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11:5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3 03/31 12:29 | 查看:3378次
高空俯瞰下,黄石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 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惠小勇、皮曙初、王自宸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谈起黄石,当地人总会为曾经的辉煌而自豪:矿冶之都,三千多年“炉火”不熄;钢铁之城,中国近代工业发轫之地;多年来,因在湖北的地位仅次于武汉而被冠以“黄老二”名号。但黄石一度也因资源枯竭而沉郁,因环境污染被贴上“光灰城市”的标签,因省内经济总量排名靠后而落寞。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黄石作为核心城市,被湖北省委赋予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定位。一个资源枯竭城市,能够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吗?初春时节,记者几次走进黄石,试图解码隐藏在这座城市血液中的历史基因和现实力量。
在“江南旧雨”里寻访“最美丽的春天”——好山好水孕育的城市文脉
初进黄石,想象中工矿城市“灰头土脸”的形象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江南水乡画卷。
正值春雨淅沥,磁湖岸边,水天一色,岸柳新绿,清风微寒,鸬鹤成群结队在蒙蒙烟雨中掠飞,恰是一帧“江南旧雨惹乡愁”的水墨图景。一片老旧庭院式建筑静卧湖畔,栅栏稀疏,木窗古朴,灰墙黛瓦,与远近高低错落的楼宇相映,犹如闹市中一处桃源。
这就是黄石新晋“网红”打卡点“江南旧雨”文化馆。馆内有桃花茶文化主题馆、美丽乡愁文化主题邮局、止斋书院、旧雨时光美学馆等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感受以桃花茶为主的传统文化IP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眺望窗棂外,磁湖南岸的山峰在雨雾之中若隐若现,让人梦回千古。“请喝茶!”正在遐思一泓磁湖水、满城风景诗之际,服务员送来一盏香味独特的热茶,“这就是桃花茶,苏东坡喝了都说好。”
名为桃花茶,并非真桃花。苏东坡谪居黄州之时,曾乘船到江对岸的大冶(今黄石大冶市)访友,觉得当地一款名为“桃花”的茶好喝,便前往大茗山桃花寺向老和尚求得茶种,栽于黄州东坡。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山不在其高,水不在其深,有故事就会令人神往。因为有了苏东坡的乞茶诗,桃花茶名扬四海。又因为有苏轼与弟弟苏辙的磁湖诗对,眼前这泓城中湖成为黄石人长久以来的文化记忆。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苏辙前往筠州(江西高安)赴任,特意溯江而上到黄州看望刚刚被贬至此的哥哥苏轼。适逢风急浪高,苏辙行船受阻于磁湖,兄弟相隔虽近,却不能立会,二人都写诗表达心情。苏轼《晓至巴河口迎子由》“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表露出凄凉复杂之情,而苏辙作二诗答之,则以劝慰为主,“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或许正是有苏辙此次的“磁湖之劝”,苏轼在黄州完成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蜕变,而磁湖也从此被打下深刻的文化烙印。
今天,磁湖已是黄石市民重要的休闲公园,也是候鸟栖息的生态湿地。82岁的张家泉老人住在磁湖社区,每天都要到公园里散步遛弯。看到记者采访,他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展示自己拍的“磁湖美照”,有薄雪覆盖的亭子,也有满树盛开的桃花,还有在公园里打球的老伙计。老人自豪地说:“黄石就是一幅画,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传遍大江南北,几代人哼着它度过烂漫童年。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就诞生在黄石,写的就是黄石的春天。眼前的山水诠释了这首歌创作的动因。
好山好水,于斯为盛。翻开地图,黄石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的山川形胜一目了然。绵延于湘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其境内矗起山峰400多座,形成河港400余条,留下湖泊250余个,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造就许多美好景致。
紧邻市区的黄荆山脉延至江边,突起一座峰峦,以悬崖挺立之势直入江心,犹如孤堡扼守。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西塞山。唐代文学家符载就曾描绘西塞山,“崖岸中断,呀然摩霄,大江浩浩,横注其下”,“控荆衡,走扬越,气雄势杰”,感慨“此天用设险于吴楚也”。
好山好水孕育诗意栖居。让“西塞山”名扬天下的不仅有耳熟能详的张志和《渔父词》,还有传世名作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人自夔州顺江而下,游历西晋名将王濬破吴的各个战场,将西塞山视为平吴的关键,攻下西塞山,便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直取东吴都城建业。
循着诗人的足迹,记者也登上西塞山。途中随处可见如棋盘状、石柱状的石芽,时不时还有锦鸡等野物出没,整个行程充满野趣。登上峰顶北望亭,但见江水汤汤,在这里却因山势凌厉而划出一道急弯。山以江雄,江以山险,难怪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西塞山》,“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落日余晖映洒江面,大型货轮依次在江心划出一道道波痕。江对岸,散花洲一马平川,红房绿茵,菜花黄遍。李白至此,也不免被眼前这壮阔景象所吸引,留下“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的诗句。
