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0 22:31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1-10-11 | 查看:3273次
王方勇
一、人物介绍
王方勇,男,1975年6月出生,昌平区南邵镇纪窑村残疾人专职工作者。
王方勇熟记村里46名残疾人的生日,为每一位自掏腰包送去礼物。疫情中残疾人出门不便,他骑上摩托为大家采购生活物品送消毒液、每天工作12小时让人忘了他也是残疾人。他推腿脚不便的老人晒太阳、聊天,帮残疾朋友网购辅具上门指导使用,为视残智残青少年的命运奔走;还写诗拍视频鼓励大家笑对人生。
二、主要事迹
推己及人诚心助力残疾人
王方勇担任昌平区南邵镇纪窑村残疾人专职工作者以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用感恩之心、真挚之情、温暖之举扎实做好残疾人的服务工作,力求尽善尽美、无愧于心。在第六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中,王方勇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王方勇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证书
王方勇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证书2
王方勇是残疾人朋友的“知心人”和“守护者”,他在平凡而普通的基层岗位上,守护着残疾人美好的生活。他用真心去守护,于细微处见真情。他通过长期走访联络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物质生活与内心深处的需求;他通过点滴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度过低谷。纪窑村一共46名残疾人,他将每一位残疾人的生日熟记于心,每当有人过生日的时候,他都会自掏腰包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作为生日礼物,去残疾人朋友家中探望他们,与他们聊聊天、话家常、解解闷,并送上祝福。
张福荣是纪窑村的一名重度残疾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王方勇带着水果去给老人过生日,他深知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常年出不了远门,对于外面世界十分向往,便推老人出门晒晒太阳,讲讲最近的新闻。老人十分感动,说:“你是我们残疾人的家人,比自己人还亲呢!”在他看来,陪伴残疾人过生日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有人在关心守护他们,有人在时刻记挂着他们,“过生日”这种小小的仪式感能够带给残疾人大大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王方勇为高龄老人过生日
对于残疾人的服务工作,他不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服务,更是用心用情去感受残疾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需要什么、期待什么。他始终把残疾人朋友的所需所求放在心上,将服务残疾人的责任扛在肩上,尽心尽力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他用真情去关怀,于行动中显担当。他是残疾人朋友的“爱心访客”,他经常拜访残疾人家庭,一方面向他们传达区残联、镇残联的相关政策精神与温暖关怀;另一方面,在聊天中了解他们的需要。要是正巧碰上残疾人朋友家有什么活儿,他只要能干的就都给干了。他是残疾人朋友的“万能帮手”,自从线上购买辅助器具政策实行后,一些年纪大的人不会操作,他便开始认真了解网站上的每一件辅具。有时候还会直接给厂家打电话询问产品的相关信息,在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后,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具,并在辅具到达后亲自去家中指导他们使用。纪窑村的残疾人总说“有困难就找王方勇,有求必应。”
王方勇为92岁高龄老奶奶送去并安装轮椅
王方勇为聋哑残疾人审核材料申请助听器
他用耐心去服务,于服务中显博爱。他不仅热心地服务本村的残疾人,对于其他找他寻求帮助的残疾人也是有忙必帮、有求必应。李军是沙河镇的一名残疾人,从沙河搬到南邵后,因为人生地不熟,不知该向谁咨询残疾人政策。偶然打听到王方勇是纪窑村人人称赞的残疾人好帮手,便去找他寻求帮助。王方勇毫不见外,耐心倾听,对于李军询问的保险补贴和残疾人摩托车的相关政策信手拈来,慢条斯理地告诉李军。王方勇常说,“大家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会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
王方勇帮助残疾人买车验车并教会如何骑
村是基层防疫必须严守的“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间,王方勇化身“防疫卫士”,紧密凝聚残疾人力量,与众人一起筑起坚实的防线。
