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9 16:43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1-05-31 | 查看:308次
李德良
刘秋荣
一、人物介绍
李德良,男,1957年4月出生;刘秋荣,女,1957年10月出生;二人均为昌平区流村镇林业工作站西峰山瞭望员。
山里长大的李德良深知观测重要,2009年二话不说就答应做瞭望员。妻子刘秋荣心疼他与他轮流值班。两人上山背一次水就要两小时,12年上下山累计走了两个长征路。山上气温最低-18度,过年全家也难团圆。为丈夫安心,妻子种地做家务背物品上山一人独担。坚守岗位的夫妻俩,多年来数次发现并遏制火情。
二、主要事迹
“夫妻哨”执守瞭望塔 12年清苦为心安
李德良、刘秋荣夫妻,以山为家、以林为舍,在西峰山村海拔500余米的森林防火瞭望塔上,坚守了3600多个日日夜夜。在20平米的二层简易瞭望台里,他们背上山的20斤水,用不了三天就喝完了,而再下山取水,单程就需两小时。12年间,他们行走的路程可达2600多公里,期间磨破的鞋不计其数。有了他们的严密防守,责任范围内的区域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火情。
流村镇拥有着“国家级生态镇”的美誉,凡是到过这里的游客都会为清新的空气所陶醉。在这片绿色的背后,李德良、刘秋荣夫妻,以山为家、以林为舍,在西峰山村海拔500余米的森林防火瞭望塔上,坚守了3600多个日日夜夜。这对“森林卫士”恪尽职守,一当就是十二载,将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家乡这片绵延起伏的青山林海上。
李德良与刘秋荣在瞭望塔观察山区情况
李德良与刘秋荣在瞭望塔合影
2009年4月,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找到家住西峰山村的李德良,希望他到西峰山村望儿坨瞭望台做瞭望观测员,负责森林火情瞭望工作。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李德良深知瞭望观测员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是个“苦差事”,还要肩负重大责任,但李德良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回家后跟爱人一说,爱人不理解甚至委屈,李德良深感愧疚:“现在找不到接替这个活的人,我是共产党员,我先干着。”爱人看丈夫那样执着,便说那我跟你做个伴吧!老李顿时愣住,他也忘不了那样坚定的眼神,从此西峰山村望儿坨山顶成了“夫妻瞭望台”。
李德良在瞭望塔贴春联准备过年
承诺的背后却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山顶生活中,喝水、住暖、出行一直是夫妻俩的难题。20平米的二层简易瞭望台,单次来回两小时,12年总计行程可达2600多公里,磨破的鞋不计其数。老李夫妻没有想过喝水不能痛快喝,否则背上山20斤水,用不了三天就都喝光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山顶的最低温度能够降至零下18摄氏度,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刮来,都能听到风声,打在身上的是刺骨寒风。每一天就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但最缺少的是与家人的陪伴。特别是过年,每年除夕傍晚,万家团圆,看着山里山外的热闹,他们的心里也盼望,想看看年老的父母,想看看年幼的子女。他们描述这种煎熬时说:“这种滋味很不好受,甚至别人希望过年时阳光明媚,而我们总是希望过年下雨下雪,这样我们夫妻俩就能有一个人回家过年了,但12年来春节这样的天气在北京屈指可数。”
李德良观察山区情况
李德良观察山区情况
李德良在瞭望塔做饭
刘秋荣在做饭
刘秋荣在收拾家务
在夫妻二人从事瞭望塔观测员后,瞭望塔就成了他俩的家,二人一起轮流值守,李德良多在山上,刘秋荣是山上家和山下家两头跑。为了李德良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她将家里的事都一人承担下来,家里几亩地基本都是她打理,灌煤气等家务活全都自己来,抽空还要经常轮班上山帮助值班、背些生活必需用品上山,村里四邻都夸刘秋荣是个勤劳、能吃苦的女汉子。
生活的不便,并未影响夫妻俩的“专业水准”。2015年,一处亮点吸引了李德良的注意,时隐时现,他很快判断出是火情!按照流程,他迅速上报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扑火队,报告完他还不放心,嘱托好妻子继续工作,自己则匆匆地赶往现场,大概走了几里路,看清楚了位置,并且已经扑救了,才放心走。一来一回手电筒和对讲机没了电,摸黑一点点往回走,就这样跌跌撞撞凌晨才回到瞭望塔。夫妻俩携手并进,互相学习、鼓励、探讨、实践,每时每刻牢记职责,共同履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在瞭望台工作的12年里,他们责任范围内的区域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火情。
在老李夫妻及全镇1500多名“森林卫士”的共同守护下,流村大山里的森林也在静静伫立,流村镇森林资源安全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李德良被评为2020年昌平榜样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森林卫士”李德良和刘秋荣夫妻为榜样,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做保护环境和森林资源的奉献者,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添砖加瓦,贡献积极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