“吴头楚尾”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西塞山成为兵家争夺的长江要塞,也成为水上商贾辐辏之地,文人墨客钟情之所。历代文人在此留下诗文不下200篇,西塞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山”。
或许是觉得张志和《渔父词》意犹未尽,苏轼“故加数语”,改编成《浣溪沙》词让人传唱:“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仍觉余兴未了,又以《鹧鸪天》词加以改写:“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后世文人争相改编传唱《渔父词》,是一道文坛奇观,也是黄石潜移默化的文化血缘。
诗因景而灵秀,景因诗而名重。一首《渔父词》曾引发湖北黄石和浙江湖州对“西塞山”之归属旷日持久的论战。时至今日,相关考据仍在进行。其实,较真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诗人灵思妙想的感佩,对诗歌中恬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们留给黄石的,不仅是长久的文化记忆,也是美丽的乡愁,是生态的意象,更是磁石般的吸引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绵绵动力。
回望历史,她曾支撑起楚地的两度辉煌——“红火紫烟”厚植的城市底蕴
江南处处山水如画,好山好水不足为奇,黄石凭什么“独一无二”?回望黄石历史,或许可以找到另一个答案。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黄石历史并不久远。黄石市文联副主席刘远芳介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只是两个集镇:黄石港、石灰窑。由于工厂矿山密集,1949年5月这里和平解放后,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在石灰窑设立工业特区。1950年7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石灰窑、黄石港合并设市,定名“黄石”,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
但是,追溯黄石的矿冶文化,却有着十分悠久的辉煌历史。
“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黄石大冶铜绿山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牙刷草”也叫铜草花,花开之时状如牙刷。这种花在含铜量0.3%—0.5%的土壤生长最好,所以有铜矿的地方就长着这种花。铜绿山上遍地铜草花,铜草花间,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跃然眼前。
走进400多平方米的展厅,俯身看去,脚下竟是一座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竖井、斜井、盲井以及平巷纵横交错,层层叠压,或以木桩支撑,或以隼框架护。当地文史专家吴宏堂介绍,这是距今27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地下采矿遗址,从3500年前商代中期至西汉时期,这里开采和冶炼铜矿历时一千多年。
纵观整个湖北发展史,曾有过数次领先于全国的时期。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八百年,一度雄踞南方,称霸诸侯,楚庄王甚至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自称“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楚庄王的底气何来?楚国由一个南方蛮夷小国发展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诸侯国的密码何在?答案似乎就藏在铜绿山的“迷宫”里。
铜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楚国占有了铜绿山及长江中游江西、安徽一带丰富的铜矿资源,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铸造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
吴宏堂介绍,铜绿山迄今仍是我国发现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现场发现40多万吨的古代炼渣,推算出铜产量应有12万吨。经检测,产出的粗铜的纯度高达94%,炼渣的含铜量仅为0.7%,跟今天的冶炼水平不相上下。
铜绿山遗址1973年一经发现,石破天惊。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繁盛,青铜器数量庞大、造型精美、铸造工艺先进,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但由于未发现原料来源和铸造地,一些专家提出“青铜文化外来说”的观点。直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发掘,才为我国青铜器的原料来源找到了实证。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认为,湖北随州、武汉盘龙城、四川三星堆乃至河南安阳殷墟等地出土的许多青铜器,所用材料或与铜绿山有着密切联系。
进入铁器时代,黄石地区矿冶炉火不断。黄石市档案馆方志编研科科长陈军说,三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大冶铁山的开采未停,山边冶炼的炉火未熄。隋唐时期“大兴炉冶”,将冶炼地改名为“大冶”。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就记载了这里“其初铜铁曾青,不择地而出,大冶鼓铸,如天降神”的盛况。
