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葛逸凡:北航学子捐骨髓让他人重燃生命之火(组图)

发布时间:2023-06-08 17:23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0-09-07 | 查看:128次

葛逸凡

一、人物介绍

葛逸凡,男,1996年3月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大学期间,葛逸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是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后,毅然登记为中华骨髓库成员。2018年10月终于初步配型成功的他顺利通过二次采血配型,随后完成捐献。受他感召,更多北航学子踊跃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

二、主要事迹

北航学子捐骨髓让他人重燃生命之火

葛逸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是一名标准的“航二代”。其父母都在从事航空航天相关工作,他的父亲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87级校友。在家庭的熏陶下,他立场坚定,始终秉持着爱国、爱航空的奋斗初心;他为人低调,甘于寂寞,选择了航空动力中燃烧难题作为攻克目标。父子两代“北航人”,都在为了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努力拼搏、发光发热。

同时,在学校、家庭的教育下,他从小便深知“雷锋精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伟大,始终牢记师长的谆谆教导,并以博爱、友好、奉献等品行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他为人豁达,乐于助人,求学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为人细致,人同此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明白了造血干细胞对特定病人治疗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在成千上万人中能够成功配型的困难。从此,心同此理,一份必须做点什么的火苗开始点燃。在登记为中华骨髓库成员之后的等待中,他不断憧憬着受助家庭的喜悦,坚定着自己内心中的这份承诺。2018年10月,这份“幸运”终于到来,配型的成功将万分之一的希望化为了百分之百的帮助。

葛逸凡登记入库证书及献血证

在一次造血干细胞宣传讲座上,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一个病人能够寻找到与自己基因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的不易;在患病后,如果没有合适的造血干细胞,那一个个原本鲜活的生命将在经受巨大的痛苦后,最终与家人别离。因此,“一定要做点什么”的火苗从那时起便埋在了心中。后来他谈到当时的感触,淡淡地说道:“即使只有很小的机会,我也希望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这个信念,他义无反顾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为了数百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的一员,静静等待着那几十万分之一的可能。

2018年10月,经过四年漫长的等待,他终于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当得知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他眼前不断浮现着一个素未谋面的、正经历病痛折磨的生命,那份同理之心的火焰不断点燃着他的激情。“捐!”便是他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们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决定。无论他做出哪一个选择,我们都支持他。”葛逸凡的妈妈温柔地说。

“这是我的学弟。我们北航的航空航天学科确实很牛,既然他也想走航空发动机研究这条路,我就建议他来到北航。不论是航空发动机事业,还是骨髓捐献挽救人的生命,我们就一家人一起为国家服务吧!”葛逸凡的爸爸拍着儿子的肩膀笑着说。

“幸运”似乎眷顾着这颗为他人做点什么的真心。在随后更为重要的二次采血配型中,葛逸凡也顺利地通过了配型考验。“成功了”,这是他反复念叨的一个词,平静的外表也压抑不住这颗热情的心!“这意味着确认可以移植,我或许能够挽救另一个生命。”这是他回想得到最终配型成功通知时脑海中浮现的一个念头。

2019年9月11日,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葛逸凡

2019年9月11日,葛逸凡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9年9月11日,葛逸凡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与父母合影

2019年9月11日,必定是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处暑过后的早晨已经褪去了炎热,天气有些许凉爽。在医院打针观察1周后,葛逸凡在父母的陪伴下,一同走进了最后的舞台,那一刻他的心在舞动,与无数有着共同意愿的人在共舞。骨髓采集房间布置得与病房截然不同,也许是为了减少供者的心理压力吧,他下意识地思考着,开始了最终一战,那一刻他的心在战斗,与从未谋面等待战胜病魔的人在共同战斗。

葛逸凡造血干细胞捐献证书

“这应该是一件伟大的、激动人心的事,至少之前的日子里我总是激情澎湃地想着这天的到来。”捐献结束后他曾说过。但是,此刻躺在床上,感受到血液在身体中异常流动的感觉,他却表现得平静异常,也许是时间的缓冲,也许是想到素未谋面的那个生命,也许是身边有着父母的陪伴,也许是因为想起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他说,他从未想到自己的伟大和独特,但是想着自己的生命一分为二分享给另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他将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有了生的希望,这就是自己能够为他人做出的一点贡献吧。葛逸凡憧憬着这个心中画了很久的画面,那个未曾谋面的他,身体能够早日康复,尽快去学校读书,尽快与同学玩耍,早点和爱他的父母相拥,他的生命不再有病痛纠缠,而是和健康的我们一样充满力量,有理想地去活着……

2020年8月,疫情封校期间,葛逸凡在家学习工作

之后的生活,于他似乎又回归了平常,重新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去搭建实验平台,调研文献,撰写文章,一切忙碌但又充实。他有时会认真地告诉科研同伴,在北航接受研究生教育是受父亲的影响,是他指引自己踏上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建设之路,也是他教导自己做人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品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尽绵薄之力。这也许就是北航精神、航空精神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之后的时光里,在他的鼓励带动下,学校开展了许多关于造血干细胞的普及活动,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到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活动中,同学们的阵阵热情,点燃了整个北航。

“这是一个充满热情、奉献、理想的象牙塔。我因我是北航人感到骄傲。希望在日后,更长远的日子里,我能贡献我的所学所想,为发展更加强大、领先的航空航天事业挥洒汗水。”葛逸凡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