度就是生命。原创新药研发是从0到1的突破,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中间有无数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要推倒重来,但过程中又要保持高效。以治疗特异性肺纤维化靶向药TDI-01为例,从选择有效靶点开始就是几千次的试验;筛选出有效靶点,逐一寻找优化验证,这个过程又是漫长的无数次失败;有效靶点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动物试验,无效后再往回追溯,如此往复的过程,对研发人员的韧性是巨大考验。
其次是原创新药质量的保证。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关乎人的生命,既要保证安全,还要保证有效。在TDI-01临床试验之前,全球用于缓解肺纤维化的药物只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款,皆为国外公司的产品,但是这两款药物的治疗机理不明确,不良反应非常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腹泻、皮疹等副作用,而且这两款药都需要常年服用,对于正常用药患者,尼达尼布的费用约为22000元/月,吡非尼酮的费用约为7500元/月,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经济上,对患者来说都是一项巨大负担。
相比之下,TDI-01在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且TDI-01的治疗机理非常精准,靶向屏蔽掉了肺纤维化的一个关键酶,使得纤维化的进程停止,对于轻度的肺纤维化患者,甚至可以达到逆转。至于费用,赵焰平说了一句话,“中国人自己研发的药,一定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
赵焰平在实验室指导工作
在大国医药的崛起时代乘风破浪
中国是一个医药大国,但还算不上是一个医药强国。从发展轨迹看,相比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崛起慢了很多年,尤其跟欧美日等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我们底子薄、起步晚。
“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提倡创新驱动发展。生物医药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护,核心产品技术专利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支持一批自主研发的创新品种,解决尚未满足的临床亟需,推出全球新的品种,尽快做大做强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每一个医药人责无旁贷”,赵焰平表示。
为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国家利好政策频出,2008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正式启动,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投入400亿元扶持重大新药创制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投入了750亿元进行扶持。在资金支持之外,纳入专项的新药在审批进度、准入层面等都会被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生物医药发展也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对生物医药创新产业扶持力度,以泰德制药所在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服务链,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率先搭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环节服务体系,强化对生物医药产业服务的系统集成、协同联动、开放创新,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制度型开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政策和产业扶持下,局面在好转。“十三五”规划便已提出到2020年,要推动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药品质量标准和体系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药品标准、研制并推动3到5个新生物技术药在欧美发达国家完成药品注册,并加快其进入国际市场。
赵焰平向参观人员介绍公司概况
2018年1月,TDI-01正式纳入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20年,TDI-01同时在中美两国获批临床,开展I期临床试验。
如今,中国医药行业的规模、资金、硬件设施、市场都已完备,发展的短板主要在于“基础科研”与“多学科综合人才”。近些年政府逐步加大对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基础科研支持力度;同时架设从基础科研到产业的桥梁,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促进科研到产出的快速转化,补齐短板,尽早实现中国医药强国之梦。
对于行业发展前景,赵焰平充满希望,“我们正处在一个崛起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移除一座座医疗顽疾的大山,寻求“原创新药”,为人类健康谋福祉——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着赵焰平不断开拓,勇往直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