因矿而生、因矿而兴,黄石“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景象延绵数千年,“矿冶”始终是这片土地上不变的符号,也是这里最突出的历史文化基因。
湖北历史上的另一次“高光时刻”,是在近代洋务运动中,依托大冶铁矿兴起的汉冶萍煤铁公司引领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肇始,加上沿江贸易带来的商业繁盛,使之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引领风尚之地。武汉成为辛亥首义之地,“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之地,与近代工业、商业奠定的人才和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推行新政。他在黄石修筑了湖北省第一条铁路,开辟了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作为汉阳铁厂原料基地。随后,又在此兴建大冶钢铁厂。
这里还诞生了湖北最早的水泥厂、最早的电厂、最早的煤矿,江边小镇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第一章。
走进位于黄石铁山的国家矿山公园,群山环抱之中,一个巨大的“天坑”豁然眼前。“天坑”上大下小,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坑壁有螺旋形的道路盘旋,直至坑底。公园管理处负责人阎红勇介绍,这就是大冶铁矿的采坑,原来是三座连绵起伏的山峰,经过一百多年开采,挖成了“亚洲第一天坑”。矿坑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积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多个足球场大小。
巨大的“天坑”里,藏着一个城市深厚的工业底蕴。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乘坐“长江号”舰艇视察长江。已近天黑时分,他看到岸上灯光闪烁,就提出要去看一看。负责保卫的同志劝阻,说路不好走。毛泽东却说:“路不好,我就是骑毛驴也要去看看。”
这个毛泽东“骑毛驴也要去看看”的地方,就是黄石。
今天,位于西塞山脚下的中信泰富大冶特钢厂区,保存着当年两层红楼的职工俱乐部旧址,作为党史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学习。在这里,伟人嘱托要把大冶钢厂“办大办好”。这里还保存着汉冶萍煤铁公司的炼铁高炉等遗迹,作为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中国近代工业艰难的起始之路。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没能在兴办“洋务”和发展民族工业的运动中得到自救,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则在对现代化强烈的渴望中迅速发展起自己的工业。
黄石凭借资源优势和工矿基础,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迅速崛起为矿冶名城。这里诞生了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的华新水泥、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工业的崛起,推动黄石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度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在百年企业里感受“一键操盘”的数字化——智慧转型彰显的城市力量
“矿冶”是光环,但也带来严峻的压力。
一业独大的矿冶经济,也累积了巨量的生态欠账:延绵十多公里寸草不生的废石场、日夜震天响的机器轰鸣、冒着黑烟高耸的烟囱、发黑发臭的城中湖泊……黄石人一度自嘲生活在一座“光灰城市”。资源枯竭的尴尬也接踵而至,“黄老二”逐渐成了昔日的荣光。
面对挑战压力,黄石还能不能赓续千年矿冶基因、百年工业底蕴?
向改革要发展活力,向转型要增长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黄石加快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技改焕新、新兴产业集群强链、科技引领产业赋能。还是百年老矿,还是百年老厂,在转型中积蓄起新的发展势能。
48岁的邹志国穿着蓝色工作服、白色T恤衫,在一排排电脑前,不时轻点鼠标,眼睛则盯着面前巨幅电子屏上的机械作业情况。屏幕上,矿井下-270米的矿石卸载站、-540米的水泵站、-580米的破碎硐室等一目了然。
宽敞明亮的大厅,矿井巷道形状的屋顶和拱门设计,大冶铁矿的“白领矿工”们在这个废弃汽修厂改造的智能管控中心里,指挥着井下各项作业。邹志国说,以前下井,常年与漫天灰尘、轰隆隆的破碎机声为伴,身体上受影响,心理上也得过几道关。2021年,他们经过培训重新上岗,“灰领”变“白领”,坐在大厅里“一键操盘”矿山运行。
73岁的吴方起是大冶铁矿退休职工。他告诉记者,从露天采矿到地下深采,从住草棚、睡枕木到“几块石头夹块肉”,自己在矿山一辈子,深知矿山工作环境苦、脏、累、险,后来儿子也下井,更是每天提心吊胆。直到“公司开放日”,老矿工们来到智能中心参观,看到“新矿工”们的工作环境,心底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老人说:“这才是体面的矿工。”
“百年铁矿”开始智能化开采,“百年工厂”也在实现数字化生产。大冶特钢460钢管厂集控室,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显示着每个生产环节的实时生产状况、生产数据和设备情况。厂长张红军介绍,利用可视化的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工人们在集控室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端的动态感知和精准控制。
热轧车间里,每一根钢管从原料到成品全都在工人远程控制下完成,最后由一位“验货机器人”进行打码。如果不是集控室外广场上高高伫立的张之洞、盛宣怀铜像,很难将它们和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联系在一起。
