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4 18:37 | 来源:学习时报 2022年05月11日 A6版 | 查看:3830次
张丹丹
2021年2月,社长发微信给我:我们要创办一个栏目,主要写新中国成立前后回国的一批科学家,除钱学森等特别有名的以外,还要包括王承书等以前很少宣传的科学家,写成重头人物文章。那时候,我做科技前沿版的责任编辑5年了,但是对归国科学家这个群体并不熟悉,也没有看到主流媒体专门为这样一群人开设一个栏目,从中国科协到中国科学院,我请教了很多专家,大家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为了能够拿出一个相对有信服力的名单,我开始阅读关于这一时期归国科学家的各种史料,本以为这就是例行公事,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我被他们深深地吸引了。
在茫茫的人海里,你是哪一个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急缺各类科技人才。1949年12月,周恩来总理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诚挚邀请在世界各国的海外学子,回到新中国参加建设。当时,正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数学家华罗庚决定响应号召,回到祖国的怀抱。“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1950年3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这封信真诚表达了归国科学家对投入新中国建设的满腔热情,也是对海外学子回归祖国的深切呼唤。
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从世界各国归国的留学生大约有3000多人,其中从美国回来的人员有2000多名,占当时回国人数的三分之二。陈能宽、柯俊、杨承宗、马世骏、吴仲华、任新民、谢家麟、杨南生……在“归国科学家”栏目中出现的这些名字,以及省略号后面隐藏的那些名字,并不为社会公众熟知。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他们为人谦虚,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哪一个。2022年1月12日,“归国科学家”栏目登载了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撰写的《杨南生,我的爱人科学家》。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新华社社长何平同志在当天的学习时报上批示社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学习时报刊登的这篇文章为基础,制作一期“国家相册”节目。我给张严平老师发微信表达感谢并且要发放稿费,张老师给我回话:“丹丹,您和报社给予我的鼓励难以言表,你们为此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我感谢还不够,怎么能拿稿费呢?这是我的心里话。稿费真的不要给我了。”看到这段话,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是一阵酸涩,既感动又难过。我们做了这么一点点,就能够让作者也是归国科学家的家属如此感动,那就说明我们对归国科学家的宣传还是不够,创办“归国科学家”这个栏目也是有意义的。做这个栏目越久,越觉得这一批科学家真的是中国人的精英!他们为国家贡献巨大,物质上收获很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最重要的是表里如一。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广袤太空……“两弹一星”是不朽的丰碑,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其中21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勇攀高峰,艰苦奋斗,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两弹一星”事业也是集体奋斗成就的伟业,在惊天动地的“两弹一星”事业背后,有太多的隐姓埋名人,他们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王承书就是这样一位隐姓埋名人,她的经历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自告奋勇承担了撰写这位曾经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中国女科学家的任务。王承书一生用三次“我愿意”兑现了她在日记中写下的无悔誓言:我要为国家作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王承书的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为国尽责上,还体现在为国担当上。有一次,国防科工委和二机部主要领导来研究院召开会议,商讨定型问题。王承书本着实事求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大胆地提出异议,用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担当精神为国家避免了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龚育之曾在《论科学精神》一文中讲到,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用我们国家最多的人最熟悉的语言来概括,那么应该说: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王承书的所作所为就是一面镜子,爱国有的时候就体现在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否敢于做到实事求是。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你
学习时报科技前沿版有两个重要栏目:“归国科学家”和“院士论坛”。目前仅有一位科学家在两个栏目都出现过,他就是钱学森的学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因病逝世,我们得知了这一消息,马上约请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宇杰和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为“归国科学家”栏目撰写关于郑哲敏的文章。郑哲敏是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分会成员,该组织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虽然仅仅存在了两年半时间,除了像邓稼先这样的知名科学家外,从初步收集到的会员统计名单看,一共产生了30多名学部委员(院士),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郑哲敏积极参加了在加州理工学院成立的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分会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动员留在美国的我国科学工作者学成回国或以自己的方式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贡献,他的活动促成了1950年一批加州理工学院的留学生回国。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人终于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告诉他回国不一定能做高精尖的研究:“一直在美国,也不知道国内科研水平如何,只能是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此后的50多年里,郑哲敏的科研人生,一直在践行着钱学森的这番话。2017年12月27日学习时报在“院士论坛”栏目发表了郑哲敏的《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谈起》,当时他已经93岁了,仍然为中国技术科学的发展未雨绸缪、殚精竭虑。
你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祖国不会忘记
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归国科学家的专业知识正是建设新中国所急需的,回国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科研实践,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农业发展、医药卫生、航天、核物理等领域献计献策,在重大项目中担负主要任务,在他们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下,新中国各项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批战略科学家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定义“战略科学家”: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我们的“归国科学家”栏目也将目光投向了他们:钱学森、王大珩、朱光亚、钱伟长、侯祥麟……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光耀中华。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支持下展开的活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充满艰辛,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感召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成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的,广大留学人员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任何一种伟大精神的弘扬和彰显,都需要浓厚的社会氛围与之相辅相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真正把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去,需要在全社会厚植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截止到今天,“归国科学家”栏目已发表文章26篇,这些文章先后被人民网首页、学习强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多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栏目也将持之以恒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贡献一分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