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21:45 | 来源:中国文明网联盟 洛阳站 2023-04-12 09:31 | 查看:303次
“当前洛阳牡丹飘香,咱们本月的讨论话题就定为牡丹文化节见闻吧!”近日,在涧西区江西路附近一小区内,77岁的高学广和80岁的姚学君正认真筹划4月的“老年文化沙龙”主题。
定期确立一个主题,与老友们相聚、畅谈,这样的“老年文化沙龙”他们已坚持举办了10余年。
传统聚餐“升级”,退休老人举办“老年文化沙龙”
“在2013年之前我们的‘老年文化沙龙’还是传统的聚餐形式。”提起“老年文化沙龙”,高学广打开了话匣子。
早在2006年,退休后的高学广因一次郊游结交了秦松乾等新朋友,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闲下来偶尔小聚、约饭,聊聊家常。
一次,一位老友提议:“咱不能光说家里那点事儿,也应该关注社会,比如年轻人乘坐公交车上班,该不该为咱老年人让座?”这个话题立即引起大家的兴趣,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看法,大家认为老年人可以尽量错峰出行,为上班族“让道”。
“没想到大家对话题式讨论兴致颇高,感觉比漫无边际地闲聊更有意义。”高学广说,2013年,他提议举办“老年文化沙龙”,即老年群体讨论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AA制”聚餐为形式,以主题讨论为内核,提升文化素养,从中获得快乐,积极传递正能量。
关注社会话题,他们通过互动分享追赶潮流
还记得《汉字英雄》这档综艺文化节目吗?这群退休老人也曾追赶潮流,把连续几期“老年文化沙龙”的主题定为“比一比谁的汉字答题能力强”,弘扬中华汉字文化。
“当时,我们这群老同志可下劲儿了!”姚学君说,他年轻时是我市一名教育工作者,先后当过小学、中学教师,后又从事教研工作。为了在这场友谊赛中胜出,那段时间他认真做笔记、忙“充电”。“最后当然是老姚拿了第一名!”高学广笑着揭示比赛结果。
“中国式过马路”“低碳生活”“老年人如何为子女分忧”“弘扬好家风”……翻开笔记本,往期“老年文化沙龙”的讨论主题都颇有意思。其中,“我与父辈比晚年”“我与子孙比童年”的主题讨论引起记者的注意。高学广介绍,这两个话题也令参与者们颇为动情。“我们是从艰苦年代走来、又赶上幸福生活的一代人,啥都经历过,大家在忆苦思甜中更懂得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高学广说。
受益匪浅,这是他们“不愿散的筵席”
光阴如梭,部分老人因疾病、身体不便等原因,渐渐退出“老年文化沙龙”,当然,也有新的老人加入其中。如今,“老年文化沙龙”参与者中年龄最大的87岁,规模基本维持在10人至15人,活动频率大致每月一次。
“一般我们会提前定好下一次的主题,还有专人负责统计人员并预订见面的地方,届时分两组进行通知。”高学广介绍,一般活动从当天9时开始集合,午饭后结束,其间每人轮流发言10分钟以内,并设置自由讨论时间。
“这么多年了,如果大家啥时候疲惫了,咱就散了。”高学广曾提起这个伤感的话题,竟遭到大家一致反对。
“‘老年文化沙龙’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也让我结识了一群可敬、可爱的老伙计。”姚学君告诉记者,大家的博学多才激励他不断进步,也让他真正感受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现在人家见到我,都说我的精气神儿一点不像80岁。”他笑着说。
家住西工区的秦松乾也是“老年文化沙龙”较早的参与者之一,如今他86岁仍坚持每次活动都到场。“我们这群人中既有高级教师,也有高级工程师,可谓人才济济,和他们相谈、分享,让我受益匪浅。”秦松乾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是老年人的“专属舞台”,他希望一直办下去。(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