千年炉火不熄,百年工厂焕新。黄石市市长吴之凌说,作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永久性会址,黄石这座矿冶之城正以数字化转型、智慧化生产为抓手,通过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赋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跃升。
转型是这座城市的力量,创新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历史上,从冶铜到冶铁的转型,就决定了这里的生生不息。研究表明,铜绿山冶铸方面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国铁器的发展,这里出土的炼铜炉稍加改进,炉内温度达到熔炼铁矿石条件时,就可炼出生铁。
两晋南北朝时期,灌钢法、炒钢法、百炼钢法等冶炼新法在这里普遍施行。从黄石地区出土的斧、锄、凿等农具,刀、剑、矛、矢等兵器,可以看出“以锻代铸”“百炼成钢”的工艺转型和技术创新。这里还出现带有花纹的花纹钢,表现出冶铸技艺的新高度。
今天,转型无处不在,创新随时可见。记者再到黄石,正赶上弘盛铜业4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投产。作为有着70年历史、中国有色集团旗下重要铜冶炼基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下属项目,弘盛铜业总投资87亿元,是推动湖北疫后重振的重点项目。
“铜精矿通过闪速熔炼,几秒内就能出70%品位的冰铜,再经过几秒钟的闪速吹炼,就能产出98.5%品位的粗铜。”走进弘盛铜业冶炼厂,少了浓烟滚滚,多了科技满满。企业总经理万黎明介绍,经熔炼、吹炼、阳极精炼、电解精炼等九大工序不断提纯,约十五六天后,就能得到99.99%以上的高纯阴极铜,这将是目前世界上纯度最高的阴极铜产品。
转型创造新优势,创新激发新活力。地处黄石核心地带、坐拥依山面湖临江优势的华新水泥旧厂址,正在转型成为“华新1907”中央文化公园。这里保存着两条1946年从美国引进的全套湿法水泥窑生产线,一条1977年自主设计、施工的湿法生产线。随着华新水泥向着水泥新材料、环保新领域的转型,这些庞然大物已成历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还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华新水泥厂前身为始创于1907年的湖北水泥厂。如今,旧址厂房里,百米多高的窑炉依然完整矗立,静默中透出斑驳与沧桑的历史气息,墙柱上用简化字书写的“开展比学赶帮运动,人人争当五好职工”等巨幅标语,却又让人回味起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随着中央文化公园的建设,旧址焕发全新生命力,成为黄石又一处“网红打卡地”。一场名为“遇见敦煌”的光影艺术展正在这里上演,采用全新的3D光雕数字技术,对常沙娜等艺术家重绘敦煌石窟壁画进行全新演绎。一边是矗立百年的工业高炉,一边是穿越千年的敦煌壁画,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魅力。
你或许并不知道,《小燕子》这首歌还有第二段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春天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曾任黄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的李维平说,它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黄石轰轰烈烈的工厂建设场景。如今,一曲新歌《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正在唱响:“敞开黄石的门窗,香樟石榴笑迎四面八方,矿冶名城优美时尚,园林城市宜居宜商……燕子依然在唱,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钢的城”里包容着果敢务实的人——“水火相融”涵养的城市品格
人人都说黄石因矿而名,鲜有人知这里依港而兴。
黄石棋盘洲码头,大型货轮依次排列,正在进行货物装卸。
2015年,黄石以开放的姿态,与深圳盐田港集团合作,整合全市港口资源,在水深条件最好的棋盘洲,以海港标准建设黄石新港。经过几年的建设,这里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散货、件杂货港口,万吨货轮可全年直达。
盐田港港航发展(湖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兆弟说,依托江海联运大通道,黄石新港已成为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口,实现铁水无缝衔接,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强势复苏,月周转量达到300多万吨。
距离新港码头仅4公里的弘盛铜业,其所加工的原材料由海转江,从新港专用码头上岸后,通过全封闭货运廊道,30分钟就可到厂。同时,高纯度阴极铜产品也可通过新港码头下水,直送浙江、上海等地。黄石,已成为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就像石灰窑和黄石港两个古老的集镇名字一样,“矿冶文化”与“码头文化”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携手谱写黄石的城市根脉。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程艳民介绍,这里自古就是商贾云集、舟楫辐辏之地,战国时期就有水运码头,到晚清时期黄石港已经热闹非常。2500多年航运史,1700多年的开埠史,让开放和包容浸润着整座城市。
有码头就有交流,有工矿就有移民。黄石处处体现出一个移民城市的包容特性。这里方言独特,与湖北大部分地区流行的西南官话迥然有别,来自厂矿的工人们还自称说的是“钢普”,将南腔北调融合在一起。人们还用红薯粉做成“东坡肉”的样子,色、香、味都很到位,满足当年在困难生活时期吃到一道本地名菜的小小愿望。
