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18:44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1年9月 | 查看:442次
事迹:坚守疫情防控岗位600余天的“防疫多面手”
简介:王玉柱,1979年生,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王玉柱被抽调参加江宁区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在禄口机场防控指挥部、社区防控点、隔离宾馆服务。2020年6月到2021年7月,他被调到涉外疫情防控隔离宾馆组,负责江宁区6个隔离点和涉外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7月后,他又转战至江宁区涉外联防联控和江宁区防控指挥部疫情控制组,参加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从2020年春节至2021年8月,他在疫情防控岗位已坚守600多天。
王玉柱,1979年6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从2020年的春天,到2021年夏天,在两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始终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在疫情缓解期间,他依然奋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王玉柱连续600多天奋战在抗疫一线,以逆行者的姿态完美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精神。
舍小家、为大家,他是转运调度的“情报员”
2020年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宁静。大年初二,王玉柱接到单位要求即刻返岗开展防疫工作的通知,他简单收拾了行李,看着妻儿忐忑的目光,虽有不舍但还是毅然对妻子说:“我是党员,要冲锋在前,你们呆在家,别出门!”妻子对他说:“你放心,家里还有我。”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十分感动,王玉柱随即戴上口罩奔赴防疫一线,儿子扒在窗台,看着爸爸渐行渐远的背影,大声喊到:“爸爸,我们等你回来!”
王玉柱被分配在禄口机场防疫指挥组,负责与南京市文旅局、江宁区督查调度保障组对接,第一时间掌握经禄口机场来宁旅客国际、国内航班信息(含航班号、出发地、落地时间、旅客总人数、敏感地点人员信息、发热及疑似人数等),并及时报告区督查调度保障组,妥善解决旅客落地后的安排调度工作。每天他都需要跟机场人员严格核对人员信息,他深知一点点小差错都会影响人员的正确接收,只有对每一个细小环节严谨较真,才能从源头上扎牢疫情的入口关。王玉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繁忙而细致的工作中,经常连工作餐都顾不上吃,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更是家常便饭,同事劝他休息一会儿,别把身体熬坏了,他总是说:“我当过举重运动员,能扛事儿。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一点松懈,这点累不算什么。”
讲奉献、顾大局,他是长期坚守的 “螺丝钉”
“抗击疫情工作就像打仗一样,组织安排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王玉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毫无怨言地当着哪里需要到哪里的“螺丝钉”。机场防疫指挥组运转逐渐顺畅,而社区防疫工作面临着重重考验,2020年2月12日,王玉柱被抽调到秣陵街道湖滨社区负责小区卡口值守,他和社区网格员并肩作战,24小时轮流对外来、返宁人员详细询问、仔细登记,并叮嘱住户少出门、不聚会、出门必须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您好,等等,请您先登记,配合我们测量一下体温。”这是他们每天不知重复多少遍的话语和动作,王玉柱和同事们一天下来,嗓子喊哑了、胳膊也疼地抬不起来,可他们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
2020年2月26日,中高风险返宁人员入驻的隔离宾馆组建专班,王玉柱又出现在隔离宾馆一线。在这里他协调物资、落实消杀,为宾馆工作人员发放防护服、口罩、消毒液,解释政策、解决留观人员的各项诉求、完善台账资料……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所有需要他的地方,时时刻刻都在为大家提供着贴心、周到的服务和保障。
随着国内疫情渐趋稳定,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2020年6月15日,本应休假,和家人团聚的他,又被安排到涉外疫情防控隔离宾馆组。他不仅要负责全区六家隔离宾馆涉外入境人员安排,也要每天跟机场对接入境人员信息,还要统筹好志愿者的日常工作,遇到突发状况更要协调医护、警察等,每每问起他的感受,他总说:“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加强对隔离旅客的人文关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情况,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化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想他们之所求、急他们之所需、解他们之所难。”
为入境隔离人员解答疫情防控、信息申报、隔离要求等疑问,回复12345工单,是王玉柱每天的常规工作。为了不漏接电话,他总是将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每月他的通话时长都在1000分钟以上,回复咨询平均每月320人次。他非但没有抱怨,还总是说:“这点苦这点累不算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决把疫情阻断在防线以外,像守护家人一样守护群众的平安健康!” 就这样,他在涉外疫情防控隔离宾馆组一干就是一年多,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坚守在抗疫岗位上。
不退缩,再出发,他是勇于担当的“急先锋”
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疫情,经验丰富的王玉柱又第一时间从隔离宾馆转战到涉外联防联控和区防控指挥部疫情控制组的工作。由于新一轮疫情防控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和复杂情况需要协调处理,他常常奔波于各个隔离点和区防控指挥部之间,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即使到了深夜,依然有很多工作电话需要接听。有时凌晨4点多才结束工作,累了一晚上的王玉柱就随便找个椅子休息一会儿,因为白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就借着早上的一点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王玉柱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是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我们越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把责任扛起来。”他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带头冲在一线,干在实处。
疫情发生至今,王玉柱先后参与了34家隔离点的现场查勘和商谈,一天24小时,他在每天工作时间常常超过16小时,从汤山片区到滨江片区,从星级宾馆到快捷酒店,他细分筛选,逐一沟通,一家一家跑,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这些都不能阻碍王玉柱的精益求精,同事们有时拿他开玩笑:“王校,你都快成宾馆选用的王教授了。”他总是笑着说:“我们体育人干事情,就是勇争第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隔离点工作人员,王玉柱以高度负责的专业态度,投入到隔离点选用工作中。在隔离点选址、“三区两通道”设置、生活保障、污染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他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为隔离点规范管理、制度制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一起参加防疫工作的同事总是爱和这位经验丰富的“抗疫老兵”取经学习,无论平时工作到多晚,无论自己多么疲惫,只要一有时间,王玉柱同志总是很耐心的把自己掌握的隔离点防疫知识和心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通过交流分享解答,我们都觉得他把防疫责任时刻都扛在了肩上。”王玉柱的同事如此评价。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在家中,他是妻儿的主心骨;在学校,他是学生们眼中的好校长;在疫情面前,他是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向阳而生,逆风而行”是王玉柱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