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5:48 | 来源:宁夏文明办 2022-09-13 | 查看:268次
今年31岁的张方鼎,家住西吉县新营乡腰八庄村。2008年,他辞去银川的工作回到老家,一直坚持从事义务助学、资助贫困学生,义务给孤儿辅导功课等社会公益事业。至今,经其辅导过的学生达上百人,由其资助和经联系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有40多人。
家庭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张方鼎出生于西吉县新营乡腰巴庄。他是一个走出去却又回来的西吉人,一个关注和热爱山区教育并坚定地付诸行动的西吉人。小时候家庭遭遇的不幸让张方鼎过早地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11岁那年永远地失去了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年旱灾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债台高筑,就在那些充满了无助、饥饿和恐惧的日子里,张方鼎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好心人给予张方鼎的学费资助,让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大学校园,继续自己走出大山的梦想,才使他现在能有机会为更多贫困孩子服务。
2008年张方鼎和大学同学马丽结婚了。婚后,正当妻子马丽为以后的家庭生活做规划时,张方鼎却决定回到家乡做志愿者,在双方的沟通中,马丽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最终的妥协,让张方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志愿者的工作中。张方鼎说,妻子的支持,让他的脚步更加坚定。
自己曾获帮助返乡再献爱心
2005年张方鼎从宁夏大学毕业,至2008年,他先后在银川几家英语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其间他有了回老家辅导家乡孩子的想法。在银川工作期间,张方鼎通过大学老师的介绍,与澳门巴迪基金会取得联系。得知该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性慈善组织,致力于促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妇女和青少年的能力培育,张方鼎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通过信函传至该基金会,随后被该基金会选拔到北京培训了3个多月,使他得到了更系统的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张方鼎辞掉银川的工作,在基金会的帮助下他回到了农村,他深知农村学校大多没有专业外语老师,以致孩子们升入初高中后学习特别吃力。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使更多的农村孩子的外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了。
2008年暑假,回到老家的张方鼎将撤并校后闲置的中庄村小学教室改为公益性学校,然后一家一户上门给家长做工作,让孩子到学校接受外语辅导。令张方鼎没想到的是,上门走访的第二天,家长们就将孩子送到他的学校来,而且一下来了60多名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学生都有。张方鼎说,没有想到家长对我的期望那么高,顿时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为了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张方鼎每隔一周就要骑摩托车到县城打印辅导材料,一个来回就是100多公里。4年来澳门巴迪基金会每月给他补贴千元,张方鼎日子过得清贫,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顺利考上学,他感到很满足。
资助贫困学生四十多人受益
每年寒暑假结束后,张方鼎又开始忙着联系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学生。张方鼎将当地有困难的孩子情况,通过微博等形式上传网站,然后再搜索社会上的各种爱心基金会和慈善组织进行资助。2010年,张方鼎得知新营乡有个叫张奇的孩子,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双致残,家庭陷入困境,张奇和弟弟面临辍学。张方鼎通过各种途径,与四川一家社会慈善组织取得联系,该组织承担起张奇兄弟上学的一切费用。4年来,通过张方鼎走访联系,已有40多个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
四年里,张方鼎和志愿者一起在农村义务培训了1000多名孩子的英语,将自己的1/3的生活费用于交通费用,走访了固原市西吉、隆德县以及周边海原县的438名贫困学生,并为其中51名特困中小学生申请到不间断的学费支持,为6位山区贫困代课老师申请了生活补贴,为四所村小的278名孩子们申请了牙齿检查与护理。
为了山区公益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张方鼎创建了西吉县明达学塾,这是一个持续的志愿者活动平台,他希望若干年后,这个平台还能迎接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志愿者,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他们也在筹划着组建西吉县明达学塾支教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扩大志愿者的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张方鼎始终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一态度也是支撑他坚持梦想的正能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