面对疫情,他是耐心细心的“宣讲员”。他打电话、发微信给村里的每一户残疾人家庭,认真耐心地说明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宣传预防知识,提醒大家做好自我防护。少出门,或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扎堆,稳心态,提高村里残疾人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增强阻击疫情战之能胜的决心。尤其是对精神、智力残疾人,王方勇通过走访入户,提醒监护人时刻陪伴、做好隔离。面对疫情,他是后勤保障的“采购员”。在防控期间,一些残疾人出门不方便,王方勇就充分利用起自己的摩托车,担起了村里“快递小哥”的任务。了解残疾人的生活需求,帮助有需求的残疾人采购生活用品,买新鲜蔬果和必需品,送货上门,他常说:“我是残疾人专职工作者,是服务大家的。”
组织新老助残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座
面对疫情,他是无微不至的“心理疏导员”。为了避免残疾人因为疫情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恐慌、孤独等情绪问题,王方勇常与残疾人打打电话、拉拉家常、聊聊天,关注残疾人的心理状况,帮助排遣焦虑情绪,将防疫政策和残联的关怀传达给残疾人,让他们服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传递“正能量”。在他的疏导下,大家深受鼓舞,积极配合村、镇的防疫工作。
据统计,疫情期间,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至少将1000桶消毒液送往村、社区的各个家庭,每天工作几乎达到12个小时,有时候大家甚至忘了他本身也是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疫情期间王方勇为残疾人送去消毒液和喷壶
每一个孤残、智残儿童都是“折翼天使”,他们更需要关注和关心。王方勇用自己的拳拳爱心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港湾,给予孤残儿童渴望的关怀。
他以爱化人,只为让残疾人看见黑暗中的“光明”。何营村视力残疾人冯立刚双目失明,从小母亲不在身边的他渴望温暖与关心。王方勇为了让他能够不向命运低头、积极迎接生活,便为冯立刚创造了一首小诗《我想我是草》,“人犹如草,踏踏实实就好,不与大树争高低,不与花朵争美丽,有自己的心态,有自己的特点,狂风吹不倒,暴雨淋不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念,带他声情并茂地朗诵,用文字的力量润物无声、直抵心灵。在王方勇的鼓励下,冯立刚参加了区盲协举办的“隔离不隔爱,生活仍多彩”的线上活动,朗诵了《我想我是草》。在王方勇的感召下,冯立刚渐渐走出阴霾,变得自信乐观,他对王方勇说,“叔叔,有你我感到很温暖。”
在王方勇的鼓励下盲人小伙参赛并获得区盲协诗歌比赛一等奖
他四处奔走,只为让残疾人增添独自生活的勇气。张思宇从小智力残疾,今年刚满18岁的他又面对双亲离世的窘境。王方勇了解到他这样的境况,主动联系了南邵镇残联,希望可以为他谋求一份工作。在镇残联的联系下,张思宇进入了镇温馨家园,在温馨家园里张思宇不仅可以培养生活兴趣、增强生活本领,还交到了一些朋友;随后,镇残联与王方勇一起联系了昌平区科技信息学校,希望可以帮助张思宇习得一份谋生的技能。王方勇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残疾人青年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直面生活的底气。所以他经常与张思宇谈心,告诉他生活的路要靠自己走,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自己扛起自己的生活。如今,张思宇已经进入学校开始学习面点和厨师的技能,逐渐有了一技之长,可以独自谋生。
曾经,王方勇也因为身体原因失去过对生活的希望,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自暴自弃,如今他不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拥有了幸福的家庭,这都是他对生活始终保持一份乐观的态度而带来的改变。所以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诗歌,甚至是自己制作的短视频去告诉大家——生活的苦与乐不取决于别人,而在于你自己。
春节期间王方勇组织残疾人聚会
他以诗为媒,书写“正能量”。疫情期间,他接受北京电视台对他的采访,他用自己写的一首诗回答了为何自己拥有无尽的力量和助人为乐的热情:“生活这本书,品的是苦涩,释放的是心灵,不要把自己的失误,说成别人的过错,也不要把心理的不平衡,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平,人生难求的是永远都能理解,而心灵的受伤是把感恩和善良注入生命,把理解与包容融入生活,问心无愧就好,无愧于心就行。”
他以身立杆,扬起“希望之帆”。他常说,心怀善念,才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心存感恩,才能看到人间的温暖;心向光明,才能拥抱希望与爱。他常常拍摄身边的美好瞬间、美丽画面,搭配上优美的文字做成小视频发给身边的一些残疾人朋友,一方面,向他们展示着生活本身的美好与乐趣,让他们笑对生命、不惧风雨;另一方面,向他们传递着快乐与欢愉,为更多残疾人的生活增添色彩。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