学者们研究认为,黄石地理位置承东连西、沟通南北,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里都是重要的移民中转地。时至今日,阳新、大冶一带宗祠文化繁盛,一些宗祠还挂着“婺源世泽”“南阳世第”等匾额。
包容的不仅是东西南北的文化,更是杂糅的个性特征。黄石市档案馆方志编研科科长陈军说,纵观城市历史变迁,“青山绿水”与“红火紫烟”平分秋色,湖山诗文与矿冶炉火巧妙融合,刚柔并济、水火相融,造就出黄石人兼容并蓄而又果敢务实的品格。
南宋时期,陆游曾两度途经兴国军(今黄石阳新县)富池。他在《入蜀记》中记载在此拜谒甘宁神庙的情景,“祭享之盛,以夜继日”;又写《祭富池神文》,发出壮志未酬的慨叹。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勇武忠义,在阳新一带受到百姓爱戴。今天阳新富池还存有甘宁墓等遗迹,并广泛流传着甘宁的故事,传承三月三祭拜甘宁的活动。甘宁声望不及关羽等人,而独在这里能够由人及神,被视为一方护佑,与其果敢忠勇的品格分不开。
这种品格已融入一方水土,融入黄石的历史血脉之中。
尤其到了近代,工矿企业的兴起,外国工程师、工匠和沿海发达地区一批技术工人的到来,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使其逐渐走向开放,融入近代社会。
走进大冶特钢党史教育基地,一张印有“中共大冶钢铁厂组”的展板引人注目,这是中国产业工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早在1921年秋,一批中共早期杰出领导人就在黄石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陈军告诉记者,这里产业工人集中庞大,是党关注和领导的重点区域,在党组织的影响下,先后爆发“下陆工人大罢工”“大冶兵暴”“刘仁八暴动”等重大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
“人间多少不平事,逼着穷人找红军”“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一首首弥漫着战斗气息的歌谣,反映着当地群众敢为人先、投身革命洪流的热血和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大冶铁矿、大冶钢厂等开工重建,成千上万的产业工人从全国各地涌入支援。“守山吃,伴山眠,不夺高产绝不还。”回忆起当年的劳动场景,今年71岁的铁矿退休职工郭霞仍感慨万千。
“天晴灰尘起,下雨泥浆流。”上世80年代,大冶铁矿堆积的废石场环境问题已经凸显。矿山职工与黄石干部群众一道,每年有数万人来到这片废石场植绿。40多年来,他们栽下100多万株刺槐,形成数百万平方米的绿化复垦生态林,创造出“石海”变“绿洲”的生态奇迹。
从劈石采矿“愚公移山”,到在石头上种出绿色风景,“矿冶之城”里处处透着一股倔强劲,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头。
最近,一部工业题材的小说《钢的城》引起许多人对黄石的兴趣。小说主人公正是大冶特钢几代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改革者的缩影。小说作者罗日新就是钢厂职工出身。他说,钢铁之城里人们身上锐意创新、永不言败的精神,也是黄石人的集体性格,早已经深深融入城市精神之中。
“钢的城”造就“敢”的人。今天,黄石人的包容、果敢、务实、创新,体现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生态修复、亲商营商、留才育人等方方面面。走进黄石锐科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泵浦源生产线已全线投产。这是黄石融入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大项目,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光”领域的突破。“2021年底入驻黄石,赶上疫情影响,但黄石实事求是不封厂、不停工,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期去年6月建成试产,二期也已启动。”锐科激光副总经理曹磊说。
敢闯敢干,善作善成,黄石坚持干事导向,打造“奔跑型政府”。从“板”到“屏”,由“芯”及“光”,布局起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仅2022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8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值分别增长102%、56%。一块印刷电路板(PCB)已成为全国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全球每销售3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用到黄石PCB板。
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说,黄石正面临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武汉都市圈等多重区域发展机遇叠加,拥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试点等多重“国字号”红利加持,正在努力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已成为新一轮区域开放开发的政策高地和投资热土。近年来,黄石城区每年人口净流入2万多人,是湖北为数不多的几个常住人口正增长城市。
既有历代文人的“漱石枕流”,又有矿冶文化的“石破天惊”,既有近代工业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更有当下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磐石之安”,黄石经历了转型之痛,也蓄积了新的优势,必将于无声之处起惊雷。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钢的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